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质量

庄宇 224分享

  课外阅读的丰富性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因此老师要完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引领策略,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引导的实效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一、寻找阅读材料,让学生多读

  单有了兴趣还不够,关键要有阅读材料,没有阅读材料,兴趣再高也是枉然。因此,我们在给学生推荐各种好书的同时,应大力拓宽学生获取书源的途径,让学生多读书。①学校图书室要充分利用好。要定期组织学生到图书室借阅图书,当孩子看到满目的图书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还可以发动学生建立自己的班级图书角,让每人配备两本以上最喜爱的书籍,编写好号码,归置于班级图书柜后实行轮流管理。这项举措同时又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集体主义意识,易于形成团结、互助、乐学、上进的班风。②家长配合的力量不可忽视。通过家长会、家访时间向学生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建议家长常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建议在家里为孩子建立“小小图书架”,帮孩子订几份少儿读物,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读书环境。还可倡导“亲子阅读”,鼓励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鼓励网络阅读等。③要确保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充足的时间是课外阅读成功的保障。因此,我们可以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免做或选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定量的课外阅读任务来交换,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有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

  二、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①“以讲诱导法”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自身的语言描述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孩子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每周三的阅读课,我们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经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②“以身示范法”古语道:其身正,不令侧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次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觉中爱上课外阅读。③“赏识激趣法”“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不动笔墨不读书”。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及时写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四、不断激励,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

  学生课外阅读效果如何,需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激励和评价体系。通过观察法、调查法等方法可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概况,根据学生的积累情况、写作水平,可进行评价。①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评价体系中应考虑到学生个性和基础的差异,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也要突出评价学生某方面的良好表现,做到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②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他人的评价相对比较公平。他人评价包括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通过同学互评,使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又提高了各自的能力,教师评价则有比较性,他人评价可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效果。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一. “内外”联系,有机引读

  实践证明,课内外阅读的紧密联系是行之有效的引导阅读的方法,是巩固发展阅读成果,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阅读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阅读的东西越多,则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的智力背景就越广阔。”为了优化二者联系,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外阅读教材的作用。

  1. 开阔信息背景,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即在讲读课文教学之前,组织学生阅读与课文相联系的有关的文章,获取与所学课文有关的知识,为学好教材开拓信息。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是名著《水浒传》中节选的一小部分,写的是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迫发配沧州,有一天来到了柴进庄上,遇到洪教头,于是就引发了一场搏斗。如果学生不去好好地把《水浒》阅读一番,那么势必有很多疑问,比如:林冲怎么会遭受高太尉的陷害?柴进是谁?等等。相反,如果读了《水浒》那么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领会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含,深化了课堂教学内容。

  2. 开阔实践背景,扩大课堂教学效果。即在一篇课文教学后,引导学学生阅读有关文章,并运用课上所学知识、方法、技能,以巩固、发展课堂教学效果,培养自学能力和阅读习惯。比如教学《草原》一课后,指导学生阅读《可爱的内蒙古》这篇文章,以进一步训练课内所学到的东西,巩固扩大课堂教学效果。

  3. 促进习作指导,推动外化表达。即在习作指导前或指导时通过指导阅读有关文章,让学生学习作者认识事物、表达事物的方法。如在教学《落花生》后,要求学生通过描述一个事物说明一个道理时,结合习作指导,组织学生阅读《竹笋》。这一课,促使学生能够更深得理解和掌握借物喻人,以说明说理的表达方法,从而推动外化表达。

  4. 促进习作指导,推动反刍提高。在评导学生围绕中心描写一个事物(要求展开合理想象)作文时让学生阅读《山茶花》《昙花赋》等文章,并与自己的习作对比反刍。学生很快就能受到范文启迪,发现自己的差距,从而进行推敲、修改。使习作得到提高。

  二. 加强指导 , 培养“会读”

  教给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课外阅读指导的根本目的,为此,在组织课外阅读时,应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

