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在线看(2)

程枫 1172分享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5分)

  一、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片段,回答问题。(15分)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 父亲大喊 阿曼达 我的儿子

  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2、“砾”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1分)

  3、“失”的意思有:①失掉;过失 ②没有把握住 ③找不着 ④改变常态 ⑤没有达到目的 文中有两个带点的“失”字,第一个取意思( ),第二个取意思( )。(1分)

  4、你认为这几个自然段主要是写什么?(2分)

  5、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1分)

  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一读文中画“——”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2分)

  7、想象填空: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分)

  8、写法学习指导与运用。(5分)

  课文中大量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请你也试着对自己进行一段语言、动作描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我不能忘掉祖国》,回答问题。(15分)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2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淘汰—— 交口称赞——

  3、就短文的题目,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2分)

  问题:

  回答 :

  4、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到了本学期学的哪篇课文?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3分)

262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