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上要怎么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优劣与成败。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精心选择问点,明确提问的目的
所谓问点,就是提问的切入点。同一个教材内容,可以设问的方面很多,但又不能随意设问,这就需要我们精心选择问点。问点的选择一般要把握以下几点:
1.问点要着眼于突出教材重点
在教材重点处设置问题,要求教师不仅要准确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而且要紧扣教学目标,巧妙地处理教材。现以《九色鹿》这一课的三种提问设计为例:
第一种:
(1)调达为什么会背信弃义?
(2)调达受到国王的惩罚后心里会想些什么?
第二种:
(1)九色鹿救调达不图回报,从中可以看出九色鹿具有怎样的品质?
(2)九色鹿为什么要在国王面前怒斥调达?
第三种:
(1)从九色鹿救调达不图回报以及在国王面前怒斥调达两件事中,可以看出九色鹿具有怎样的品质?
(2)从调达前后两副截然不同的嘴脸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你想对故事中的王妃和国王分别说些什么?
《九色鹿》一文的主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颂扬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和机智沉着的高尚品质,另一方面谴责调达恩将仇报、背信弃义的卑劣行为。从以上三种问题设计来看,第一、二种问题设计,就问点的整体属性而言,都存在偏颇和缺陷,没有准确、全面地把握课文的重点。第一种问题设计,一是把着力点放在调达上,显然没有准确全面地把握课文的重点;二是意在揭示调达的泄愤心理,似乎要把调达背信弃义的责任推向王妃和国王,从而要为调达“平反昭雪,落实政策”。第二种问题设计,只是一味赞扬九色鹿高尚的品质,同样没有全面把握课文的重点。相比之下,第三种问题设计,既准确全面地把握了课文的重点,又兼顾到课文的次重点,即对王妃和国王的评价,显然比第一、二种问题设计优化了。
2.问点要立足于突破难点
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抓住难点进行设问,能化难为易,点要害,通关隘,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两句话: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2)“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其中的“碰壁”“四周黑洞洞”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这样设问:“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作者真的“悟”了吗?鲁迅的鼻子真的是给墙壁碰扁的吗?这里的“四周黑洞洞”和“碰壁”分别蕴含着什么意思?以上提问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深入思考,从而懂得“四周黑洞洞”是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失去自由;“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围绕文章的难点设问,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3.问点要有思维价值
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仅停留在简单的是非选择上,学生的思维能力便难以得到提高。因此,精心设计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那些精于设问之道的名师常常能独具眼力,在易被常人忽视之处,捕捉到具有较大思维价值的问点。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执教《凡卡》一文时,围绕凡卡的信爷爷能否收到这个中心,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为什么?联系爷爷的处境想一想,即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能不能改变凡卡的处境?为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显然具有较大的思维价值,它们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4.问点要明确具体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因此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如,有一位教师在执教《穷人》一文时,先问学生:“对课文用‘穷人’作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的回答是:“因为桑娜是穷人,所以用‘穷人’作题目。”“因为桑娜收养的是穷人的孩子,所以课文题目叫《穷人》。”显然,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存在困惑。于是,教师接着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着重写的是桑娜,为什么不用‘桑娜’为题,而是用‘穷人’呢?谁能从课文描写的人物和事件中去仔细想一想,找到答案呢?”这样的问点明确具体,学生经过思考后有所悟:“课文描写了三个人物,他们都是穷人。”“课文叙述的事情都发生在穷人之间。”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进一步追问:“作者描写这些穷人,叙述穷人之间发生的事,为的是什么?”此时,学生恍然大悟:“为了歌颂穷人的高尚品质。”
5.问点要灵活应变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穷人》第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从桑娜家的“温暖而舒适”中理解桑娜的勤劳能干,问学生:“桑娜家‘温暖而舒适’说明什么呢?”结果有的学生认为说明桑娜家富有。显然,学生的回答偏离了思维目标,此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作了及时的调控:“桑娜家真的富有吗?看看她家到底怎么‘温暖而舒适’?”这就把学生思考的焦点引到了对“温暖而舒适”的正确理解和原因的探究上,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讲究提问的技巧,提高提问的艺术性
在选择了合适的问点后,问法就变成了需要讲究的问题了。提问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而教学艺术的活力在于创新。因此,有效的提问需要问题设计者倾注心血,不断追求创新。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才能做到问法新颖,形式灵活,富有情趣,从而为学生所喜闻乐答。要达到这些要求,使所设计的问题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必须讲究提问的技巧。
1.变直为曲
直,就是直接发问,问点显露,问题明确,学生容易回答。但直问的最大弊端在于形式呆板,缺少变化,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欲望。曲,就是曲问,就是不从正面发问,而是绕道迂回,旁敲侧击,问在此而意在彼。曲问的妙处在于含蓄生动,饶有情趣,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时空,从而调动学生答问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曲问,可以提高答问的效果。
两位教师在教学《将相和》“完璧归赵”这部分内容时,对相同的问点,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问法:
第一位教师:
蔺相如是采用什么办法智胜秦王,实现完璧归赵的?从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二位教师:
蔺相如是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还是故意吓唬吓唬秦王?为什么?
