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庄宇 224分享

  在平时的数学考试中,掌握解题策略可以给孩子大大节省时间,快速解题。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四年级数学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学策略

  一、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

  应该说关于四则计算的顺序,总结起来就三句话: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时候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加减乘除混合的时候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小括号的时候先算小括号内的。教学时结合问题的解决,运算顺序的理解比较顺利。但在实际作业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1.不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部分学生分步列式的方法能解决问题,但是合并综合列式时有困难,从而影响了掌握运算顺序。对综合列式还不能理解,怎么能再要求理解怎么运算呢,即使能理解运算顺序,那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不是又是一个累赘了。这样的学生还不如直接学习混合运算顺序来的有效。这样的情况,教学中往往出现在思维能力比较差,基础也不是很好的学生,课堂教学中就需要重点关注或者作业中单独分析,补上合并综合算式这一课。比如:16+30=46 57-12=45 46+45=81,虽然三个算式里出现的是同一个运算符号,也是同级运算,但是要把这个算式写成综合算式,16+30+57-12=81,按照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就变成了,先算加法,再算加法,然后算减法,与分步算式的先算加法,再算减法,再算加法,相违背,所以在这题中,需要加上括号,(16+30)+(57-12)=81在遇到类似的题目,特别是有不同级的运算符号出现时,就需要给低级的运算加上括号。

  2.四则运算的顺序有错误。比如:542-215+220学生容易产生先算加法再算减法;24-8×2=16×2=32,288÷12×2学生容易先算乘法等等。

  3.部分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不够。如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学生都知道是用42÷2来算鸡的只数,课堂中我将这个题的条件改成“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鸡的只数是鸭的一半”,有一部分同学理解就出现了困难。在处理文字题时,出现不注意使用括号的,“350减去25与4的积”,不用括号,可以准确表示运算步骤,但当出现什么的和,什么的差时,要特别注意,加上小括号。“420除以32与81的和,商是多少?”就应该写成420÷(32+81),而不是420÷32+81,学生在做题时,往往是心到,但笔不到,容易犯错。所以我也一再强调学生要认真读题,看看文字题最终求的是什么,那么你最后一步就应该算什么。

  4.简单的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误。比如:39+11=40。

  二、应对策略

  1.提高空间。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应更形象化!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更容易接受。如简单的“画顺序线”,即可增强形象感。

  2.多巩固练习,熟能生巧。四则运算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过程。其内容占小学教学知识的主要位置,可见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材创设了热闹的“冰天雪地”活动情境,由此引出一系列的数学问题。本单元的4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把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感受混合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顺序。

  3.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①做作业时认真看题:抄写在作业本上的数字、符号是否与课本上的一致,计算过程中数字、符号是否与上式一致。②、检查运算顺序有无错误。③检验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简便算法

  带符号搬家法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结合律法

  (一)加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a+b+c=a+(b+c)

  a+b-c=a +(b-c)

  a-b+c=a-(b-c)

  a-b-c= a-( b +c)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a×b×c=a×(b×c)

  a×b÷c=a×(b÷c)

  a÷b÷c=a÷(b×c)

  a÷b×c=a÷(b÷c)

  (二)去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掉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a+(b+c)= a+b+c

  a +(b-c)= a+b-c

  a- (b-c)= a-b+c

  a-( b +c)= a-b-c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乘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将除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掉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a×(b×c) = a×b×c

  a×(b÷c) = a×b÷c

  a÷(b×c) = a÷b÷c

  a÷(b÷c) = a÷b×c

  乘法分配律法

  1.分配法

  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24×(11/12-3/8-1/6-1/3)

  2.提取公因式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0.92×1.41+0.92×8.59 16/5×7/13-3/5×7/13

  3.注意构造,让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7/25×103-7/25×2-7/25 2.6×9.9

  借来还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9999+999+99+9

  4821-998

  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3.2×12.5×25

  1.25×88

  3.6×0.25

  巧变除为乘

  也就是说,把除法变成乘法,例如:除以1/4可以变成乘4。

  7.6÷0.25

  3.5÷0.125

  裂项法

  分数裂项是指将分数算式中的项进行拆分,使拆分后的项可前后抵消,这种拆项计算称为裂项法.常见的裂项方法是将数字分拆成两个或多个数字单位的和或差。遇到裂项的计算题时,要仔细的观察每项的分子和分母,找出每项分子分母之间具有的相同的关系,找出共有部分,裂项的题目无需复杂的计算,一般都是中间部分消去的过程,这样的话,找到相邻两项的相似部分,让它们消去才是最根本的。

  分数裂项的三大关键特征:

  (1)分子全部相同,最简单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

  (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

  (3)分母上几个因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

    72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