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宝宝自私的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孩子其实是他所处环境的一个缩影,越小的孩子就越能反应他的家庭教育情况。身在过分溺爱或者缺乏管教的家庭中的孩子自私心强的几率大,那么作为家长,该怎么教育自私的宝宝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
怎样纠正宝宝自私的行为
一、教孩子学会与人分享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用行动来告诉他们与人分享的好处,感受到给予和付出的快乐。比如家里吃苹果,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和宝宝三个人,一人一个苹果。并且当着孩子的面进行分配,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无论吃什么都与家人分享的习惯。
二、玩游戏克服自私心理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帮助孩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游戏,孩子们会意识到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比如爸爸妈妈怎样爱护自己、医生怎样照顾病人等等。可以让孩子体会到他人的感受,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以便为他人着想。
三、适当满足孩子的要求
不要因为孩子的撒娇哭闹,就在他所有的要求面前百依百顺。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要有选择性的去满足,对孩子提出的不切实际、无理的要求,父母必须坚决而明确地加以拒绝,并说明拒绝的理由。
四、鼓励孩子的人际交往
孩子是需要友情、需要伙伴的,但是现在多数孩子在家中没有兄弟姐妹、邻里之间交往过少等原因,许多孩子整日一个人,就缺少与别人打交道的机会,这种孤独的环境就会导致以自我中心。要想改变这种状况,父母要鼓励和指导孩子与伙伴们发展友谊,多参与人际交往,让孩子体会到关心他人并且会从中得到快乐的感觉。
五、利用情景来教育孩子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安排一些场景,当事情按照父母设计的场景去发生时,孩子如果出现错误做法时,父母要及时给予纠正。这种方式可以直接教导孩子应该如何关心别人,如果父母亲出现生病等情况时,孩子就会懂得如何去做。不但有助于训练孩子克服自私自利的不良特性,还可以培养孩子为他人着想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六、父母要注重言传身教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最重要榜样。在平时的言行中,父母如果表现出对他人的帮助或热心、关心的态度,就会影响到孩子,让他们也学会如何去关心、帮助别人。请父母牢记,自私的父母只能造就自私的孩子,别指望他会替别人着想。
父母爱孩子,就要让他们学会去关心他人,不能做什么事情都只想到自己。要清楚,父母过度泛滥的爱不是真正的爱,别用自己的无私换来孩子的自私。
孩子自私的原因有哪些
1、“我”独生子女的特殊性。
现在的独生子女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自私的问题。由于是家中唯一的孩子,集宠爱于一身,甚至垄断了父母的整个身心。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先尽他一个人享用,他有什么要求家长就尽量满足,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使他养成了自私的毛病。加之没有兄弟姐妹,缺乏合作、分享、谦让、奉献等集体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
2、“我”的年龄特征所致。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幼儿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他们心理活动都单纯围绕自我出发,接触、了解与自己紧密相连的人和事,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他们所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从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安全等需要出发的,不知道考虑别人对此有什么想法,更难以理解别人可能有完全不同于自己的看法。大约到了两三岁以后,随着幼儿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交往经验的积累,幼儿才逐渐在主观上产生你我的区别,并能逐步从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因此,在幼儿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如果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孩子很容易形成自私的问题行为。
3、周围对“我”的不良影响。
孩子自私心理的产生,与其周围人们的不良影响也有很大关系。例如,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自私自利,爱贪图小便宜,或与人共事斤斤计较,过于“小气”;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常常叮嘱孩子自己的东西不给别人吃,玩具不许别人玩等。这些,都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心理。
4、物质生活的优越对“我”的影响。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人在不断满足幼儿需要中,助长了幼儿的霸道、自私。例如,当幼儿看到别人有的好玩的,好吃的,而自己得不到分享时,哭闹后成人一般都会满足。从而,滋长了幼儿对物质的索取,幼儿不断滋生的欲望是自私的根由,欲望的无止境,自私便随之而生。
5、“我”在交往中不懂得策略。
很多孩子在玩同一玩具及交换时发生争吵,往往是因为不懂得恰当的商议、沟通及分享的方法。大家都想玩,也明白别人也想玩,但矛盾在于怎样选择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成人虽然意识到了分享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够深刻,欠缺了对幼儿的指导。
家庭因素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家庭教育中教养方式不恰当
绝大多数的家长都会认为,孩子不生病健康的生活着,幼儿这个时期根本不需要什么教育,要让孩子吃好玩好就可以了,家长们往往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现代的家庭中,大多都是存在重健康知识灌输,而轻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特别的注重饮食营养摄入,而在情感上却有所忽略。注重于成人包办代替,然而却轻视了幼儿独立性培养。由于现在的家庭中大多都是一个孩子。独生子女现象,所以造成对孩子溺爱非常普及。如孩子在家中可能会与家长谈伙伴之间的一些事情,这时家长嫌烦,不理睬。孩子感受不到情绪上的快乐和满足,长久下去自然会冷淡。
2.家庭教育中父母榜样的作用尤其重要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改掉一些坏毛病,一旦发现孩子的问题, 都免不了一通数落或是打骂责备等。然而,家长朋友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已经在你的宝贝身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了。例如,如果做家长的性格很随意,对发生的一些事情不介意的话,用一种得过且 过的心态,那么这个时候他想要求孩子事事严谨就很难。除此之外,还有就是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当你的孩子看见了正准备离婚的父母之间进行战争时,孩子的心理会感到很害怕,同时也会变得非常胆小。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孩子为避免受欺负而主动出击,打骂同学。因此,如果家长朋友们你在你的孩子身上发现的心理问题,那么就请你首先分析一下自身的原因,卡那可能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
3.家长的教育观点不同
有不少家长在心理咨询中反映孩子有说谎的毛病。对于孩子说谎的实例在现实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其实孩子说谎的原因很多,比如学龄前幼儿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分不清现实和想象的,有时家长可能会把孩子说出来的想象误以为是说谎,其实这不是孩子有意说谎,这实际是幼儿趋利避害的本能,不过也有家长需要检讨的地方。例如,很常见的现象就是如果幼儿在幼儿园出现问题,幼儿园的教师找家长,如果是爸爸回家批评一下,让下次改正就可以,要是找妈妈的话,孩子回家可能就免不了要受皮肉之苦,因此孩子就会总结出来可以从父亲那里得到好处。所以这样下去就会导致孩子在妈妈和爸爸面前说的话会不一样,就形成了一个说谎的习惯。
4.以成人的视角看问题
有些事情对于孩子来讲是好事或无所谓的事,不过在家长的眼里看待这些事的角度却有问题。如幼儿园的一些集体活动,在不同的事情中家长可能会从成人的角度来认为对孩子的不公平等,可孩子却认为这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这样家长的观点和孩子的感受完全相反,长时间的下去反而让孩子无所适从,或者长大以后就学会人际交往中斤斤计较。
5.祖辈与保姆代养的问题
现在由于父母工作忙没时间带孩子,因此由长辈或是保姆带孩子的现象特别的多。要知道长辈都是用一种宠爱的方式来带孩子,一方面长辈和保姆的知识水平可能通常较父母的知识水平要低,在他们的眼里带孩子主要是看管好孩子的安全和喂养问题而不重视教育问题。所以在这方面不如父母亲自带孩子。另一方面长辈和保姆为避免孩子受伤,可能会限制孩子的活动,而且还会吓唬孩子有危险,这也使孩子的生理还有心理发展受到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比如运动能力差、不敢尝试新事 物、胆小懦弱、夸大危险、依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