  1. 读法指导。一种是基本读法指导,即结合实际阅读,通过个别、集体指导、训练,使学生学会精读、通读、浏览、速读等基本方法和要领。一种是相应读法指导,即让学生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采用相应的 阅读方法。比如阅读童话寓言时,如何抓住情节道理;阅读写人文章时,如何抓住外表、内心理解人物形象;写事文章如何把握前因后果,弄清经过,认识事物所反映的意义。

  2. 选文指导。即通过指导,使学生逐步学会从六个方面配合语文学习选择读物。一是会选择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报;二是会选择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三是会选择与课文体裁相同的读物;四是会根据节选的课文选择原文;五是会选择与习作练笔有关的文章;六是会选择内容健康,深浅适度的其他读物。

  3. 习惯指导。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较长时间训练、指导,方可逐渐形成。结合实际指导,主要进行四种习惯培养:一是边读边思的习惯,阅读是要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二是读书动笔的习惯,即重要文章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或边读边作记号、批语或自觉写读书笔记。三是定时阅读的习惯,即根据自己年龄特点,实际情况,每天的课外阅读不少于多少时间。四是讲究阅读习惯,如怎样注意姿势、书本的距离等。

  三. 抓好反馈,不断促读

  爱因思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为了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感情和习惯,实践中我注意通过多种信息反馈,促进学生持之以恒坚持阅读。具体做法有下面几点。

  1. 举行心得交流,即定期通过多种形式确定不同要求,让学生交流某段时间读书的收获体会。为了提高反馈效率,每次可确定一个重点,或者交流某个体会,后者发表某个感想,或者介绍某个信息,或者汇报某个阅读方法。如读书信息交流,可采用“一分钟读书信息交流”形式,每人在一分钟内从新闻、时事、科技、文化、生活、自然、历史、地理等任何一个方面言简意赅地介绍一个从书报获取的自以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这样不仅可以加大信息反馈量,开阔智力背景,而且可以丰富生活,激发情趣。

  2. 互相推荐读物。即通过“书讯”“广告”“宣讲”等形式,从书报的情节、语言、特色、版本、画面、作者等多方面入手推荐最佳读物。

  3. 小组评阅读书笔记。即不仅老师有计划地收阅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小结、评价、引导,而且组织小组进行评阅。或者评阅读物中所加符号、批注,或评阅读书笔记。 4. 开展有奖竞赛。如读书有奖赛、读书智力赛、读书故事赛等,这样即促进了学生读书,又检验了读书效果。 5. 定期总结评比。即通过不同形式,就读书的数量、质量、方法、能力、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评比,不断提高读书的能力。

  四. 积极迁移,激发“用读”

  教育学家拉德任斯说:“训练孩子们从课本上搜集材料,从某中意义上说就是训练孩子们走向生活”。也有人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达到能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由此可见,成功的阅读指导,不仅是培养自觉地阅读,而且要培养学生积极迁移的能力,学会把从“读书”中获取的知识、能力运用于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不断产生读书有益的快慰。

  1. 结合具体实际,积极引导“用读”。如结合有关班队活动,举行读书故事会,表演读物中的故事,主编一些读书小报,开辟“每日新闻一则”专栏,成立红领巾广播站,制作读物介绍的科技作品,摘报刊推荐实验,对低年极小朋友作读书讲演。在这些活动中运用从读物中学得的知识,技能于实际。

  2. 发现迁移因素,随时表扬“用读”一是从习作中发现、激发、“运用”。如在批阅作文时,发现创造性地迁移了“阅读”中的观察方法,思路特色,语言技巧等,不仅在批语中给予表扬,而且在“评讲”时向全班介绍或让本人谈自己“用读”的想法、体会。二是从语文学习中发现,激发“运用”。

  3. 举行专题汇报,定期交流“用读”。定期举行“用读专题会”,让每个学生汇报自己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知识、技能于实践的事例和成果,以激发学生“用读”。

    729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