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度极高的红色经典歌曲《十送红军》歌词背后故事

肖炜 1172分享

  镇巴县地处川陕交界,是“民歌之乡”、“红军之乡”,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下,建立了县苏维埃政权,宣传土地革命,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南面支援红军前线战事,北面防御国民党的进攻,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可歌可泣、震撼人心,光照日月的事迹。这些,必然要反映到劳动人民口头文学的创作里,特别是巴山人民热爱和熟悉的歌谣里。

  《十送红军》民歌就出自镇巴与四川通江交界的西乡街(两河口)。西乡街(两河口)是红四方面军入川第一镇,是红四方面军创立川陕省苏维埃政权中成立的第一个县苏维埃政权——赤北县苏维埃政府。

  《十送红军》创作背景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苏区中的红色歌谣,是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陕南和川北大巴山区这个特定的环境,它有明显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风起云涌的的斗争生活,又为红色歌谣的产生提供了不尽的源泉,使这里的山歌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有了新的发展。在陕南、川北的群众中,一方面剔除了山歌中渗入的某些不建康和落后的成分,一方面完美地吸取了新的题材,从而使那些以歌颂党和红军、歌颂翻身解放,积极参加红军,反映军民关系,支援反“围剿”战争。红军走后又产生了怀念党和红军为内容的歌谣,增加了新的思想,焕发了新的艺术生命,使陕南川北地区的民间歌谣,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新的继承和发展。

  镇巴县地处川陕交界,是“民歌之乡”、“红军之乡”,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下,建立了县苏维埃政权,宣传土地革命,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南面支援红军前线战事,北面防御国民党的进攻,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可歌可泣、震撼人心,光照日月的事迹。这些,必然要反映到劳动人民口头文学的创作里,特别是巴山人民热爱和熟悉的歌谣里。

  《十送红军》歌曲来源

  解放后镇巴县重视红色歌谣的搜集和整理,县内从事文艺、史料的许多专业和业余工作者,满怀热情,含辛如苦,深入全县广大地区收集整理了千余首镇巴红色歌谣,其中《十送红军》民歌就出自镇巴与四川通江交界的西乡街(两河口)。西乡街(两河口)是清嘉庆七年(1802)前,此地为西乡县所辖,故名西乡街,后属镇巴县辖。西乡街(两河口)是红四方面军入川第一镇,是红四方面军创立川陕省苏维埃政权中成立的第一个县苏维埃政权——赤北县苏维埃政府,辖通江及镇巴简池、永乐核桃树、三元苏家坡等地。1956年秋镇巴县政府民政科文史收集者符文学到简池、永乐一带普查红军烈士和了解红军史迹,收集了《十送红军》歌词,下面是符文学当时收集经过。

  符文学说:“建国后,在1956年的秋未冬初,我到了永乐乡后,乡上让我到西乡街(两河口)找朱有炽,朱有炽住西乡街(两河口)上,他知道很多革命历史和红军烈士人物情况,朱有炽曾任过川陕省赤北县苏维埃税务局长,并在那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妻陈昌秀同时入党并任两河口乡苏维埃妇女委员长。我到西乡街找到朱有炽后,先谈了有关革命烈士和革命斗争史实后,他顺便唱了歌谣《徐向前到川陕,空山坝扎营盘,恶人个个脑壳砍,打得川军垮了杆》、《红军到了西乡街,人山人海云集来,河口街上搭高台,川陕首建苏维埃,首县就是赤北县,边境上空红了天》。他还说:“我还有一首较长的,一共十段,内容较好。歌名叫《十送红军》,接着他哼唱,我就记录,记录毕了又念起给朱有炽听,有错的地方作了纠正。我回到县上,将这首歌谣反复琢磨、过细推敲,加以整理,以富饶为笔名寄给“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民间文学》编辑部。”过了两年,于1958年11月号的《民间文学》革命歌谣栏目中发表了‘镇巴歌谣’《十送红军》这首歌谣。因此说:“西乡街是镇巴歌谣《十送红军》的发源地。”随后,这首歌谣先后被收入《红色歌谣集》、《中国歌谣选》等全国性出版物,署名皆为朱有炽演唱、富饶(符文学笔名)搜集。

