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胡怎么识谱秘诀分享

世芳 1172分享

  识谱是学习二胡的基础。只有精通了二胡的曲谱才更更加文案美的演绎出动人的二胡曲,刚开始学二胡的人要怎么认谱呢?

  学习二胡怎么识谱

  听音训练主要在于音高与节奏的辨别与模仿。在学习二胡过程中,音的高低及音准是最重要的。特别是音的准确性与先天的听觉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决定后天的训练,只有经过严格的音准训练之 ,才能使学生确立准确的音高、长短和强弱等概念。达到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目的,二胡也就拉得又快又好。

  音准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五音不全”有其一定的顽固性,要解决这个问题,训练的时间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要加强七个唱名的教学,先从五声音阶开始,再引入半音关系,先进行五度音程,三度音程,再进行二度音程的训练,特别是半音关系,要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表象认识,再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2、要加强练耳的训练,练耳是训练音准的手段。其方法是听音训练,听音练习是由听旋律、音程逐步过渡到听乐句。采用的方法有模唱、听辨和听记。在教学实践中,一般先给学生一些和谐的五度、三度音程,让其听琴模唱,在适应音高的概念基础上,再进行八度音程的练习。

  节奏是旋律的骨干,如果节奏不准确,就会使音乐支离破碎,二胡永远也拉不好。

  节奏的训练方法主要是教师在教学生曲谱时边唱边以手掌拍击各种不同的节奏,由学生来听辨模仿。一般以两小节四小节为宜,节奏训练的内容不宜太复杂,也应由简到繁,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后,可发展到更多小节乃至全曲,内容也可不断增加难度。三连音的节奏是较难掌握的一种,学生在视唱时易唱成前八后十六分音符或前十六后八分音符的节奏,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这两种节奏与三连音比较区别,让学生多听多练以辨正误。

  视唱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通过系统地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视唱练习,使学生对乐谱的音高、节拍、节奏、速度和强弱具有正确的灵敏的反应。要达到这一程度,唯有不断地勤学苦练。

  在视唱练习时,开始可根据琴一起去唱,最好是键盘乐器,当音唱准后,不宜过多地依赖乐器,以利自我独立锻炼音准的感觉和概念。练习时应注意保持气息平稳、自然,声音舒展流畅。应以中旨中弱的音量进行抑扬顿挫的练习。节奏的强弱对比,是反映音乐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视唱练习的过程是训练学生对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过程,也是对下一步拉好曲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视唱练习要坚持“四到”,即眼到、心到、手到、口到。眼到就是要求学生的视觉十分灵敏,当视觉神经将谱子的第一小节的音高、节奏、强弱等反映到大脑并由嘴唱出来的时候,眼睛就应该继续将第二第三小节的音乐语言和形象反映到大脑,再由大脑指挥其它有关器官作出相应的反应。心到其意是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要练好视唱,要在大脑的支配下,通过许多感官的共同反应才完成的,所以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手到就是在视唱练习中,通过右手打拍子,左手指曲谱。点脚或摇头晃脑来作为打拍子都是不雅的动作,而且弊处很多。视唱时划拍子的动作要小而自然协调。针对曲调的不同,拍子速度要和嘴里唱出来的一样正确,不至于出现快慢失控。口到,视唱正确与否,以唱来衡量,眼、心、手是否到位,都是以“口”是否到位来检验。视唱练习不同于唱歌,要以对乐曲的音高、节奏、节拍、速度和强弱的把握和技能性的表达完整为原则,以柔和自然的中等音量来练习才能唱得正确。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要结合学生不同的实际水平,选择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曲谱,在音型和节奏等方面,加以由易到难的变化,作为补充教材来提高识谱教学和训练,从而促使和提高拉琴的效果。

  快速识谱的技巧

  不要靠猜

  在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开头的几个音儿童可能会认真的去识谱,但在接下来的弹奏中他们很容易按照谱子上标注的指法去“猜”音。很多儿童启蒙教材由于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问题,一般在指法安排上都很有规律,所以很多儿童通过只看指法也能顺利的弹奏。

  为了避免出现儿童“猜”音的情况,可以让儿童在开始弹奏每首曲子之前先把谱子上的每一个音“读”出来。做这项工作之前,家长可以先把谱子上的指法遮住,防止儿童通过指法去猜音。

  在识谱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要让儿童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如果儿童一时想不起来,家长可以通过“提醒”的方法(比如告诉儿童中央C的位置)让儿童自己来找音,而不要直接把音告诉儿童。

  把谱子当母语

  相比较之下母语——汉字要比五线谱复杂得多。既然我们能用科学的方法识字,那么只要方法正确学习五线谱也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五线谱上的每一条线、每一个间都代表了一个有固定音高的音,而且没有重复。要想把每个音都记住,首先要先搞清楚音和音之间的距离概念。

