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五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和能力的方法
阅读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成为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提升小学五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和能力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当充分地激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积极地从阅读中汲取有用的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过程中也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组织教学。这样就能够使教学的气氛更加活跃,许多阅读的知识也能够通过多媒体设备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例如在讲述优美画面,壮观山河的优美句段的文本时,教师就可以寻找相关的视频素材,通过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二)教师树立多读少讲的教学理念
教师在安排阅读课程时,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他们能够利用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从而积累读书的方法,培养学习乐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草原》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提出问题“草原美在哪里”使学生能够通过问题进行思考,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理解,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
(三)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课文的讲解,在课堂下应当积极地上学生阅读课外素材,积累阅读量,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课堂的阅读材料后,推荐给学生相关的阅读素材,例如,在学习完《长征》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关于长征的一些诗词或者故事,同时鼓励学生自主的去寻找相关的内容进行阅读,来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阅读中存在的问题,重视语文教学,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同时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得学生能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全面的提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教学的运用
一、利用情景教学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只局限于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则坐在座位上听这样一种僵化的教学形式,运用情景教学法(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学生能获得多重的感官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并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经验
传统教学中,在课堂上分析阅读文本时,教师只在课上通过教科书上的形式授课于学生,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引不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同时对教学所选取的阅读文本这部分内容的印象只留存在教师对教科书的讲解,很难有深刻的认识。情景教学法和传统教学的乏味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基于情景教学法开展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采用“情境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它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并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较好的效果。
(三)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情境教学模式下,有利于推动学习小组的成立,小组中的学生每个都有各自的分工,在学习中出现意见不一时,学生通过讨论,得到思想的互相碰撞,能在一定基础上让结论得到升华。利用情景教学法开展教学不仅能推动学生在学习中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实践操作中,加强小组成员间的沟通协作,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还能提升学生在人际中的联系,利用小组的分工协作,让学生加入到疑问的探究过程中,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学习。
二、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学策略探讨
国内很多小学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很多学生还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一般是由教师对某段文本进行剖析,学生则在课堂下面进行听讲,不仅师生缺少互动交流,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机会也比较少,教师占据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动地位。越来越多的学生对阅读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是反感、恐惧、厌恶。因此,将情景教学法运用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运用情景教学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将语文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日月潭》一课时,课本上的插图实际上比较难激发学生对我国宝岛台湾的美的感受和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在课前上网搜集大量的宝岛的图片,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在教学期间,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放映给学生看,刺激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日月潭的魅力,渲染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熟读、精读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凸显情境
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是师生完成教学任务的中介。“本体不能忽略, 丢掉就不是语文课了。语文课不能没有语文, 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科书。文本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结构。三个目标的落实主要靠文本。课标修订中提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然而有的教师看到课程标准上说“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就着眼于此, 对文本“加强渗透、大胆整合”, 忽视了课文这个最直接、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把语文课上得面目全非。入選为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绝大多数是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名篇, 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语文课应该以学生为本位, 注重语文的本体, 强调文本本身……挖掘文本资源, 其实教科书是最基本的语文资源。
(三)情景再现,还原情境
由教师指导学生主动表演,融入阅读情境是情景教学法的精髓之处,课堂是学生们学习的天堂,更是活动的场所。在开展阅读教学期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表演,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热情,而教师的点评又是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的来源,例如教师在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时,可以帮助学生展开真实的表演,由教师担任总导演,指导学生表情、示范相关的动作规范,通过真实的情景再现,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鬼子和雨来作斗争时的一些片段描写所包含的真情实感,书本上冷冰冰的文字一下子就有了生命,有了血肉,学生在表演实践中不仅体验了课文中的角色,还加深了内心的情感体验,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