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怎样养成

庄宇 224分享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在孩子的小学阶段就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养成。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提高其在工作生活或者学习中的主动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一、培养学生课内阅读的习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养学生多读书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还可以给他们带来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培养好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

  (一)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我国著名文学家钱钟书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用笔画下来,并在旁边加上自己的评语,由此可见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多么的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做批注,对于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通过查阅字典等相关资料让学生充分理解到不懂字词的含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所读文章的理解程度。

  (二)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有些语文教材的内容,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不容易找到文章的重点,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提出文章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读书,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到找到文章重点的规律。但是在教学楼过程中,如果遇到简单易懂的教材内容,这就需要让学生独立去阅读,然后让同学们之间相互的交流,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

  根据现阶段教育目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学习进步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而在课下应该是朋友之间的平等关系。因此老师在课上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开动脑筋,实现对学生的现代化教育方式,课下老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尽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还应该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的评价消除学生的畏惧感

  在课堂上,每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都会变得鸦雀无声,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大多数学生是因为害怕自己的回答出现错误,被老师批评或者被同学嘲笑。对于一些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在课上总是畏惧回答问题,从而使自己的表达能力总也得不到提高,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回答问题出错也不会被批评的良好氛围,而且只要是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都会得到一定的奖励,这样就会促使学生逐渐的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从而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二)要帮助学生破除发言的羞怯感

  有些学生上课不敢回答问题是由于自身性格比较腼腆,在人多的面前不敢说话。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对他们多一些关心,要定期的与这些学生谈心互动,积极的了解这些学生的心里想法,帮助他们在集体中树立自信心,逐渐的敢在人多的面前讲话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要防止发现存在垄断现象

  在课堂上总有一些性格外向的学生,这些学生思维敏捷,只要老师一提出问题就会争着抢着回答,从而就造成了这些学生对课堂发言的垄断现象,这样使其他学生很难得到课堂发言的权利,长久以往还可能使其他同学失去了课堂发言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控制好课堂发言的话语权,让广大学生都有课堂发言的权利,这样才可以让课堂上的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

  三、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

  在培养学生读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孩子们养成了懒惰的心理。针对这样的情况,怎样帮助学生克服懒惰,养成积极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教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时间里

  这就要求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比如在解了一篇新课文时,学生看了课文题目后,一定会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就应该积极主动地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对那些主动说出自己想法的学生给予表扬,这样学生就可在思考中寻找到快乐找到成就感,从而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生思考,让学生敢于质疑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存在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者认为课本内容不对的情况发生,因此老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对于错误敢于质疑,对提出质疑的同学要给予表扬,逐渐培养学生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

  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1、要培养学生读的习惯

  “读”是理解的源头,所以读相当重要。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时,让学生用手指着字读,逐字认清、读准,逐渐养成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吐字清淅的习惯。随着年级的增高,要培养学生朗读、速读、默读、齐声读、浏览等习惯,为学生的日后学习工作打好基础。

  2、要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习惯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只有在读的过程中产生问题,然后通过反复的读,认真的思考,积极的讨论,最后得出答案,才算真正读懂了、学通了。质疑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是一个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需要教师逐层点拨、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摸到门道,形成一定的方法,养成习惯。在培养学生质疑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多激励、多肯定学生,激发学生想提问题的欲望。在质疑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读,自悟、思考、讨论解疑。每次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都要给予适当的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天长日久学生必然养成质疑、解疑的习惯。

  3、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人的读书经验,对于今天语文课的学习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及不理解的地方用不同标志画出来,也可把自己或他人对文章某一部分的看法记录下,这样可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4、要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累好词好句,更重要的是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教师指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把自己发现的一些好词好句及名言警句摘录下来,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进行归类。只要学生有了一定量的积累,作文便有话可说、有词可用了。针对一些经典的课文,要鼓励学生借鉴其写作顺序、谋篇布局。

  5、要培养学安静阅读、认真写作的习惯

  在执教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地提供安静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借助文字,借助范本语言,以学生的视角还原丰富文字背后的真实情境。利用孩童的丰富想象力,在想象中建构文字的立体表象;在同伴之间思维的碰撞下,借助情境还原文字所传达的真实画面;在思考中,丰富和提升对文字的理解;在揣摩中,实现读者与有生命的文字的对话。这样就能使每一位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不再是单一的、表象化的,而是能够客观理解文字及文字背后的密码与意义。真阅读了,就会有一吐为快的需求,此时习作便应然而生。

    72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