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怎么进行小学语文朗读的教学

庄宇 224分享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是语文阅读教学和语言学习的重要方法,通过朗读,学生能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中作者情感的变化和文章中所包含的中心思想,相对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朗读的指导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一、心入于境,读出作者的情感表达

  朗读要入情,指的是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文章中作者情感的变化,然后用表情表现出来,提高朗读表情的运用[1]。朗读要体现出文章的基本情感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向学生说明具体的语文运用形式,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朗读方法的运用的时机和具体运用的技巧,该怎么读,什么时候读,什么时候不适合等问题,都需要教师认真地去进行指导。让学生在进行语文文章学习时,即能够得到感情的学习,又能够得到理情的指导,让学生能够理解地去朗读文章,而不是机械地去模仿。例如在朗读《秋天的味道》这节课时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多练,然后利用音乐、图片、实物等工具创设情境,例如将枫叶、银杏叶、秋菊等代表秋天特色的物品带入课堂,让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秋天的味道”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够沉浸在秋天的氛围中,然后引导学生从“秋天有什么特色?”、“秋天有哪些物体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怎么产生的?”、“你们觉得秋天的味道是什么?”等问题来引导学生深思,然后让学生能够沉入到文章的情感,然后让学生带着欣赏和感动的色彩去朗读文章,能够带来更好的朗读效果。

  二、情会于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悟

  对文章情感的学习最终体现在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上,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情感投入时,要将这种情感进一步升华,让学生通过对文章情感的体现去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语文不是无情物,作者的思想就蕴含在文章的句里行间,只有深入地去挖掘文章的语言文字,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深处的思想。例如在学习《永远的丰碑》这节课时时,老师可以向同学讲述一些影响巨大的丰碑故事,如“火烧邱少云”、“黄继光以身挡弹”、“红军长征”、“飞度卢沟桥”等等抗日战争中涌现的一批批、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然后将同学们带入到这种钦佩的情感中,在通过问题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中心思想,如“丰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称这些事为永远的丰碑?”、“现当代还有什么事情可以称为永远的丰碑的?”等问题,然后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朗读,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情感融入到对文章中心思想的学习和理解中,能够帮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形成更好的思维线路,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读出疑惑,实现朗读与阅读教学结合

  朗读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应该加入自身的情感,如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疑问时将这种疑问在朗读的语调、语序中表达出来,能够更好地与文章进行互动,也能够让老师和同学更加清晰地了解你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和困难,进而采取更适合的措施去帮助你解决这些疑问,实现语文朗读与语文阅读教学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和阅读学习效率。例如在朗读《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文章时,学生可能对“这个题目什么意思?”、“铁球同时着地有什么奇怪的?”等问题产生疑惑,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发问:大家都知道铁球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为什么它能作为一篇文章出现在这里呢?这两个铁球有什么特别之处?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同时落地的?去读读看。这时学生再进行朗读就会特意地去注意这些问题,然后跟心中的疑问进行对比,解决这些问题,在不能自己解决的情况下,也会更加清晰向教师提问的题目,这种将疑问带入朗读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四、读出个性,发展学生的朗读特点

  学校教书育人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然后再将这些方法通过自己的方式延伸、发展,进而形成一个个特点有趣的“人才”,语文朗读教学也不为例[2]。学生在学习朗读技巧的同时,也要根据自己个性的特点来改变和发展朗读方式,最终形成自己的特点,如有的同学擅长诗歌朗诵,有的同学适合童真朗诵,这些擅长与不擅长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学生的朗读习惯和语言运用技巧,如性格活泼、机灵搞怪的学生比较喜欢运用轻快、多变的语调进行朗读,而喜欢抒情的学生则喜欢根据情感的变化去朗读,教师和学生们都不必去强求朗读方式的统一,根据学生的特色,让学生读出个性、形成自己的朗读特点才是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情感投入的根本目的之一。为了促进学生的这种个性发展,教师要适当地改变朗读的评价方式,如以增加文章朗读的吸引力、特色和变化为朗读效果的一个评价指标,能够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去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小学朗读教学的不足与改进意见

  (一)思想认识缺乏全面性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的理解较为片面。一些教师简单地把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过渡或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朗读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间,在学生还没来得及把课文读完,就示意学生停止阅读,进入下一个教学程序;有的教师在学生朗读时没有注意倾听,只是作为一种形式走过场;还有的教师将学生朗读仅仅作为思考下一步教学程序的过渡和缓冲;有的教师安排的课堂朗读形式过多,一会儿是自由朗读,一会儿是小组朗读,一会儿又是个人朗读。虽然课堂上书声琅琅,学生读得也热火朝天,但一节课下来收效甚微。这样的语文课确实没有忽略朗读教学,然而学生并不能从这样的朗读中获得长进,教师和学生对朗读的热情反而日渐减少。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的片面理解必然会影响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当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发展语言,陶冶情操。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仅给予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适当地进行引导、评价,从而形成完整的朗读教学过程。

  (二)朗读评价缺乏针对性

  朗读评价是朗读教学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实际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用语常常停留在“读得很好”、“读得很有感情”等一般性评价上。朗读水平因人而异,学生从模糊的朗读评价中不能明白自己的优劣所在,更无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整体思想感情的把握。因此,朗读评价需要具有针对性,体现层次性,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语言应该具体准确,如“听了你的朗读,我们都感觉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下次你能读得更流利就更完美了!”此外,除了传统的教师点评,也可以采用学生点评、教师总结的模式,让听的同学也能有所收获。

  (三)感情把握缺乏合理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首先要求正确无误。用普通话读准字音,不掉字,不添字,不读错字,然后要求读得流利。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要求学生要有“有感情”地朗读。当前流行一种“读书腔”,让语调忽高忽低、忽轻忽重、忽快忽慢,拖腔拖调,肆意矫情,以为就是“有感情”地朗读,实则让人听后感觉刻板可笑。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的要求,这也是新课程对朗读教学现状的纠偏。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学生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朗读才能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才能理解作品的内容精华及情感态度,从而学会用合适的语气和语调朗读,让情感自然流露,用朗读来正确表达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

  (四)阅读的方法、形式选择缺乏灵活性

  朗读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放声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朗读形式也多种多样,如齐读、领读、比赛读、范读、自由读、分角色读、对手挑战读、带着文后问题读、模仿录音读等。但如今大部分教师仍喜欢以齐读为主的朗读形式,齐读确实可以制造浩大的声势,可以有效烘托课堂气氛。但长时间的齐读,学生容易厌倦。朗读形式五花八门,不同的朗读形式功能不同。在朗读训练中,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可以使学生保持长久的朗读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变换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当需要激情引导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适宜采用范读的方式指导;有时采用让学生领读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给了教师充足的时间巡视,及时纠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错误;自由朗读有利于学生边读边思,有利于学生反复练习朗读。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的形式,合理地选择各种方式,才能让朗读教学的效果最好。

    73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