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朗读的有效教学

庄宇 224分享

  朗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语感、将学生带入到文章所传递的感情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运用虽广,但在技巧与效率上却并却未得到过多的关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朗读的指导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在朗读之前进行听读的欣赏

  在运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录音使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渐走入文章中所描述的情景,进入文章的感情世界。在自己朗读之前先进行作品的欣赏,是在朗读之前的预热,将学生的情感状态渲染到最佳,尽最大可能避免学生直接进行朗读过程中产生的“口到心未到”的情况。教师在选择录音时要选择标准的富有情感的录音,以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带着问题朗读

  当前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就是教师让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一次结束后就直接进入到课文的讲解与分析过程中,这样的安排形式,转折较为生硬,有些学生还未从朗读的感动中走出来。或者还未走进朗读状态,就被强行带出其中,那样,朗读的意义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时要为学生设定一些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朗读,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的“脑”与“口”相结合,当然,朗读不能只进行一次,在不同的朗读过程中,学生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

  初次阅读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思考问题,例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分为哪些部分等,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自觉地关注到文章的内容,对文章的内容有所了解,将朗读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在深入阅读阶段(通常为第二、三次阅读),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深入一些的问题,例如,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等,此时经过前面几轮朗读的渲染,学生已经对文章有所了解,并且通过自身感受逐渐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感情,此时回答问题能够做到“火候刚刚好”。在结束学习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以提高课堂气氛。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建构情境

  朗读本身就是学生与作者最直接的接触方式。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提供视觉、听觉方面的背景。例如,运用多媒体设备摆放课文中的场景图片,或者通过动态的风景,使学生在无意间也仿佛置身于文章设定的情境中;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的朗读提供一些背景音乐,以丰富课堂效果。

  朗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

  一、提升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由于小学生才初步接触朗读,往往不了解朗读技巧,甚至对于文章的感情以及思想都没有清楚的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给学生进行朗读示范讲解,学生通过模仿老师朗读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朗读技巧。例如,在讲授《狮子和鹿》这篇文章时,老师在让学生朗读之前,先给学生示范朗读一遍,就拿“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这一句来说,老师用一种自豪、骄傲的语气,让学生感觉瘦鹿对自己满意身材的称赞,再由学生朗读。在朗读过程中,老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纠正,让学生能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把握朗读技巧,从而促进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组织朗读活动,提升学习兴趣

  朗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朗读技巧,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积累文学知识,提升语文修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朗读活动,找一些课外的散文或诗歌,让学生在教室或其他地方朗读,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此外,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朗读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了解别人的朗读方法,从而改正自己朗读中存在的不足,提升自身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

  三、选用适宜之法,鼓励学生朗读

  因为一些学生语文基础差,心里总害怕自己读不好,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怕朗读被别人嘲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来鼓励这些学生朗读,调动他们朗读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此同时,老师要注重学生朗读过程中的音准问题及朗读语气感情问题,让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首先我向学生描绘了桂林的地理面貌,告诉学生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相映生辉的好地方,有着超脱凡尘隽秀与清新,是多少天涯游子梦想的归宿;然后再说每个孩子心灵深处都有一片神圣不可侵犯的净土,那便是孩子心中的山水之地,我相信在山水之地生长的孩子,必然也有很深的感触;接下来我们邀请他来朗读这篇充满浓浓山水情的《桂林山水》吧!孩子略显动容,羞涩地站了起来,那是一位来自大山深处的孩子,即使他普通话不标准,有点怯弱和自卑,然而,他认真地、深情地朗读了这篇课文,就像在向我们分享他那充满魅力的家乡,那美丽的山水便是他童年的全部记忆。我和同学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给予他应得的热烈的掌声。

  四、爱的评价是一种鼓励,一种情感

  对朗读的好坏区分是一种艺术界定,所谓艺术评价,按朗诵者表达的情感,体会到的意境来评价,而不是从语法、语义等固定规格和形式特征来考核。当然,这种方式相对而言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朗读评价可分为两种,其一就是艺术性的,其二则是激励性的。所谓艺术性就是不给学生定型,依据学生对原文本的感触和理解程度来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和理解文本。所谓激励性评价,就是在对学生朗读结果的评价上大致是鼓励的,从学生的朗读中去发掘学生朗读的个性化特色,进行肯定与赞扬。在学生未凸显的部分予以启发,拓展学生思考的维度,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73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