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语文能力的决定因素之一是语感,语感直接左右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朗读不仅是培养语感的好方式,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朗读通过有声语言表情达意地再现作品的内容,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丰富学生想象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
一、创设情境 调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无穷的潜能,兴趣的培养又是多途径的。在朗读课文时,可以通过创设美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发“读”的兴趣。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以一边展示漓江两岸秀丽风景,一边动情地范读,为学生解说画中的风光,待学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中时,再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甲天下的漓江上,乘着木筏,欣赏着桂林美景。如果能有位朗诵家来上一段就更好了。”这一招非常有效,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同学们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展开朗读,第一次试读就读得有点有声有色了。
二、读悟结合 相互促进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们细读作品,就会感悟到:在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中也融化了作者的感情,渗透着他自己的生活遭遇。作者把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所感受到的辛酸、痛苦和憎恶,通过小女孩的命运抒发出来,使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融为一体。教学时要使这种强烈的感情注入学生的心田,产生共鸣,使其自然地感受到亲切爱怜、压抑、愤懑以及含蓄、深沉的基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感情朗读。
三、朗读示范 有法可依
我们提倡“多读”,并非放任自流地读。教师可以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示范指导,无论放录音还是教师范读,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运用的语气、节奏、音色等,对一些比较难读懂的文章或古诗,可以一开始就以示范引路,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放缓坡度。一般来说,当学生无法达到朗读要求或者是学生的朗读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范读,如:你们听听老师这么读,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听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课文,几种读法中,你们最喜欢哪几种?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在教师的范读中学到具体可感的朗读知识和技巧。
四、多种练习 读有提高
朗读技巧的自觉掌握和运用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训练。为保证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设计朗读的形式也要为全体学生服务。可采用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个人自读、同桌互相检查读、四人小组评议读、开火车轮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同时,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朗读环境。如举行朗诵比赛,让学生自己选择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或诗歌进行配乐朗诵表演,当场评分、奖励。
语文朗读指导的误区及其对策
一、新课程理念下朗读指导的误区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教师在对学生说:“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读你喜欢的内容”,而学生得令后通常会立刻高声朗读起来。试问:高声朗读方式真的是学生的最爱吗?学生喜欢的段落内容读了,那不喜欢的段落内容是不是就可以随意舍弃不读了呢?
(二)朗读目标的迷失,导致了朗读指导上的形式主义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应有明确的朗读目标,每读一遍都要有不同的目的。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可发现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目标不明或迷失现象。或是毫无意义的盲读,或是同一层面的简单重复,朗读的功能弱化了,关注和强调的只是朗读的形式。
(三)模糊的朗读评价没有起到真正的朗读激励作用
学生朗读后,教师常会说“读得不错!”“你真棒,读得太好了!”或是“你还差那么一点点味儿”“你还没把感情读出来”等模糊评价语。这种肯定或批评都没有切实起到对学生朗读的点拨或激励作用。
二、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指导策略
(一)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潜在的内驱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当读成为了自己内在的需要,在课堂内外,学生才会更加自然自发地通过朗读与文本对话。
1.范读诱发兴趣。很多学生其实并不知道朗读有多大的魅力,不知道朗读和理解文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们必须得培养他们对读的好感,而最能让学生感性了解的是感情范读。如,五年级下学期我们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的一次研究课上,董大平老师在执教《丰碑》这一课时,分析到叙述军需处长牺牲时,配以低沉的音乐,董老师就是借助音乐,声情并茂地向学生展示着军需处长的牺牲和将军的神态、动作的变化。教师范读,让学生掀起了感情的波澜,学生很快就被感染了。然后董老师说:“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也想这样读吗?”……学生都被老师的范读所吸引,内心产生一种想要和老师一样读的欲望。
2.目标唤醒意识。课文最初接触,是不能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因为文本刚开始接触。对于文章大致写什么都没有特别的印象。所以,大声自由读是个好方法。然后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让学生有读的目标,唤醒读的意识。在这基础上开始逐步进行各种朗读的指导。如,在本学期示范课活动中,易艳丽老师上《大瀑布的葬礼》这一课时的“初读感知”时,让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自主确定学习目标,然后引导学生带着“大瀑布变化前的壮观、美丽是什么样子”和“大瀑布变化后是什么样子”的目标去自读,在一个个目标的引领下,就唤醒了学生的朗读意识和朗读兴趣。
3.评价渲染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恰如其分的评价能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魔力。“能把这样的美也像老师一样读出来么?”“你比老师读得还要美!”“你的朗读让我恍若来到了人间仙境。”“你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千千万万个五彩池。”“你的朗读给我们展示大草原的美。”……学生是很乐意接受这样的评价的。在不断激励中,学生会竭尽所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给自己的同学听。
(二)教给学生读的方法
课堂上,我们的目的就是努力使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而读是最重要、最经济的手段。提到读,很多人都会想到“书声琅琅”这个词。不过,这个读并不是只有一种机械的大声读的方法。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如,轻声自由读,大声放情读,默读,速读,表演读……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善于传授读的各种方法,善于把握各种朗读的时机以便使读发挥最大的功效。如张洪波老师在上《坐井观天》这一课时,在新课初始,让学生大声自由读,以便让学生和文本有最初的接触,学习生字词语,把课文读通并初步读懂。然后听录音朗读,感知课文中的语言信息“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争吵”。只有在对文本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个整体的印象之后才能谈得上感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张老师让学生带着“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小鸟的观点又是什么”的问题去自读、同桌互读、学生展示读、齐读、分角色读等,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老师进行朗读的指导。如此训练下去,学生的朗读能力会越来越强。
(三)创设读的氛围
一个良好的情景氛围,对学生正常地发挥朗读水平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肯读,才会放开读。老师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个个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在今年学校开展的示范课中,我在教学《梅花魂》这一课时,学生在理解了外祖父的思乡之情后,首先让学生自己读,体会到外祖父的思乡之情后,播放《思乡曲》,营造思乡的氛围,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朗读也自然深情;也可以通过表演读、换位读等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如,做个小小解说员、我是小导游等,学生会更乐意,更主动地读。
(四)寻找读与理解的桥梁
我始终在寻找读与理解文本之间的桥梁。思考怎样让读更好地促进理解。老师在这过程中要始终牢记:我只是个指引者,文本的理解不能变成我的琐细分析。我努力地找着。语文很多时候要讲体会,我就指引着学生把自己的体会用读告诉大家。“你打开门一看,看到什么?你当时心情怎样?轻声自由读读课文,想想要读好哪些地方才能把你体会到的告诉大家?”──《第一场雪》教学。学生在读完后,交流读。我问其他学生,你知道他看到了什么。(一场好大的雪。)因为,该学生在朗读时着重读了“哇!好大的一场雪啊!”这雪大不大?有学生说不够大,有学生说很大。所以让读书的学生再次朗读,为了证明这雪是非常大的。学生读的时候语气自然而然地加重。一个学生又迫不及待地举手说:我看到了这样的雪。……(他把“粉妆玉砌”这个词读得很美。还有“毛茸茸”“亮晶晶”等一些词。)很多学生一听就兴奋地说:这是一场异常美丽的雪。为了加深这样的印象,我就利用一些美丽雪景来加强对这个场面的理解。学生震撼于这“粉妆玉砌”的世界,喜欢上了可爱的雪球。不自觉地把自己和文中孩子的喜悦读好了。这样,教师以读代讲,学生以读促思。在朗读的同时加强了对文本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