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质量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计算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占据了学生整个数学学习阶段的大部分。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因素
要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对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够以此为背景制订更具针对性与可行性的计划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学生思维的限制
从实践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思维的限制是导致其计算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具体地说,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思维具有局限性,往往没有发现较为简便的计算方法,导致学生只能一步一步地计算,降低了计算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错误出现的纪律。另一方面,学生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思维定势,这种负面的思维定势将会对学生的计算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具体地说,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计算技巧,没有敏感地发现简单的计算方法,导致学生无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效率。例如,在“3×1.99=?”这一道题中,因为学生思维的限制,其没有掌握相应的计算技巧,也没有敏感的发现数字的特殊性,因此学生只能列竖式进行较为复杂的乘法运算。而一旦学生拥有了相应的思维,就可以直接将1.99转变为(2-0.01)通过乘法分配律来降低计算的复杂程度,达到提高计算正确率和效率的目的。
此外,在数学计算中,尤其是四则混合运算题目,学生就很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例如,在“12.2+4.2÷6”这一道题中,由于前面所学的加减混合运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算,这就让学生产生了思维定势。在这种思维定势的干扰之下,学生就很容易忽略除法的优先运算原则,或者在得出答案后才反应过来,进而降低了计算的效率。
2.基础不牢
学生的基础不牢也是导致其计算能力偏弱的主要原因。具体地说,计算是一种相对综合的能力,它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规则,并拥有一定的口算与心算能力。
但部分学生的基础并不牢靠,不能熟练地记忆和使用相应的计算法则,也无法通过较为熟练的心算与口算来提高计算效率。
3.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计算器的全面普及,当代学生已经可以熟练地使用计算器或电脑进行精确的计算。因此,大部分学生从主观上轻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
二、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计算技巧
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和准确率。
具体地说,教师需要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率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降低计算的复杂程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一方面,教师需要在计算练习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使用计算技巧进行计算。这就需要教师在进一步巩固学生数学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快速把握计算式子的特殊性,并合理利用适当的变形来降低式子的难度。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组交流学习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技巧。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定的计算习题,这些计算习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学生通过经过一定的思考并依靠小组的力量进行解答。此时,教师需要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合理分组。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小组之间讨论和交流,在交流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通过总结确定最终的计算方法,最终进行正确的计算。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得到了正确答案,但更为关键的是,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各抒己见,就能够开动脑筋,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技巧进行计算。基于此,小组中的学生就能够积极吸收其他同学的计算技巧,就能够借鉴更为高效的计算方法,并将其转变为自己的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2.更重视学生的基础
教师要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就不能忽视学生的基础。换言之,教师不应该单纯地将计算当作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而应该充分认识到计算是一种相对综合的能力,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思维和技巧,才能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效率。
因此,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基础,必须不断夯实学生的基础,引导学生会熟练使用基本的运算法则,并能快速精确地进行口算和心算,同时避免出现算理不清、概念不明等错误。这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更加重视基础教学,并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管理。
具体地说,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进行抽查,教师可以通过速算的形式检验学生是否熟练的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利用系统的练习来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掌握基础知识。
3.引用生活化情境改变学生的观念
教师应该逐步转变学生对计算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与实用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使用生活化情境达到目的。首先,教师可以在计算教学中引用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实例增强学生的认识。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如下情境:“周末某某学生与爸爸去看电影,成人票30元一张,儿童票半价,同时还购买了一些零食共计15元,请帮爸爸计算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这个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紧密联系,甚至可能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因此,这个问题能够显示出计算能力的实用性,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改变其对计算能力的轻视心态。
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要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效果,就要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摆在首位。所以,教师要通过计算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技巧,切实提高他们的计算准确度和计算速度。
教师要在计算教学中把有效的计算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使复杂的计算变得更加简便,同时还能提高计算准确度。
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技巧进行数学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同时还要培养数学思维,能快速地对复杂的数学计算进行简单化处理,并利用式子变形降低计算的难度。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把小组交流学习法引入到数学计算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计算技巧。首先,教师为学生安排一些数学计算题目,安排的题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学生要想解决计算题目,必须要进行充分思考,并且依靠小组合作完成。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在交流中提出计算的方法,通过小组总结,找到最佳的计算方法进行数学计算。
在解决数学计算问题时,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得出计算答案,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小组交流和讨论中对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进行了表述,提高了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得到了最快最好的计算方法,并把计算方法转化为自己的计算能力,达到了培养计算能力的效果。
(二)加强学生数学基础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时,不能忽略学生的数学基础。换句话说,在实施教学时,教师不能把计算作为单独的内容,而是要把计算看成是一种综合能力,学生应掌握或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同时还应具备一些技巧和方法,才能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和计算速度。
为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数学基础,通过夯实和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运算方法,能在短时间里完成口算和心算,避免出现基本概念不清楚、算法规则不熟悉的情况。所以,教师要重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基础内容,定期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
教师可以采取抽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如通过快速计算,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借助系统练习促使学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
(三)把生活中的情境引入课堂教学实例体系
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变对计算的看法,真正让学生懂得计算能力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增强学生参加计算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师把生活中的情境带入数学计算教学中,就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要把与生活相关的实例放到计算教学中,帮助学生加强对计算的认识。比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实例:“一个周末,同学甲和爸爸一起去影院看电影,成人票价30元/张,儿童票价15元/张,期间,同学甲还买了一些零食,花费20元,那么他们一共要支付多少钱?”这个问题不少学生在现实中经常遇到。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计算能力的现实意义,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计算能力的重要作用,使他们更加重视数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