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孩子变得抑郁的原因是什么
一个积极的人生观可以让孩子更加容易走向成功,让孩子更加的积极向上。那么有什么会让宝宝变得抑郁的原因?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
孩子变抑郁的原因
1、经常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做比较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聪明优秀,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在教育上非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拿自己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去做比较,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并把这种心态传递给孩子。例如,有些家长经常会给自己的孩子说:“你看人家怎么就能做到,你怎么就不行”类似这样的话,孩子听得多了,自然就会变得不自信,在孩子幼小的心理其实是会留下阴影的。所以,正在这样犯错误的家长,请认可并鼓励自己的孩子,他/她会变得更优秀更聪明。
2、教育孩子“你不准哭”
当孩子有情绪低潮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的时候,大多数的家长会指着孩子说道:“不准哭,憋回去”,孩子哭闹确实让大人们感觉到很焦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是,在宝宝情绪低潮的时候,家长们不应严厉地指责孩子“不许哭”,这样时间一长,孩子的诸多情绪就会压抑住,有情绪不能吐露,逐渐变得消极不自信。所以,当孩子出现情绪低落的时候,家长们可以抱着孩子,并告诉他:“想哭就哭吧,哭出来舒服之后我们再来改正错误”,人人都有情绪需要发泄,孩子也是一样的。
3、阻止孩子玩耍强迫孩子学习
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有些家长会把玩耍看作是孩子非常不思进取的表现,更认为孩子总是贪玩就会影响学习,其实,这是家长们不了解宝宝并给了宝宝太多限制。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的天性里就喜欢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玩耍,孩子可以从玩耍中得到很多乐趣、增强想象力和交际能力,这些是书本中所学不到的。建议家长们不要阻止孩子玩耍,让孩子快乐地玩耍、快乐地学习。
4、忽视对孩子的陪伴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的家长都是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更有太多的家长不是陪孩子,而是陪手机陪电脑。在宝宝出生的头几年里,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是最强的,这时候父母们应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关注,让孩子在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对孩子的一生都是受益的,不至于让孩子因为缺乏爱和安全感而消极抑郁。爱他就多陪陪他吧!
小孩抑郁有哪些症状
一、学龄前期的孩子症状包括: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胃痛、头痛和疲劳感。儿童极度依附于母亲,害怕与其分离或遭到遗弃。找不到妈妈就立刻用手抹着眼泪屋前屋后搜寻,如有不如其愿时马上烦躁不安,消极自贬的言词屡屡挂在口边,还发生胃痛等躯体不适,缺乏儿童特有的蹦跳欢乐的童真,时时显出暮气消沉的淡漠。特别提出襁褓忧郁症,即频繁地与母亲分开的小孩,在一岁的后半年会有此症,像恐惧、悲伤、爱哭、排斥新环境。襁褓忧郁症患者后期发育不良,对人没什么感情并不喜欢和人接近。五岁或六岁左右会表现得极别扭、暴躁,而且睡不好也吃不好。有的甚至会变得畏缩,表现得愈来愈古怪和喜欢破坏。
对待那些新婚夫妇观察儿童抑郁症的症状,心理专家特别提醒,孩子最初病症的发生可能因为有个忧郁的母亲。这样的小孩不会笑和不愿意看人,包括父母,他们最轻松的时候不是看到母亲的时候,而是独处的时候。他们的脑电波图跟别的小孩不太一样,如果治好母亲的忧郁症,小孩的脑电波图就会有改善。越大调适越不好,到了学龄儿童时期,就算在母亲的症状得到缓解后仍然会有严重的心理偏差。
二、学龄期的孩子常会过于消瘦,睡眠会出现戏剧性的变化,并开始用一种缺乏感情的单调的语言讲话。除基本的抑郁表现外,更易激惹、发怒、谩骂。不仅不喜欢自己而且厌恶周围一切。头痛、失眠和厌食并且满面愁容,不善向成人表述内心痛苦感受。学童孤僻、退缩、经常易怒好斗并且无法醒悟自己为何缺乏挚友于愤怒绝望之中,开始扬言自杀,以示威胁。
三、青春期的患者会出现进食障碍、明显的体重增加或减轻、性行为杂乱、药物依赖、对脸上的粉刺过分挑剔、咬指甲直至出血。还会出现愈来愈重的自责、自卑与消极信念。此年龄段儿童经常感到食物乏味、疲惫无力,健忘等认知能力更加糟糕,学习成绩也一路下滑。最后,失望、绝望,生不如死的心境接踵而至。青春期抑郁患者也会出现与成人患者相似的症状,如自卑、自责、流泪、退缩以及头脑中反复出现有关死亡的念头。
我们可以看到在心理上儿童抑郁症的症状存在情感障碍,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甚至自责自残、想死等行为退缩的表现,还伴随一些冲动,注意力不集中,不愿学习等行为障碍,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他们的抑郁表现是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经常哭泣而不易接受安抚,其还伴随躯体疾病,因为患者可能出现大脑整体形态学改变。如侧脑室扩大,脑沟增宽、额叶、基底神经节、胼胝体膝下区体积缩小。
以上就是对小孩抑郁症症状的介绍,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小孩抑郁症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了。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抑郁症一定要足够重视,如果抑郁症长期存在会极大的危害孩子的正常成长。只有治愈才能保证健康成长。
怎么培养孩子阳光乐观心态
1、独处能力
虽然人们都说,让孩子一个人待在一个地方,他们会没有安全感,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全面。安全感和依赖感是不一样的。如果孩子在一个黑暗陌生的地方,那么可能是没有安全感,但是如果在家里某个房间里,孩子却会感到害怕那就是没有依赖感,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处能力,让他们明白父母一直在身边,不会离开他们,他们只是一个人呆一会而已。
2、适当的拒绝孩子
有的父母觉得孩子生活不能太苦,什么要求都满足他们,过于宠溺,这会使得孩子变得骄纵,在日后总是有着太多的欲望,欲壑难填必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父母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要适当的拒绝孩子一些要求。有些无理的要求可以避免。
3、合适的批评
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父母不要一味的制止,只告诉孩子不能够这样做。因为孩子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只会更加的偏执。所以父母最好的做法是告诉孩子做错事的原因,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并且告诉孩子合适的做法,合适的批评一下孩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是最合适的。
4、信任孩子
父母在有些时候要给予孩子一定的信任度,锻炼孩子肚子处理事情的能力。很多父母总是认为孩子什么事情都不会,只会帮倒忙,导致孩子娇生惯养不说,还没有主见,或者是同样的养成不信任别人的心理。所以父母要适当的放任自己的信任度,让孩子自己去做些事情。
5、沟通交流
没有什么要比朋友之间的沟通交流是最好的培养孩子积极心态的方法了。这可以让你的孩子及时吐露心中的疑惑,表达自己的心理思想,父母也可以据此给孩子指引一些方法,引导他们走出心中疑虑区,对生活更加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