第一位教师采用的是直问,问题明确,答案可以从课文中直接找到。第二位教师采用的是曲问,不但答案不能直接从课本中找到,而且问题中包孕着多种诱答的因素。它需要学生围绕是真撞还是假撞进行多向的思考。这样的曲问,不仅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力度。
又如,在教《清平乐村居》时,针对“最喜小儿无赖”一句,若直问“无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必定索然无味,不如变直为曲,绕道迂回,可问:“小儿子是个‘无赖’,怎么还会讨人喜欢呢?”问在此而意在彼,则可以增加思维含量,使提问别具一格,新颖有趣,富有启发性。通过讨论,学生便理解了在这里“无赖”不是指“游手好闲,品德不好”,而是“顽皮”的意思。
2.化顺为逆
顺,就是顺问。教师按照一般的逻辑和时空顺序发问,学生只需顺藤摸瓜。顺问的最大不足在于思维的价值不大,而且多次的顺向提问,学生的思维还会出现暂时性抑制。
逆,就是逆问。它是从相反的视角切入问点,要求学生利用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回答问题。逆问的妙处在于借助正反对比材料,构成矛盾情境,从而启发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不是顺问“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而是逆问:“假如诸葛亮借箭不成功,有可能产生几种情况?现在借箭成功,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围绕以上问题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逆向思维,从而加深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认识。学生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借箭天气的选择来看,如果第三天没有雾,或者雾不大,借箭计划将会落空。可第三天果然“大雾漫天,江上连对面都看不清”,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真是“神机妙算”。
第二,诸葛亮洞悉鲁肃、周瑜、曹操的心理特点。假如鲁肃把诸葛亮嘱托的借二十只船的事如实告诉周瑜,周瑜一定会设法阻挠。而鲁肃“果然不提借船的事”,说明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信守诺言。假如周瑜在这三天中亲自观察诸葛亮的活动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诸葛亮也无法实现草船借箭的计划,而现在周瑜并没有这样做,说明诸葛亮对周瑜狂妄自大的个性特点了如指掌。假如曹操听到鼓声不放箭,而是亲自带兵出来,则诸葛亮不但借箭不成,而且完全有可能成为俘虏,而曹操也没有这样办,只是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疑心重、不敢轻举妄动的心理十分了解,可见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第三,从借箭所需的物质装备、借箭时草船与曹营的距离及停留的时间来看,假如草船的数量少,或者草船与曹营过远,借十万支箭的任务也不可能完成。现在诸葛亮根据草船的只数、草把数计算了在曹营前需要停留的距离和时间,结果得到了足足十万支箭,这也说明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通过逆问,不但训练了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全面地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3.变散为聚
有效的提问忌散贵聚。散,就是散乱零碎,缺乏整体性。聚,就是简洁、凝练,具有整体美。有些教师误认为问答式就是启发式,问得越多,启发性就越大。综观目前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满堂问”的倾向,看似热热闹闹,思维活跃,实际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从优化课堂提问入手,提问要变散为聚,化零为整,增强提问整体性。整体性提问的设计,要求教师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目标,将备课中初拟的零散问题聚焦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同时,组织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链”。这种“问题链”具有较大的容量,大到举纲提要,统率全篇,小至能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这种“问题链”,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又能打通学生的学习思路。
如有一位教师在教《梅花魂》一课时,抓住点睛之“魂”,精心设计了四个问题:(1)什么是魂?(2)梅花有魂吗?(3)课文中的“梅花魂”究竟是指什么?(4)你从“梅花魂”中领悟到了什么?这四个问题组成了一个“问题链”,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学生在这四个问题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地领悟了课文的思想内容。
4.寓庄于谐
庄,是严肃、端正的意思,提问过于严肃、端庄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答问的兴趣。谐,是诙谐、有趣的意思,诙谐、有趣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强烈的因素,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有效的提问还应当做到寓庄于谐,寓趣于问。一个妙趣横生的提问常能使得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令他们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去学习,去思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寓庄于谐的提问方法很多,现介绍常见的四种:
(1)谬推法。这种方法以学生错误的认识为前提,推出一个荒唐可笑的结论,从而使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么一句话:“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教师问这句话中的“呻吟”一词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把“呻吟”一词理解为“声音很微弱地说话”时,教师追问:“你们小声说话能叫呻吟吗?”学生在笑声中恍然大悟,“迷途知返”,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2)矛盾法。这是一种揭示认知材料与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从而诱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方法。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抓住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盲姑娘说的一句话“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问学生:“盲姑娘真的是‘随便说说’吗?既然盲姑娘的话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发自内心的,那么她为什么要说自己是‘随便说说’?”这一提问,意在揭示矛盾,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当学生回答完这些问题后,一位既酷爱音乐,又善解人意的盲姑娘的形象便浮现在他们的面前。
