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应该如何提高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这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关系密切。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成为教学的主方向问题。为此,利用小学数学课堂研究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每位小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营造氛围,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
教师要利用小学数学课堂,营造一种比较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第一要做到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平等对待学生,视学生为有人格的、平等的及自主的人,教师做到了平等待人,学生则会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第二,学生在提出或者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给予支持和鼓励,还要欣赏学生的课堂发言,不管是深层次的理解还是比较稚嫩的结论,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有心灵的自由,学生的精神养成处于无拘无束的状态下,他们才会敢于参与,愿意参加到学生的探索学习中,长时间地坚持,学生也就有了主动探索的精神,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比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节时,我让学生把圆柱转化为以前学习过的图形,再让学生进行解答。学生会提出不同的见解,让我们课课有惊喜。在数学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是学生巧妙运用所学知识的结果,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了规律。
二、掌握方法,做好调控,培养自学能力
让学生做好计划后,要有实施计划的过程,要求学生按步骤调控教学,让学生有自我监控及调节之能。杜绝做事虎头蛇尾的习惯,并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做好补充、检验和修正。
比如,在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时,学生的错误率较高,这就要求老师提出自觉验算的习惯,并运用到后面章节的学习中去,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力,做到随时调整,随时完善。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好自我提问: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做对不对?能不能找到其他的解决方法呢?哪种方法较好?这样形成了自我监控的意识,从而培养了自觉学习的能力。
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只有对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时,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探知欲的指引下积极地进行知识的吸取,这个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兴趣是激发学生内动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教学创新,让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学习产生兴趣,使他们在自己的努力下进行知识的探究、分析,使教学能顺利开展。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敢于和教师、学生针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讨论。在和谐自由的状态中,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能够使他们在深入探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分析讨论时激发思维的活跃性,对知识达到正确深刻的理解,有效提高自学能力。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课堂学习时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效利用他们的注意力,并注意运用教学环节的优化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自主探究任务,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的数学能力不断提高,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使他们在进行自主探究时能够有效对知识进行理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阅读兴趣,并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提高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时,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指导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数学理论认真阅读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时,教师要让他们对概念进行反复阅读和推敲。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形成严谨的思考态度,有效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阅读。
2.灵活运用数学语言,并掌握数学语言之间的转化 数学语言不仅包括文字语言,还有符号语言和图形。在让学生进行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各种语言的灵活转化,促进他们思维的活跃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在阅读时探究题目的深意 在进行数学题目阅读时,教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体会题目的深意。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反复思考、分析、验证,提高他们解决题目的正确率。
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进行积极思考,才能对知识进行有效理解和掌握,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自学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使他们能够在足够的时间内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独立思考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能够有效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并在思考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推导和验证,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经过思考的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刚开始教学乘法时,在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究之后,有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2+2=22,3+3≠32呢?对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敢于质疑的做法,我进行了表扬,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他们有效理解了乘法的意义,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四、进行合作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掌握新知识,促进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集合小组成员的智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新知识能够有效和旧知识产生联系,促进知识的内化和掌握。要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学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掌握自学的方法,而且还必须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具备正确的思考方法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对于知识的重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小组探究学习中,能够激活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知识探究,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由于教师没有讲解而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因而每一个学生不仅能积极地、自觉地去读书、找答案,而且都想说出自己的答案,也想听一听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意见。当别人的答案与自己的答案不符合时,会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反复讨论,不对的答案被淘汰了,不完整的答案大家补充完整了;原来懂得的同学,通过反复思考,更加理解;原来不理解的同学,也受到启发,逐步懂得了。这个不断议论、不断使答案完整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思维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爱动脑和善于思考的习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