  1959年,刘光朗(陕南民歌演唱家)从西安艺术师范学

  校音乐专业班毕业回乡教书,他说,“不久,符文学找到我把发表在《民间文学》的《镇巴歌谣十送红军》词交给我,让我谱曲,看了歌词后,我感觉非常美,当时心里很感动。很快,我按镇巴民歌的曲调谱了曲,并教给学生传唱。”

  刘光朗称:“前些年(1990年)曾到镇巴简池、永乐西乡街搞采录,找到了朱有炽的儿子,朱的儿子证实曾见证了符文学找他父亲收集这首歌词的过程。当时朱有炽的一位老邻居朱达武告诉我,‘那个老汉(指朱有炽)爱唱的很,经常弹个弦弦唱’,朱达武还为我学唱了几句朱有炽经常唱的《十送红军》词,用的是镇巴民歌《绣荷包》的曲调。”

  《十送红军》歌词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里野猫哀号叫,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

  二送红军大道旁,红漆桌子两边放,桌上摆着送行酒,酒儿里面掺蜜糖,红军啊!思情似海不能忘。

  三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双手垃着长茧手,心象黄连脸在笑,红军啊!万般忧愁怎能消。

  四送红军过高山,山上包谷金灿灿,包谷种子红军种,包谷棒子穷人搬。红军啊!撒下种子红了天。

  五送红军上了坡,鸿雁阵阵空中过,鸿雁能捎书和信,飞到天涯和海角,红军啊!捎信多把革命说。

  六送红军兔儿崖,两只兔子哭哀哀,禽兽也能知人性,血肉感情抛不开,红军啊!山里红花永不败。

  七送红军七里湾,湾湾上下一片田,田里谷穗头低下,田里鲤鱼翻田坎,红军啊!新米上市人去远。

  八送红军八角山,两只八哥吐人言,红军哥哥莫远走,走了财东要倒算,红军啊!穷人的苦水吐不完。

  九送红军到通江,通江河上船儿忙,千军万马河边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红军啊!眼望江水断肝肠。

  十送红军转回来,巴山顶上搭高台,高台十丈白玉柱,雕龙绣凤放光彩,红军啊!这台名叫望红台。

  原词中涉及的地名“南山、兔儿岩、七里湾、八角山、通江河、巴山”等均属陕西镇巴县、四川通江县地名,全词意境也正符合当年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苏区时的时段和情景。所以,镇巴才是这首歌谣真正的母源地。这首歌谣最早在镇巴境内传唱,镇巴也最先将其搬上舞台,随后载入《县志》,并勒石以记。

  《十送红军》正本清源

  有证据显示,从1958年发表于《民间文学》中《镇巴歌谣十送红军》词至上世纪90年代,这首歌谣先后被收入《红色歌谣集》、《中国歌谣选》、《川陕苏区红色歌谣选》等七八种出版物中,所收录的《十送红军》署名或为“朱有炽唱”,或为“富饶(符文学笔名)搜集”。1965年3月,《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一书将《十送红军》作为江西民歌排列在第四场。从此,这首歌谣被人们误认为是江西民歌。而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创作则是在60年代初。

  根据查考的有关《十送红军》背景情况介绍,包括词曲来源的争论、当时的历史情况的叙述,以下是转载文述(不知谁的原创)便足以说明《十送红军》真象的来龙去脉:

