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庄宇 224分享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自学

  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学习应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带着一定的兴趣去学习,可以使人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学习时精力集中,并带有极大的热情去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兴趣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还将成为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动力源泉。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

  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6个月饼,平均分给小芳和小青,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 3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芳和小青,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

  2、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灵活多变。我在教学中注意教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先摆10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6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地摆。教师问:“哪一行摆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圆同样多?请你们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画得对不对?再画出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接着问:“同样多的有几个?三角形比圆多几个?”再启发学生想,三角形比圆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组成的?多的部分是几个三角形?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多,圆少,三角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圆同样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圆多的部分,从而体会到多的数能分成两部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这样的教法让学生有了主动性,兴趣提高了,对知识的印象更深刻了。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学生摆一摆、量一量、折一折、说一说等活动,促使学生手、脑、眼、口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达到“以动激趣”的效果。

  3、开展数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活动能让学生情绪饱满,炽热追求,积极用脑,气氛和谐,对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开展数学游戏,由于形式新颖、学生参与面广、喜闻乐于接受。再如搞一次室外数学课,能让学生为这种与众不同的教学形式所感动,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教学“位置与顺序”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参观,将知识的传授融入到活动中来,这比起课堂无味的讲授强多了。

  二、教给自学的方法,使学生善于自学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特别是自学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金钥匙,是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关键。学生的自学方法的掌握,必然受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特别是小学生,教师怎样教,学生就会怎样学。因此,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不要只考虑自己怎样教,还要考虑到学生如何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学习的方法不能作为知识来教,而要在教学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学习方法,使学生自觉获得,到一定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这样得到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理解了的,才是受用的。因此,要让学生做到五会:(1)会听,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2)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3)会想,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做到肯于思考、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4)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多听、多看。(5)会用,知识的应用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本、最经常的一项任务,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体现智慧与能力的主要手段,而且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三、养成良好习惯,使学生勤于自学

  学生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之后,还必须通过反复实践,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才能真正受 用,也只有在养成自学习惯之后,才算真正具备了自学能力。其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在身边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自己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解决新问题。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

  习惯是经过反复的练习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特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使学生自主、自觉、自我学习的动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那么在教学当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呢?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1.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学习中对所学内容的预习是必不可少的。课前预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更主动的学习知识,提高课堂学习兴趣和效率。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布置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预习习题,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并在课堂上共同讨论交流,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预习时也可以让学生试着找找生活中的原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如“立体图形的认识”在预习时,可以预先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属于立体图形,以帮助学生更直观的建立空间概念。

  2.课堂上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首先,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点;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这些问题都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

  其次,尝试看懂例题,读懂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知道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用特殊符号标记,以便与同学交流或课堂发问。试做 “做一做”。哪里有问题要做好记录,这样做起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课堂,再达到“知其所以然”。

  二、营造探索氛围,提供自学的机会

  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学习并获得不同的知识,就必须营造一种自由的轻松的开放的探索氛围,促进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做到多让学生去做,不要一味“灌输”。例如: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自学;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思考;结论让学生概括;规律让学生发现;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在引导学生探索时,教师要有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绝对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好数学。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质疑、发表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尝试操作,先做先为,自己决定探索方向,要诱导联想,捕捉灵感,在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要始终以课堂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先找一找身边圆形的物体,然后用圆形物体画一个圆,并剪下来,教师拿着这个圆,提问:“你已经知道了圆的哪些知识?”学生有的说:“我知道生活中哪里有圆,如车轮、碗口、钟表等。”有的说:“圆有大小。”教师进一步引导:“圆中还有哪些知识?你能不能用手上的材料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剪一剪,从中你能发现什么?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看书,发现同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也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懂得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同时学会了观察、实验、操作、发现等学习方法,并伴随新知识的获得,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学生独立探究,生动地探索新知,这样可以使学生有自由探究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

  三、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课堂中,学生才是主体,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想象,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讲3/8的意义时,可以让学生把一张方形纸对折三次,其中的三份就是3/8。这样做不仅方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分数的意义,而且还能避免因死记硬背而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的弊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只有让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

  四、注重意志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学习惯

  “严师出高徒”,这是学习数学本身的需要,学习数学离不开严谨思维的参与,要求学生付出艰辛的劳动,对解决问题有顽强的意志力。

  例如: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时,首先让学生拿出12厘米、8厘米、7厘米长的三根小棒,在桌子上摆出三角形,学生非常轻松自如地摆出了三角形,接着老师又让学生拿出10厘米、4厘米、5厘米长的三根小棒摆三角形,结果学生怎么摆也摆不出来。然后教师提出疑问:“同样都是三条边,为什么后三根小棒摆不出三角形呢?”请同学们讨论。教师引导注意三边关系,通过讨论,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这个结论的得出是通过动手操作,动脑筋,发挥想象得出来的,这样,不仅有助于知识的掌握,还加强了学生的自学习惯。

    737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