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数学自学能力进行提高
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很有限,理解能力水平不高。如果放手让学生独立自学,他们很难把握住教材的重、难点,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灵活安排自学的形式,以求更佳效果。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法
1、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样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学生对某事物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每节课的开始,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知欲。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当学生对某件事物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用心学习,从而会学得比别人好。
2、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学方式,其实是填鸭式教学。有时,一节课讲完,学生连书都没有打开过。学生学得很死,题目稍微变化,就束手无策,离开教师,寸步难行。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要把学生的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自读、自思、讨论、自练,这样才能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1)培养自学能力,要从低年级就抓起。
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的,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反复运用、慢慢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掌握,教师应根据一年级教材的特点,让学生多看教材中的插图,看懂图中的意思。激发学生看图的兴趣,教会学生看图的方法,引导学生思维,分析图意,从而解决问题,体会到成功的愉悦。
(2)自学能力的基础技能是阅读理解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同样重要。
“书读千遍,其义自见”。数学教学中题目的阅读同样如此。小学生最头疼的往往是解答应用题,不少学生看不懂应用题的题目的含义,不知所云,也就无法正确地解答应用题。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知识结构的把握不够全面等诸多因素,往往解答应用题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阅读应用题的常用方法主要有略读、跳读、精读等三种方式。略读就是简略地阅读。这是一种在基本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类性的阅读,目的是要深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跳读,可以使学生把应用题分层理解、理解思路。精读就是精细地读、深透地读。学生通过咬文嚼字的仔细研读,逐字逐句地反复琢磨,深入细致地研究,从而理清脉络,抓住重点。精读的作用最大,特别是对那些比较粗心,不愿多思考的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训练,逐步培养他们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会学生阅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好了学生阅读数学题目的能力,就是教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对学生进入中学乃至大学的数理化学科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实践证明,在小学阶段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强,解题能力强的学生,到了高层次的学校学习时,数理化成绩都是很优秀的。
(3)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培养,数学语言要完整、精炼。让学生大胆说话,特别是不善言辞的学生,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他们说,多训练他们说话。对于低年级学生,要让他们学说、试说,课堂上,让他们先自己小声说,再同桌互相说,最后发言大胆说。让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最后达到善辩的程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4)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往往不要求学生预习,觉得学生预习了当天要传授的知识,会影响上课的效果,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每次新课开始前,笔者都布置学生进行预习,要求学生凡是能自己学会的要自己学会,重点的地方划线。如果遇到看不懂或有疑问的,就做好标注,准备上课时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解惑、质疑。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
1.激发自学意识
儿童在入学之初,不知如何学习,以为只有老师讲就行了。到了学校,发现老师讲了仍有不少弄不懂的问题。我鼓励他们,当发现问题时应自己去找书本解决,这是学生树立自学意识的开端,以后随着自学实践活动的逐步深入及通过自学解决问题的成功的心理体验,学生的自学意识便逐渐增强。
2.引导自学的方法
在学生独立自学之前,需要一些最基本的技能准备。为学生自学课本扫清障碍。
2.1是学会读懂目录,了解全书内容。
2.2掌握快速翻书的方法。做到在几秒钟之内立即翻到指定页码。如果一下翻多或翻少了,进行快速的"微调"。这样保证每天教师一布置学习任务,学生立即可以找到。
2.3学会看每一页书的方法。教师读书做示范,从最前面一边一行起,先从左向右看,一行完成,再看另一行。从上往下看,一页书看完,再翻下一页。
2.4交待书本内容结构。使学生学会看哪里是课文。哪里里例题。哪里是练习等等。
2.5教给一些批注的符号。重要的地方教学生打"波浪线"或――线,再在下面注上,有疑问的地方打?号。教师不能只在作业题号上打"对号",使学生初步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
3.提前摸底,把握自学起点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难以把握起点。先依照教学目标拟定目标测试题,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学生自学的辅导材料及时间,保证自学思考题的难度适中,使自学有实效。
4.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如果一开始上课就自学,效果不好,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引导。这点十分重要。如自学"九的口诀"之前事先设计好问答题。当上课时随手拿起一只板凳,问道:"每个板凳四条腿,要做九个板凳总共需要多少条腿呢?"大家学习"九的口诀"以后,可以一口就报出来,即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5.提供材料,指导学法
一年级学生的智力水平很有限,理解能力水平不高。如果放手让学生独立自学。他们很难把握住教材的重、难点。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灵活安排自学的形式,以求更佳效果,避免千篇一律。我们摸索出以下几种形式:
5.1先看书,后讨论。这种形式运用最多。适用于大部分教材内容。引入新课后由教师出示自学辅导教材学生开始看,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然后再由教师主持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5.2先独立探讨,再看书。这种形式适用于与新旧知识的联系紧密,学生依据已有知识。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可以得出结论的内容。如:已知满十进位原则,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学生可根据自学思考题进行独立探讨,再让学生看书,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运用旧知推导新知的能力,又提高了自学看书的效率。
5.3先讨论,再看书。有些内容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可以得出结论。但却往往因此疏忽大意出现错误。这样的内容可让学生先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再去看书,会使他们对于自身的错误认识得更深刻。好的学生也会在讨论中加深自己对正确意见的印象。
5.4教师先讲解,再由学生看书。这些形式适合于难度较大,不经教师先讲解,学生无法看懂的教材内容。如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找"中间问题",这对于一个才学了三个月的一年级学生,是很难掌握的。教师就应先讲解,使学生弄清"中间问题的来历,明白了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如何算,然后再让学生看书巩固理解。学生就觉得可以学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