  “20世纪60年代初,根据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提出演唱革命历史歌曲的指示,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决定创作大型歌舞《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派出歌舞团团长汪洋,词作家张士燮,作曲家朱正本、姚学诚、陈杰,编舞李跃先等,到江西采风,搜集战争年代的革命歌曲,为歌舞创作做准备。来到井冈山后,他们听说茨坪敬老院有一些老红军,便怀着崇敬的心情登门拜访。老红军李新珠等人为他们唱起了《工农兵联合起来》:“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万众一心……”他们听说井冈山远近闻名的红军宣传队员“赖妈妈”赖发秀自小爱唱歌,是唱民歌的能手后,专程找到了她,“赖妈妈”为他们唱起了《送郎当红军》:“送郎当红军,阶级要认清,豪绅啊,地主啊,剥削我穷人。送郎当红军,切莫想家庭,家中啊,事情啊,我郎莫挂心……”此行,汪洋、张士燮等人走遍了吉安、永新、安福的山山水水,搜集了大量的战争年代的革命歌曲。其中不少是流传在井冈山地区的各种版本的送红军歌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井冈山根据地战事频繁。每当红军上前线时,全村男女老少都在村口、河边、山坡上送红军。有时一边送,一边唱。所以,井冈山有关送红军的歌曲特别多。甲地和乙地送红军的歌曲,其内容、曲调、唱法都不一样,富有地方民间特色。回到北京后,张士燮负责剧本创作,当他写到第四场红军长征时,感到需要有一首歌曲来表达井冈山的人民群众送别红军时那种依依惜别、恋恋不舍的心情,从剧情结构上才能把第三场反“围剿”的戏衔接起来。张士燮把自己搜集到的多首有关送红军的江西民歌综合起来,形成了《十送红军》的歌词:“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飘完。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朱正本拿到歌词后,细读几遍,当即就想起了自己在江西采集到的赣南采茶戏的一些曲调。这曲调婉转优美,十分动听。其中一首送别亲人的曲调,如泣如诉,欲言又止,朱正本从中寻找到了音乐创作灵感。他又借鉴了西洋音乐回旋曲的形式,在民间曲调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加工。尽管一送、三送、五送、七送、送了又送,但层次分明,富于变化。每段最后一句的结尾,仿佛是下一段唱的开头,如巨龙盘旋,前呼后应,首尾相衔。从严格意义上讲,《十送红军》是一首创作歌曲。而1961年《十送红军》发表时,署名是:江西革命民歌,朱正本、张士燮收集整理。这是因为剧本写出来后,刘亚楼明确指出:“我叫你们唱历史歌曲,现成的革命历史歌曲可以唱,不要另写!”为了避开创作痕迹,空政文工团领导决定,将《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中的文学、音乐、舞蹈三大创作班子,统统称作编辑。《十送红军》的作者朱正本、张士燮,也就成了“收集整理”。那时候,大家都不太在意著作权。结果,这一署名方式沿用了40多年,乃至于许多人都误认为《十送红军》是一首历史歌曲,甚至于闹出了一场笑话,闹出了一场著作权纠纷。2001年,在庆祝建党80周年前夕,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电视剧《长征》,该剧生动地再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丽画卷。剧中多次用唢呐吹奏《十送红军》,使得气氛更显得慷慨悲壮,有力地烘托了剧情。剧中有这样一段情节:红军撤离中央苏区时,乡亲们边打着火把送红军,毛泽东叫一位姑娘再唱一首《十送红军》,这位姑娘便含着眼泪唱了起来……空政文工团的老同志们看到此处,哑然失笑:“《十送红军》1961年才问世,长征时哪来的《十送红军》?”看了两集,老同志们发现片头片尾都没有注明《十送红军》的词、曲作者。原空政文工团总团团长黄河、副团长牛畅、歌舞团团长汪洋、《十送红军》的词、曲作者张士燮、朱正本,纷纷给中央电视台和中国音乐家协会打电话,写证明材料,澄清事实,要求予以更正。因涉及著作权,中央电视台不敢怠慢,很快就弄清了情况,迅速纠正了错误,并采取了补救措施。当电视剧《长征》播放到第15集时,片尾加注了如下字样:主题歌《十送红军》,编词:张士燮;编曲:朱正本。”

  由上述内容已清楚阐明,空政歌舞团的张士燮、朱正本先生,于60年代初根据搜集到的多首(包括已发表过的镇巴十送红军歌词)有关送红军的江西民歌等综合起来,形成了《十送红军》的歌词,并不是原创的江西民歌词,朱正本先生采集到的赣南采茶戏中一首送别亲人的曲调,在民间曲调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加工而成。

  而于1958年11月号的《民间文学》上署名为朱有炽演唱、富饶搜集发表的《镇巴歌谣十送红军》是1956年初冬收集的,是有证可查的亊实。所以《十送红军》的词作母源地应该是陕西镇巴歌谣,而不是电视剧《长征》主题歌中《十送红军》编词:张士燮的江西民歌。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97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