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怎样应该怎样布置设计
作业布置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在授课前要对作业布置进行一定的计划,如要讲授哪些内容,课后应布置哪些作业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巩固,并留一些拓展提高题,让成绩较好的学生有发挥的机会。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布置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原则与方法
一、布置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在设置家庭作业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性,把握作业内容的针对性,根据学生学习层次的不同,把作业分层,由学生自主筛选难易,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2.精简性原则
在设计分层作业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层次差异性,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数量,注意适度性,做到题目少而精。设计好题目后,教师还要评估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然后再布置其他作业,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避免学生陷入题海无边的疲劳战场。
3.自主性原则
传统作业方式是教师布置作业题,学生被动地写作业。然而,这种作业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在布置分层作业时,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哪类作业,而应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作业,从而让全班学生都能在自己喜爱的作业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布置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方法
1.立足课内知识,合理选择作业内容
家庭作业是对课堂知识内容的延伸和补充,在布置分层家庭作业时,教师要注意立足课堂,加强课堂所学知识的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师要尽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注意合理选择作业内容,把握作业的难度、深度以及角度,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明确作业目标,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围绕一定目标而展开的,分层作业也不例外。在布置分层作业时,教师要注意明确分层作业的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如笔者把作业分成以下几个层次:①A等作业。通常为普查作业,主要面对成绩较差的学生,以基础演练为主,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普及性,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②B等作业。通常是提升作业,主要面向中等以上的学生,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促使中等生获得更大的进步;③C等作业。通常是培优作业,主要面对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思维能力强、愿意挑战自我的优秀生,拓展和延伸他们的知识面,引导优秀生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3.巧设分层作业,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在明确了布置分层业的目标之后,教师要根据选取的内容,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自觉完成家庭作业。如在教学《路程、时间与速度》之后,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作业形式,从而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A等普查作业:①速度= ( )÷( ),路程=( )×( )。②羚羊3小时奔跑270千米,6小时奔跑( )千米。③一列火车从甲站出发开往乙站,平均每小时行驶125千米,8小时到达,请问甲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千米?④帆船的速度是180米/分,汽艇的速度是它的3倍,请问汽艇的速度是多少?
B等提升作业:①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了了210千米,小汽车行驶6小时,请问行驶了多少千米?②甲乙两地相距282千米,一辆汽车已经行驶了107千米,汽车的速度是35千米/小时,请问还要行驶几小时?
C等培优作业: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520千米,他用10分走到。小兰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60米,她用20分钟走到。请问:小明和小兰谁走得快?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吗?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策略
一、针对学生实际,布置合理作业
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布置的作业是针对全部学生进行的,作业内容和作业要求是完全一致的,這样会让差生无法提高,而让优生得不到相应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在进行作业布置的时候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在对《圆周长》这部分知识进行学习之后,我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分层次布置相应的作业,以此提高全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第一类型是基础题:(1)求出圆的周长。①d=5 cm,r=1 dm;②汽车轮子外直径是1.2米,假如每秒钟滚动两周,1分钟能行多少米?(2)①王阿姨用30米竹栅栏,能不能为半径为5米半圆形菜地围一周?②找一找,找出生活中遇到的圆形物体,对它们的周长进行相应的计算。(3)综合题:一块圆形玻璃,但是边缘有的地方已经破损,能将玻璃原来的周长计算出来吗?我有针对性地布置了这些类型的作业之后,我让学生将基础题完成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在选择题和综合题中选择一些题目来做。由于这样的题目难度是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选择,并且这样的作业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在做完自己的基础题目之后,也会尝试其他类型的题目,从而会促使全班学生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布置合作探讨性作业,激发学生团体意识
传统的数学家庭作业依然是体现学生个人学习为主。在作业布置时,我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将一些合作型的作业穿插到其中,借助小组合作形式,积极主动探究具体的数学知识。
如在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路探索的同时,从自己对题目的分析和理解角度出发,从其他人的算式方案来理解题目含义。也就是说,自己在昨天的时候要考虑别人是如何做题的。当然,这样训练的难度是比较大的,要想让具体学习得到相应的效果,就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来进行。可以通过引导,让同学们在学习小组中将自己的学习方案讲述出来。通过这种相互学习的模式,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让同学们不再只用一种方法去解答数学题目。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欲望被最大程度激发(下转50页)(上接48页)出来,有效提升数学解题能力。
我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布置了以下作业:让学生对自己家一周丢弃的塑料袋进行调查统计,将统计数据制成图表进行分析,然后引导学生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了解到什么?下面是一个小组的统计表。 我引导学生对这个统计图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这个统计图中可以直观看出:(1)丢弃塑料袋最多的是哪家?丢弃塑料袋最少的是哪家?(2)对每家一周平均丢弃塑料袋的只数进行估计,再通过这个图表进行具体的计算。(3)对图表进行分析之后,从中看出什么?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区的相关情况进行单独调查,并且带分析图表的时候借助于小组合作探究进行。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学习到了平均数、估算、统计图表等相关知识,同时可以自主完成相应的作业,尤其是最后一题作业,学生必须要综合运用语文、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从而探究出关于环保方面的知识,最终培养起对能源浪费的有效认识,树立起良好的环保意识。
三、布置挑战性作业,扩展学生学习空间
在布置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时候,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数学作业都是书面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提升自己的数学知识学习水平。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的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就是要改变传统书面作业的单一模式,将口头作业和习题作业等多种形式的作业融合在一起。提取出这些作业中的趣味点,从而为学生展示出富有趣味性、挑战性和发展性的作业。
比如,在学习口算训练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我为学生布置了相应的作业:回家与家长进行口算比赛,第二天将比赛过程和比赛结果向同学们展示。这样的家庭作业,学生觉得比较简单,同时富有趣味性,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