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要怎么科学布置

庄宇 224分享

  作业是学校教学的有效延伸环节,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平台,是反馈有效教学和实施因材实教的重要参照,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重要手段。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科学布置批改小学数学作业

  一、作业布置要做到以下五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教师布置作业内容必须依据“新�n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符合小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2.针对性原则。布置作业应根据学生情况和存在问题,适当设计,有针对性的布置,要能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促使他们认真、积极、创造性的完成作业,要通过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层次性原则。作业内容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做到层层递进,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分层布置作业,即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分难度梯度布置作业。

  4.多样性原则。要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发挥个人才智的快乐,必须注意作业形式的多样化。经常变换作业的性质和形式,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兴趣。

  5.互动性原则。必须改变传统的作业观念:作业必须学生独立完成。变部分独立性作业为合作性作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二、作业布置的要求

  1.内容要精选。作业要精心设计,形式要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少而精。凡是布置学生完成的作业,明确每道题目的目的性和解答关键,精心选择并准确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时间。小学数学要明确提出作业书写格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要求要明确。教师布置的作业,应明确规定完成时间,对较难的题目应向学生作适当的提示,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但不能越俎代庖。布置作业要有全局观念,严格控制课外作业的总量。

  3.数量要适当。作业的难易要适度,主要以中等学生水平为准;设计要有梯度,有明确的目的;提倡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完成教学目标必须要做的题目,所有学生应统一要求;选做题、提高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鼓励他们冒尖。

  4.形式可多样。作业布置应力求全面,主要有课外书面作业、预习作业、复习作业、口头练习、书面练习等。

  5.上交要及时。当天布置的作业原则上应当天完成,培养学生“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三、作业批改的要求

  1.批改要及时。如果教师能及时评改学生的作业,那不仅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及时肯定,而且会对学生的行为提供及时的反馈,有利于师生改进教与学的方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建议最好用一套作业本。及时评改学生作业。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工作积极负责的精神。在教师这样的工作作风下会使学生潜移默化,有利于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2.批改分项评价。好的作业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如果一味注重解答过程正确与否的评价,就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利于他们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业评分用指定规范的等级符号表示,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并写明批改日期。对书写整洁、解题具有独到之处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批注,可以用上“优秀+”等,还可以写上激励性的批语,书写字迹要工整,用楷书书写,评价要恰当。

  3.批改方式可多样化,适时适当减轻师生负担。批改方式提倡全批全改,对个别性错误、重复性错误作业提倡采用面批面改方式与针对性辅导相结合,适时减轻负担.如学生交叉批改,在“改”中“学”。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的优势,教师在完成授课内容后,将事先制作好的巩固课堂内容的练习题放在屏幕上,让学生当堂完成。然后教师提供答案,让学生同桌交换批改。学生在交换批改中,既能从中吸取教训,避免自己也犯类似的错误,又能借鉴别人好的解题方法,共同提高。

  4.适当加以评语。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评语力求准确、精辟,富有启发性、针对性、激励性和指导性,促使学生非智力因素向良好方向发展。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根据这些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也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方法太好了!”、“真聪明!”、“你真细心呀!”、“解得棒!”、“学过的知识要灵活运用!”、“粗心大意是数学的大敌!”等,对质量特别差的作业本,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要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要细心,你一定能行!”、“加油!”、“相信成功是你的!”“你的进步很大。”“希望你更上一层楼。”等这些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他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5.作业批改要做好记录,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集中讲评。这也是数学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

  如何有效布置小学数学作业

  一、 分层递进类作业

  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往往因为学习状态的优劣而导致学习效果的优劣,也就造成了学生水平的高低不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层次布置作业,将作业的难度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在做作业中提升自己对学习内容的了解。

  例如,笔者在布置《小数乘法》这一课时,根据学生水平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1. 小数乘十的倍数的计算,如:5.6×10=?,0.007×1000=?等;2.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如2.3×7=?,0.15×15=?3.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如3.4×3.4=?,0.9×0.78=?然后让学生选择由低到高尝试去做,并将所做作业结果反馈给老师,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程度,针对学生水平辅以教学,让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认知更进一步,从而使学生能够达到小数乘法的学习目标。

  教师通过布置分层递进类作业可以使学生自由选择作业的难度,并都能够对作业有所完成,提升自身自信,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自身课堂学习效率。并且分层递进类作业的布置,还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到层次分明,心中有数,有利于学生在教学知识上的认知和学习,使学生能够条理分明地完成课堂学习。

  二、 生活探究类作业

  俗话说:“兴趣源于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生活探究类作业来使学生探究生活中数学存在的方方面面,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状态,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复式统计表》时,笔者便留出作业:“探究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用到复式统计表,是怎么使用的?询问身边的人是否用过复式统计表?他们对复式统计表的理解是什么?”相对于自己动手计算的作业,学生对于生活探究类作业的积极性显然更高一些。学生在课下去探究老师所留问题时,都积极地去询问、探究,并都很好地完成了老师所留作业,并通过作业,对复制统计表的用处、用法都有了更多的了解。

  生活探究的作业使学生的作业形式从传统的手动计算变为了生活了解,虽然学生没有动手去计算、熟悉所学内容,但通过对生活中数学存在方方面面地积极探究,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反而更进一步了。并且这种形式的作业更为学生喜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通过课堂和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印证,对数学知识的作用有一个自己的初步认知。

  三、 分析设计类作业

  分析设计类作业是指教师所留作业能够使学生在分析设计中完成作业,这种作业形式可以使学生在做作业时充分展现自我,锻炼自身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做作业时感受到做作业的乐趣,从而乐于投入到做作业中,完成对学习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例如,笔者在讲《四则运算》这一课时,便留出一道题来:“在一个周日,你和另外两名同学相约好要去游乐园玩,你们每人有50元,游乐场中旋转木马3元每人、海盗船8元每人、过山车10元每人、碰碰车7元每人…,你的两名同学想玩旋转木马和海盗船。你应该怎样设计游玩路线,才能让你们都玩到自己想要玩的项目,并且最大化利用手里的钱呢?”这么一道题,切合了学生对游乐场的兴趣所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对游玩线路和钱进行设计和规划,并且学生在规划时无论是怎样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都会巩固《四则运算》的教学内容。

  分析设计类作业通过利用学生对生活中特定场景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对此类场景进行分析设计。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完成作业中,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巩固,提升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 理论实践类作业

  在数学教学中,理论和实践总是分开的,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识用分离,也使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总是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教师可以采取理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并通过自己动手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笔者在讲《克和千克》时,便布置作业让学生对一克重的东西和一千克重的东西拎着对比;在讲《圆》的时候,让学生对生活中圆的东西感受认知;在讲《圆柱和圆锥》时,让学生手动制作,认知特点等等。而学生通过这些作业,能够对数学教学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并且能够在实践中对这些数学模型的特点印象深刻,对学生以后学习生涯中的知识迁移能够起到极好的作用。

  理论实践类作业的布置能够使学生亲自去验证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实践检验真理”的效果。使学生能够在不断实践中,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且理论实践类作业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735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