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知识点汇总
本篇文章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知识点,包括爬山虎的脚原文、作者简介、生字、词语、多音字及课后练习题,下面就一起来学习吧。
原文:
爬山虎的脚
叶圣陶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此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知识点:
本篇课文是我国已故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课文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攀缘性植物──爬山虎的“脚”,即爬山虎茎上生长着细丝,是如何一步步使爬山虎从地面爬上房顶的,反映了叶老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爬山虎仔细观察。
篇章结构划分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学校操场、我家房顶上满是爬山虎。
第二自然段讲爬山虎的叶子由嫩红到嫩绿,一墙绿叶很好看。
第三自然段讲爬山虎有脚──即长在它茎上的细丝,每根像蜗牛的触角一样的东西。
第四自然段讲爬山虎的脚,巴住墙,变成弯曲的,拉紧爬山虎的嫩茎贴在墙上,爬山虎就往上爬了。
第五自然段讲爬山虎的脚如果巴不住墙,会自行萎了;而只要它巴住墙,则相当牢固。
生 字:均(jūn) 匀(yún) 茎(jīng) 柄(bǐng) 蛟(jiāo)
词 语: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
多音字:空、重、铺
一、理清思路
1.爬山虎的生长地方
2.叶子的特点
3.脚的特点:(1)脚的样子(2)脚是怎么爬的(3)脚和墙的关系
二、通过课文
1.通过课文我们体会到作者观察的方法是(细致、长期连续观察)。
2.爬山虎的脚是这样爬的:触墙,细丝头上变圆片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课后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àn( )有 chù jiǎo ( ) jūn yún( ) 叶bǐnɡ( )
hén jì( ) lǎo hǔ(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变( ) 蜗( ) 茎( ) 柄( ) 铺( ) 触( )
弯( ) 锅( ) 径( ) 病( ) 捕( ) 解( )
三、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1、爬山虎的叶尖儿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pū pù)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kònɡ kōnɡ)隙。
2、一位华侨老人看到阔别多年的亲人,情不自禁(jīn jìn)地落泪了。
四、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触:①接触;碰;撞 ②触动;感动
1、看了《西游记》,我感触很深。( )
2、他不小心触了电。( )
3、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知识点汇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