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小学语文的有效提问

庄宇 224分享

  课堂提问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馈教学效果,一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的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一、授人以渔,赠送“钥匙”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可供终身爱益”。“渔”是指“方法”,“方法”是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课堂提问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即思考问题的方法,让他打开疑难要领。这把“钥匙”乃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无价之宝,是教师赠送学生的最好礼物。如果语文教师对这一目的不十分明确,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堂提问引向岔道上去,或单纯追求“一问一答”的表面热闹而无实效的劳动。

  二、有备无患,把握主动

  军事上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语文教学也同样有这个道理。当课堂提问出现“启而未发”时,有的教师就束手无策了,只好把课前准备好的答案和盘托出。而有经验教师,常常是在学生思维容易“卡壳”的地方,事先推测出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思路,然后准备几套提问方案。这好比军人打仗,正面攻不上去的话,就从侧面迂回前进。旱路不通,就走水路。这样,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就能把握住主动权。

  三、巧妙设问,问题得当

  “启而未发”往往与提出问题的本身不够得当有关联,太浅了,学生感到没意思,太深了,学生感到扫兴;太笼统,学生感到难以捉摸;太琐碎,学生抓不住要领;提问本身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凡此种种,都是造成学生不能圆满回答问题的因素。可见,课堂提问的确是一种技巧,这种技巧特别细致,需要认真琢磨,巧妙设问,问的得当,就能“有问有所答”,而不是“所问非所答”了。

  四、选好时机,讲究火候

  一个军事指挥员,在战场上选择战机十分重要,如果较早了,条件不成熟,很可能导致全军覆没。机会如果错过了,很可能把到手的敌人放跑掉。同样,课堂上老师的提问、评点、提示,也要讲究火候,选好时机,最好是在学生感到百思不解的时候,在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只要教师巧加疏导,学生就会有“茅塞顿开”之感。在学生面前,自然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最佳境界。

  五、当好导演,引导自得

  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走着两条路子:一条是每当碰到“启而未发”时,就急于亮“底牌”,采取包办代替政策,这条路子是不宜采取的。一条是让学生也参加知识的“生产”,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条路子是正确的,可以在学生“自求自得”的道路上,起到架桥引路,开窍,点拨的作用,使学生自我探索,自求得之,当好学习的主人。

  六、留有余地,横向交流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特殊的个性。因此,即使经验丰富的教师,也不会完全达到“一呼百应”。当教师提出问题后,有的没注意听,有的只知道一点,有的根本答不上来。怎么办?靠教师“一刀切”的标准答案,显然是无济于事的。这些问题只能在学生之间横向交流,左右互动的过程中,在无拘无束的磋商和争论过程中,彼此取长补短,各得其所。因此,教师要主动的留给学生“七嘴八舌”争议的余地,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互动中解决疑难问题,达成共同提高,全面丰收。

  七、链锁反馈,交叉反思

  通过课堂提问,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已学生的思维能欢畅的转动起来,可是,往往有时事与愿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不给学生反馈的机会。如果采用链锁反馈,不仅允许学生纠正或补充,而且允许学生对补充再补充,不仅允许答错的学生自我评议,而且鼓励学生共同找出最理想的答案。这样,学生就能在交叉反思过程中,各有其得,各显智能。

  八、鼓励质疑,倡导多问

  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学生的智能正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精心设疑,而且更重要的是“激疑”,不仅要求学生答疑,而且鼓励学生向老师质疑。教师要有意识地锤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形成勇于“问老师”的风气,力戒将学生质疑误认为是“好高骛远”,是“将老师的军”。

  九、静思回味,总结提高

  课堂提问,教师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有时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立即活跃起来;有时只是“吹皱一池春水”,反应一般;有时甚至犹如向大海撒一把沙子,余波全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后一定要趁热打铁,找出原因,并及时写出课后小节。这样,久而久之,就将星星点点的经验或教训,通过“静思回味”,转化为蓝划线红灯,随时提醒自己向课堂提问技巧的高峰攀登。

  小学语文有效提问策略

  一、紧扣关键,启迪思维

  紧扣关键,就是要紧扣文中的关键词句。所谓关键词句,是指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有重要作用的或学生不易理解的某些词句和章节。这些词句在文中往往起着“牵一词而动全文”的引领作用。抓住这些内容进行提问,击中问题要害,使学生进入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中,对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回自己的祖国去》一文中,“斩钉截铁”就是这样的关键词。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一关键词语,启发学生思考:“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从华罗庚的哪些语言和行动可以感受到他斩钉截铁的态度?为什么他会如此斩钉截铁?怎样朗读才能表现出“斩钉截铁”?通过这几个层次的理解,学生就更深刻地体会到华罗庚毫不犹豫,急切地想回到祖国去的思想感情。可见,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课文教学问题的设计,可以改变课堂教学“胡子眉毛一把抓”,重点不突出的现象,使教学过程更为清晰,教学重点难点更为突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入,情感领悟更为深刻。

  二、重视质疑,鼓励发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并认真倾听,即时梳理,使学生的问题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的提问很快就抓住了这篇课文所要求掌握的知识。

  三、引导探究,激发共鸣

  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问题时,遇到难度较大或看法有分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争辩,让他们在争辩中激起共鸣、碰撞智慧,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逐渐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和氏献璧》,在读到“卞和把宝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哭得血都流出来”时,我问学生:有了前两次的经历,卞和第三次该不该去献璧?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他没必要去献,因为他已经被砍去双脚了,若再去,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有的说,“他应该去,因为文王和前两位君王不一样。”有的说,“他会去,因为他的忠心还没得到认可……”这一矛盾冲突发问,激活了学生的共鸣,启发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体会卞和那种忠诚之心不被认可的锥心之痛。

  四、逐层深入,突破难点

  这里的逐层深入是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思维特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层层递进,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最后向“已知区”转化,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炮手》时,由于这篇课文所讲述的故事发生时间离现在很远,故事的历史背景学生不太熟悉,因此在理解“炮手明知道那是自己家的房子却还要瞄准开炮”这个难点时比较困难。要突破这个难点,就得以炮手家为切入点逐层深入。我问学生:炮手家的房子在哪?待学生弄清炮手家的地理位置后,我再问他们:炸掉其他房子不行吗?这时,学生会说因为德军驻扎在他家,炸掉其他房子不能达到“擒贼先擒王”的目的,还会殃及无辜。我紧接着又问:为什么非得炸掉房子呢?可以用另一种方法驱逐德军吗?炮手的脸色为什么会从“苍白”到“惨白”?这几个问题,从房子本身的地理位置出发,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炮手在开炮之前激烈的思想斗争以及痛苦绝望的内心世界,体会炮手舍小家顾大家的伟大精神。

  五、利用空白,拓展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语文教学的提问设计,应当具有培养想象力的功能,教师要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展开想象。比如教学《穷人》一课时,文章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桑娜拉开了帐子。”讲到这里,一般老师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结果怎样?”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问题没有深度,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而我这样假想问:“桑娜收留西蒙的两个孩子,在20年后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这样一问,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六、面向全体,开放教学

  这里的面向全体开放教学是指课堂提问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开放性有两层含义:一是问题答案并非唯一;二是问题答案范围不可太局限。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束缚,让答案具有多元性,力争引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不违背正确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多元化的见“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课堂教学中巧妙的提问,常常能收到“一问提醒梦中人”的效果。

    73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