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庄宇 224分享

  小学语文学习兴趣是一种比较广泛的社会性动机,它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起来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倾向,是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实践使它激发出来,并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并从中得到满足。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志向激趣

  “志”就是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信心来自于志向,动力产生于信心。平时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各种方式,经常向学生宣讲学习目的,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把自己的学习与个人前途、家庭利益、国家发展、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习动机。例如,让学生了解许多有成就的名人都是由于学好了语文而走上了成材之路。懂得“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让他们明白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学好其他各门功课,才能博学多才,全面发展,也才能成为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杰出人才。

  二、情感激趣

  营造情感气氛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因为它能诱发学生激动愉悦的情绪,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创造出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能很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怎样来营造这种情感氛围呢?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要努力以自己的人格来使教学有兴趣。”所谓人格是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教学艺术,也就是教师要用爱心、用真情、用本领来营造情感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心和真情体现在教师的眼神、笑容、嗓音和行为上。教师要用一往情深的眼神、和蔼慈祥的笑脸、柔畅亲切的嗓音及简洁优雅的手势滋润学生的心田,拨动他们的心弦,让他们在爱的长河中,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三、语言激趣

  教师的语言有趣味,它首先应该是准确、清晰、精炼,其次还要生动些、形象些、富于感情。那种枯燥的讲解、干巴巴的说教、罗里罗嗦的重复、口头语不断的语言,只会使学生乏味腻烦,产生逆反心理或进入“半睡眠”状态,直接阻滞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例如讲《鸟的天堂》一课,如果导入新课只说“现在学习巴金的散文《鸟的天堂》”就不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如果换成这样的语言导入:“我国南海之滨的广东,有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天马河心的小岛,一株五百年的古榕,独木成林,浓荫覆盖着整个小岛,林中栖居着成千上万只鸟。那里是鸟的世界,鸟的天堂。巴金游览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鸟的天堂》。文章对大榕树和栖息在树上的鸟,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做了精心的、栩栩如生的描绘,展现了鸟的天堂的优美和情趣,使我们有一种历历在目,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家想不想学习这篇文章啊?”寥寥数语,就可以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他们就会以愉悦的心境进入阅读和理解课文的教学之中。

  五、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对话

  教师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为人,其言谈,其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不要做学生的权威,要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和创造性的思维,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平等对话中教学语文,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老师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

  2.做一个友好的伙伴。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这样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师生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和孩子们成了合作的伙伴。这样,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

  3.做一个出色的主持。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做“节目主持人”,说具体一点,要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多地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现他们的思维,在多向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有着不同的特征和禀赋。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相信和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把他们当作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其实,低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完全可以通过眼、手、口、脑并用,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一文中,让学生根据课文阅读提示的要求,自己快速地阅读课文,然后给每个小段落加上合适的小标题,并找出自己最欣赏的一段来讲讲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2.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补充修正别人的意见,从而养成一种与他人合作读书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开展讨论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性在交流共享中形成,优化了他们的学习品质

  七、绘画激趣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美丽的画面,尤其是古诗,更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学习这样的课文,不妨引进绘画手段,让学生画画说说,体会思考与创造的乐趣。如古诗《村居》描绘的是早春二月乡村田野的迷人景色和散学儿童竞放风筝的欢快场景。

  如何激发学生小学语文学习兴趣

  一、生动教学语言

  语文教学除了语言学习之外,本身还是一种文化的教育,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表现出柔和、自然的声音状态,创建一个良好的课堂交流和沟通氛围,这样就能缓解学生课堂上的紧张感和压力,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若是教师的“师道尊严”意识过强,经常训斥学生的话,就会让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体验,进而影响其在语文课堂中的表现。教师的语言要注重多样化、激励性,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对学生存在的短处和缺陷要善用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诸如教师夸赞学生的声音动听,可以说其像百灵歌唱,说学生的动作反应快,可以说其灵敏如猴子,这样使得严肃的课堂氛围得到改善。当前一节课程的时间是45分钟,对于小学生而言,要集中自己的精力,保持固定的姿势本来就有很大的难度,为此到了最后1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下降。通过这些幽默的玩笑,就能及时调整课堂的氛围,放松学生的精神,让学生在笑声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并且重新集中精神,掌握更多的知识和内容,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

  二、创设学习情境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处于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接触知识主要依赖感性思维。也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用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视频、图片、声音等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诸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赵州桥,加深对文本的把握和作者情感表达的理解,就可以为学生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并在一旁对赵州桥进行细致的描述,使学生将文字和图形结合在一起,通过其想象思维,将这些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诸多的问题,从而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纷纷提出问题,这样就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一些具体的学习情境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其在情境中沉思、感悟,领悟文章,甚至生活的某些真谛。诸如在《翠鸟》的学习中,有一段文字是描写翠鸟的行动敏捷的,这些内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具体的学习情境,罗列出一些问题:“翠鸟的敏捷表现在哪?”“除了一些短语,在句子中有没有体现?”“你能对这些动作进行模拟吗?”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层层深入,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启发下一个问题,进而落实到那具体的情境再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从“难以逃脱”、“叼起”、“像箭一样飞过去”等词句中,感受到翠鸟捕鱼动作的敏捷,而后通过自己的模拟,更加感同身受,这样就能更好地体味作者的遣词用句,也增强了自己对学习的兴趣,感受了语文学习的奥妙和快乐。

  三、加强质疑教学

  质疑是探索、求知路上必不可少的行为,只有通过质疑,才能更好地领略学习的快乐,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提出一个问题的价值要远远高于解决一个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思考能力,这样才能使其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更多语文魅力,增强自身的学习兴趣。诸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最后一处说“耐心”,却又“焦急”,表面上看似乎存在着矛盾,通过质疑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分析,“耐心”说明知道会来,“焦急”则说明心情急切,这说明了对总理的爱戴。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语言智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置身其中,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增加直观教学

  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经历体验都不是很多,为了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增加直观教学行为,这样才能使其兴趣从游戏、玩耍转变为学习。直观的教学能将文字需要表达的内容快捷地展现出来,诸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制作成为一个个动画,这样就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文章所描述的情境,进而加强对语文内涵的理解,使其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学内容,激发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升小学语文学习的效果。


相关文章:

1.语文阅读手抄报图片-学习语文的兴趣(5)

2.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3.怎么做语文手抄报-学习语文的动力(4)

4.我爱语文手抄报模板-培养学习的兴趣

5.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培养方法有哪些

    75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