(3)假设法。就是通过假设一定的环境、背景、条件,在各种关系发生转换的基础上提问,使学生入境悟理。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太阳》这课时,发现学生对具体事实和科学道理不感兴趣,因此在分析太阳第一个特点时,巧妙地采用假设法提问:“如果地球和太阳之间有一条路,如果你一生下来就会行走(假如你能活100岁的话),你一生能走完这条路的几分之几?如果你乘太空飞船,待飞到太阳那一天,你大概有多少岁?”这样的提问新奇有趣,不仅使学生通过计算,对“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探索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4)补白法。这种方法就是在课文留下的艺术空白处设问,激发学生的联想,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填补空白,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可以抓住课文结尾的空白处提问:“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真的来到奶奶的身边,她将会对奶奶说些什么?”这样的提问,易激发学生的想象,促使学生在奇思妙想中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如,有一位教师教《九寨沟》一课,在讲到珍稀动物小熊猫时,巧妙地进行了拓展性提问:“小熊猫一边照镜子,一边会想些什么呢?”这一问,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三、把握提问的时机,增强提问的针对性
我们在提问时,不仅要在微观上考虑问点是否优化,问法是否艺术,而且要从宏观上总览全文,使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处于最恰当的时机。
课堂提问选择时机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时机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心理状态加以把握,也就是:当学生思维受到局限无法突破时;当学生受旧的知识影响很深而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当学生若有所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时……
例如,《詹天佑》一文,开篇就写“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如果在讲第一自然段时,让学生理解“杰出”一词后,就让学生说说詹天佑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答案虽然正确,但认识还不深刻。因为此时学生对詹天佑的“杰出”还只能从字面上讲出他“才华出众”。如果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说说詹天佑是什么样的人,效果就大不相同。因为这时学生已经对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过程中如何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有了感性的认识,此时,他们对詹天佑评价的条件方才成熟。
四、优化提问的方式,提高提问的实效性
就阅读教学而言,教学一篇课文,一般要经历揭示课题、初读感知、精读理解、总结评价四个环节,每个教学环节都有不同的要求。我认为,哪一环节采用怎样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现以《石头书》为例,谈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可采用的基本的提问方式。
1.揭示标题,采用引发性提问
这一环节的提问,就是通过引发性提问,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为教学作好心理上的铺垫。提问的重点是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利用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求知动机。如教《石头书》时,可先板书一个“书”字,然后问学生:“你平时见过用哪些材料做成的书?”接着在“书”前面加上“石头”两个字,问学生:“你可见过‘石头书’吗?由课文题目你想到了哪些问题?”这一问,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被打开了:“石头怎么可以做成书呢?”“石头书和我们平时看的书一样吗?”“石头书上会有哪些内容呢?”……这就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阅读课文。
2.初读感知,采用疏导性提问
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清文章的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作好准备。为此,在这个环节里,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疏导性提问。例如,教学《石头书》一文,在初读感知课文时,可要求学生思考:(1)课文中的问句特别多,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文,细心找一找共有哪些问句。(学生在文中共找到6个问句,并标出序号。)(2)川川和磊磊提出的6个问题,叔叔是怎样一一回答的?(3)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定向阅读,可以又快又好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精读理解,采用探究性提问
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为此,这一环节的教学,可设计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例如,教学《石头书》一文,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读了这几个问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教师围绕问句,进一步提出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学生通过探究可以发现:(1)这几个问句都是围绕“石头书”这个话题来问的。(2)这几个问句问了不同的内容,但前后顺序不能颠倒。(看什么——哪里有书——书上有字吗——书上有画吗——化石能说明什么——看懂这些有什么用)(3)这几个问句都有提示语。从内容来看,有的写了人物的神态,有的提示语写了人物的动作。从提示语的位置来看,有的提示语在人物语言的前面,有的在人物语言的后面。学生探究发现的过程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通过探究性问题的引领,学生不仅读懂了石头书的不同方面的知识,而且还明白了写人物对话时提示语的不同写法。由此可见,在精读理解环节,精心设计一些富有探究价值的提问,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4.总结评价,采用发散性提问
这一教学环节,重点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展开联想,谈感想,说体会,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此,在这个教学环节里,一般可设计一些发散性的提问。例如,在《石头书》教学的最后环节,可设计这样的问题:(1)课文的最后,川川与磊磊说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你知道他们两个人的收获是从哪里来的吧?(刨根问底问来的)(2)你从川川与磊磊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结合对课文6个问句的理解,教师适时提出发散性问题,让学生畅谈感想,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价值所在,而且可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