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怎么提升有效性

庄宇 224分享

  课堂提问是老师进行教学的一项主要的方式,它能实现师生双边的交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方法

  一、提问要照顾群体,关注个体发展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难易适中,还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这样才可以促使每一个学生用心学习,且兴趣浓厚。在每一个班级群体中,学生的整体素质肯定是参差不齐的。

  当我们在为一堂课进行整体规划时,也要注重针对个体的设计,尤其是学困生。可能,对于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学困生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但,老师在实施目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适当关注特殊个体,为他们提供思维的空间,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时机,让他们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他们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

  二、找准关键字词提问

  一篇文章、一段文章一般都有一两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在阅读理解时,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词语,设计恰当的问题,采取层层剥茧的办法,帮助学生弄懂文本的主旨。如果老师问题设计得巧,学生往往会对这样的段落印象深刻,重难点会迎刃而解。

  三、分层设计,化难为易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的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的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乐于接受。

  四、课堂提问说话要简练,要有可行性

  老师在课堂中提问题语言要简练,不能太繁杂,问题不能太细碎,这样孩子没有思考的时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在问题设计上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低坡度,密台阶,问题设计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由低层次目标向高层次目标迈进,这样才能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才能让学生正确牢靠地掌握所学知识,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

  因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层次的渐进上下功夫,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每个学生的回答都能体现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方法

  1.面向全体,切合实际

  课堂提问要切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应面向全体学生,确保绝大部分学生都能从提问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这是课堂提问有效性一个最根本的要求。

  1.1 注意提问密度。教师唱独角戏,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早已被当今的语文教师们所扬弃。如果一节课教师从头问到尾,是否就科学呢?语文课上"问题"满天飞,课堂上问答声此起彼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少。

  从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多而滥的提问会令学生失去了冷静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提问也因此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因而,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密度,要从教学的实际、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科学的设计。

  1.2 注意提问的深浅与难易。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深浅恰当,难易适中。正如著名俄罗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应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设问,这样有助于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使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并最终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

  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得到。

  例如:教学《生死攸关的烛光》一文,如果设计的问题是:"课文中的人物有哪些?"这个问题就未免过于简单,根本不富于启发性,大多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

  如果提出的问题是:"文中伯瑙德夫人及孩子们为了掩护藏在蜡烛中的绝密文件,如何巧妙地与敌人周旋?"那学生的反应就会大不一样。这些问题必须经过思考后才能答出。大部分同学经过通读全文后进行思考不难得到答案。

  1.3 有层次性,启迪学生的有效思维。课堂提问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第一,课堂提问要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而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第二,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兼顾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

  对尖子生可合理"提高",对中等生可逐步"升级",对后进生可适当"降级",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可汲取知识的营养。什么样的问题适合什么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学生自己不必知道,老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后进生,可设计一些低级认知问题,如记忆性问题;对于中等生,可设计一些理解性、应用性问题;而对于优等生则可以设计一些高级认知问题,如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等。

  1.4 "双性"合一,寻找有效提问的"支点"。我们在语文课堂提问中,就要努力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寻求一个"支点",以这个"支点"支撑我们的课堂。这样,课堂提问才会有效,课堂才会真正为学生服务。

  就语文课本身而言,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我们无法将其割裂开。如果将语文比作一个人,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想:工具性是人的骨架,人文性则是人的血肉、灵魂。

  在无数次的拉据中人们发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其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灵与肉的统一。只有在这种统一中,才有语文的生命、语文的精彩。

  2.课堂提问重评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程进行及时的消化,认真复习。提问的效果则又优化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对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得到了肯定和强化,回答不对的,就能及时调整改变有欠缺的认识结构。

  在整个提问的过程中,对回答好的每一句问话,教师、学生都伴随着进行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都应公开进行评价。教学评价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好的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智,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感;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3.课堂提问的方式

  3.1 发散式提问。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进其知识的内化。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提出能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知识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3.2 递进式提问。基础较差的学生思考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更是一筹莫展。尤其是面对一些较复杂的新问题,即使基础较好的学生也难于一下击破。而在教学重、难点时学生可能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困难了,因此教师必须深入地研究教材,全面了解学生,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把握好提问的时机,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提问,由浅入深,化繁为简,把教学的难点分化瓦解,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3.3 激趣式提问。"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而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的提出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创造生动愉悦的情景,激发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3.4 探究式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把现在所学内容与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提问,这样的提问能够起到以新带旧、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作用。

    73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