  周广仁曾说:从一条线到邻近的一条线中间隔了一条河,要“跨”过去,在键盘上要隔一个音,从一个间到邻近的间中间有一堵墙,也要“跨”过去,键盘上也要隔一个音。但从线到邻近的间,或从间到邻近的线叫“走”,在键盘上是旁边的音。这种“跨”和“走”的概念,对于儿童最好用大动作,家长可以在地上划线,让孩子用全身动作体会“跨”和“走”的区别’。这种认谱的预备练习将会帮助儿童提高识谱能力。

  边唱边弹

  有的小朋友懂得一面弹,一面继续往下面小节的音符去看。也就是说,眼睛走在手的前面。而另外的小朋友却是弹到哪里,看到哪里,想到哪里,脑子不先行一步,这样就耽误时间了。识谱慢的孩子不一定是智力差,这里关系到一个方法的问题。家长可以让儿童在弹琴时边弹边唱。如果要求儿童在弹琴的同时把谱子上的音唱出来,那么就能避免儿童出现脑子跟不上手的现象了。边弹边唱的练习刚开始的时候必须放慢速度,家长不必太着急,让儿童慢慢想好了再进行弹唱,等儿童熟悉了这种技能后才能慢慢加速,使弹唱更加流畅。

  切忌着急

  用不合适的速度去识谱也是造成多种错误的原因之一。对于一首新曲子来说,速度太快一切都来不及准备。眼睛、脑子走不到前面,拍子乱了,节奏也就乱了,手来不及到位就一定会找错位置弹错音。这样断断续续的识谱,节奏和音调都破坏了,更别提曲子的完整性了。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放慢速度去识谱。

  分、分、分着练

  音调的熟悉,节奏的把握,技巧动作的习惯都要依靠重复。但是重复的部分太长也不利于记忆,所以我们可以用分节、分句、分段的练习。这样练习表面上看起来只学了一句,但却牢牢的掌握了这一句,比起学了四句,一句也没掌握要好得多。

  练习二胡的十个坏习惯

  坏习惯一:

  只看手不看谱。

  这个是大部分初学者的通病。许多人一旦感觉能把谱子背出来以后,就不再看谱子弹,虽然看着手有助于找到音准的位置,但看着手却弹很难发现自己哪儿拉错了。

  尤其是初学者,刚开始学琴,而且对曲谱还不是很熟悉,一直看着手拉,即有可能拉错,又不益于学习谱。

  坏习惯二:

  弹琴时坐姿不正。

  “站如松,坐如钟”是一个人良好精神面貌的表现。弹琴时也要坐端正。弓着背弯着腰翘着二郎腿弹琴,既不雅观,也影响手臂手指的发力。

  坏习惯三:

  盲目追求速度。

  慢工出细活,慢练是王道!

  坏习惯四:

  盲目追求完成曲子的进度。

  很多人拿到个新谱子就想马上把它弹得像录音里一样,从而忽略了曲谱上的许多表情记号,甚至还会有大量错音,虽然听起来也许还不错,但实际上漏洞百出。要知道“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揠苗助长”式的弹琴只会适得其反。与此相同,不要同时练习很多曲子也是这个道理。

  坏习惯五:

  弹熟了便不肯再放慢。

  一个曲子弹熟以后许多人就再不肯放慢弹,认为没这个必要,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坏习惯。大多数曲子弹熟以后,必须要经过无数次的“返工”才能基本成型,而每一次返工都要以“慢”为基础。如果弹熟以后就不在慢练,就很有可能把曲子弹“油”掉。

  坏习惯六:

  练一个曲子永远是“从头到尾”。

  换而言之,就是不会分段练习。许多只会“从头到尾”练得人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首曲子里总有那么些错音改不掉、每次弹到那么几段总会有停顿,不论练了多少遍,还是改不了。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没有把难点、错段拿出来单独练。

  所以练琴时一定要学会分段练习,这样才利于改正错音,也便于解决曲子中的技术难段。

  坏习惯七:

  盲目选弹难曲。

  学二胡要按顺序学习,要由浅入深,在选弹前请先估量下自己的水平。

  坏习惯八:

  过度追求技术。

  这点相信所有都能理解,被标榜为所谓“中国人练琴的通病”,望大家能驱而避之。虽然对没有技术做基础,空讲感情只不过是“纸上谈兵”。但弹琴的是人,不是机器人。没有情感的音乐相信是没什么人会接受的。

  坏习惯九:

  留着长指甲练琴。

  指甲会影响按弦,请大家养成好习惯,剪掉指甲练琴。

  坏习惯十:

  练琴时不专心。

  不单是小孩子,许多成年人练琴也有这个问题。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所以练琴最好选择自己持续空闲时间最多的时候。

    467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