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后进生有哪些转化方法

庄宇 224分享

  小学学生数学学习成绩随着年级的不断增长,出现成绩两极分化也越来越严重,后进生所占的比例也随之扩大,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如何转变后进生的教学,全面提高数学成绩,是老师亟需解决的问题。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后进生

  一、教师要全面了解后进生的成因,有针对性的帮助

  数学教学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思想、态度问题;有学校班级的管理状况、学风,以及家庭、社会、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全面了解差生的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前提。 只有我们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 ,真诚地关爱学生,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好教育、帮助学生,使转化工作能顺利而有效的开展,做好前提准备工作。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真挚的师爱去关注差生的成长

  首先,教师对“后进生”的尊重和接纳,是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的重要条件。后进生往往因表现落伍而缺乏自信心,在教师心目中印象不佳,在优生面前觉得“低人一等”而产生厌学、弃学情绪。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平等、民主”的教育观念,平等地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压抑学生的独立个性发展,切忌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有平等参与、大胆发言,合作探究、亲身体验的机会和权利。只有让后进生感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师生间有温情存在,他们才会增强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情景创设、教学有声和肢体语言的运用,努力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后进生的学习情绪,后进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一般性按部就班式,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或无声的肢体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讲“对顶角”时,可出一数学谜语“两牛相斗” 等来活跃课堂气氛等。也可在教学中,利用各学科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现象、话题等入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后进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做到“眼中无后进生”肯定他们的点滴成绩,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要及时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有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自我认识能力,树立成功意识,提高他们在同学中的地位。

  四、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数学教学回到生活实际中去

  教学中要尽量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创造学习环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如七年级第二章有理数的引入,我给学生举了一个实例:从讲台走向门(向南)走3米,从门走回讲台(向北)也走3米,接着我问学生两个问题:(1)位置变了没有?(2)共走了几米?能用式子表示吗?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都说我的位置没变,可实际走了6米,怎么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感到茳然了。这个例子诱发了学生的胃口,趁学生急于求知的心理状态引入新的课题:“为了满足实际需要,必须把学过的算术数扩充到有理数等。

  五、教师要适当降低起点,分散难点,狠抓“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

  后进生的基础差,对课本的基本知识,公式,定理都不熟悉,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课本有些什么内容,所以在解题的时候,没有工具可用。或知道知识,公式,定理,但是不能直接运用,因此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缺乏,是学好数学的一大障碍。要排除这一障碍,我个人认为,应该在教学时,应当做到“少而精”,即把教学的起点降低,分散教学的重难点,使每一堂课内容少,教学时把速度放慢,对重点部分应当多设计些练习,这些练习应当呈阶梯型上升难度,使后进生在运用中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做到使每一个学生吃透每一堂课的内容,积少成多,才能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方法

  一、以心换心,用关爱感化学生

  大多教师总是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与“差”,也都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而厌烦成绩差的学生,这种不合理的评价成了后进生形成的催化剂。人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钥匙。作为教师,不但对学生要有一视同仁的爱,还应该给进后进生多一点爱,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教育转化后进生。一般来说,后进生都不是先天就形成的,除了那些智力上因为大脑残疾或因其他原因导致的确实存在缺陷的学生外,大部分后进生都是后天形成的,特别是数学后进生,其实他们曾经都有过辉煌,都得到过赞许,只是因为后天的一些因素导致他们无心学习,从而破罐子破摔,加之老师、同学及家长的不认可,使他们越来越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慢慢地,他们身上的坏习惯越来越多,从而最终被确定为所谓的“后进生”。他们也想优秀,只是永远没机会。

  因此,“后进生”更需要关爱。笔者认为,教师与后进生之间有了融洽的关系,才能在教育中产生共鸣,才能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小组活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师应多用慈祥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尤其要偏爱后进生,让他们感到自己也是班集体的一员,老师时刻都在重视他,关爱他。为了促进师生感情融洽,教师应多与后进生谈话。谈话时不能板着面孔,不能讽刺,应随和些,使其心理轻松,使其感到老师的亲切和对自己的负责,从而克服自卑的心理,主动扬起前进的风帆,激起上进的热情。

  二、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阶梯式学科,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申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如果基础没有打好,今后的学习会让学生感觉难上加难,所以学习数学从小就开始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大多数学教师,总会在每节课前先进行知识复习才开始上新课,这对于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展示自我的大好时机,但对于后进生来说,只会加深他们对数学的恐惧。而笔者在每节课前,总会搜集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或举一些生活中的数学实例,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轻轻松松学完每个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慢慢地让学生热爱数学,从而引发其进取心。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后进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必不可缺的基本素质。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平时马马虎虎,粗心大意的学生,测试时总会丢三落四,笔者班上以前就有几名这样的学生,他们平时做作业时,喜欢在作业本背面打草稿,结果在一次期末考试中,竟然在卷面上打草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好的学习习惯都很难养成,所以作为教师,要反复强调,从一开始就首先得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抓起,比如每天的作业要求学生书写要工整,规范,不懂的要多问,多想,作业要独立完成,课前要自觉预习,课后要认真复习等。我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一旦学生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就不愁不出成绩了。同时,作为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对后进生,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并且把后进生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及时转达给家长,让家长分享子女进步的喜悦,使后进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家庭的温暖和爱护,使他深信自己能够学好,从而将这种信心转化为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持之以恒,相信学生

  后进生身上的坏习惯并不是单一的,对他们来说,好习惯很难养成,一旦养成,其反复性也极强,若不能坚持,最后可能会徒劳无功。实际教学中,往往有好多教师在做后进生工作时,当看到他们有进步时就认为自己的工作已经完成,而不再去理睬,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持之以恒,多监督,多用心,同时要相信他们通过努力一定能够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实处。

    736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