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家长该怎么做
同情心,人类最美好的一种情感,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能让他们懂得换位思考,并衍生出其他良好的品德。那么家长可以怎么帮孩子培养同情心?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培养孩子同情心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1.让孩子进行“角色置换”。“角色置换”就是让孩子去感受别人的悲欢苦愁。就是让孩子设想自己就是那不幸者,体验不幸者所具有的感受。例如,当孩子把一个小朋友推倒在地,额部起了个青疙瘩,痛得大哭不止时,你就可以问孩子;“要是别人把你推倒,额上起个大疙瘩,你痛不痛?”这时,孩子只要一想象,自身就与不幸者“调换”了位置,心理上甚至生理上就会感到一阵疼痛。当一个人能深切地知道别人的身心感受时,他就容易产生把别人的不幸当成自己的不幸,并谋略帮助其解脱不幸的愿望和行动。
2.培养孩子爱惜物品和小动物的品德。有调查表明,在日常生活中,爱惜物品和小动物的儿童,绝大多数都具有强烈的同情心;而随意拆砸玩具、物品,摔打小动物的儿童,均具有强烈的攻击性,缺乏同情心。所以,应从小培养孩子爱惜物品和小动物的良好品德,严格纠正孩子有意损坏物品,残酷对待小动物的行为。
3.培养孩子分享的行为。在对待食物和玩具方面,避免孩子养成独食独占的习惯,尽量使孩子懂得应与家长、朋友共同分享的道理。这就首先需要家长改变认为“孩子小应当吃大的,吃好的”观念,让孩子处于与人同等的位置,只享用自己应得到的东西,不要给优惠照顾。对孩子贪占、自私的行为应严加制止,使其改正。
4.引导孩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引导孩子关心和帮助他人。小朋友摔倒了,赶快去把他扶起来;同学的铅笔丢了,主动借笔给他;邻居奶奶提着满满一篮菜,上去搭一只手;老师生了病,热情地为他送水,取药。孩子一有这样好表现,家长应注意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肯定与鼓励。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的良好行为得以强化,而且可以使孩子体验到关心与助人的乐趣,进而增强其同情心。
5.引导孩子厌恶残忍,爱护弱小。有些孩子,年纪虽小,但很残暴,常揉烂鲜花,折断树苗,虐待雏禽,残害小动物。残忍行为和对残忍行为的麻木不仁,无动于衷,都是严重缺乏同情心的表现。培养同情心,一方面,要使孩子对残忍的事物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反感,平常要尽量少让孩子接触残酷的场面,如电视、图画书中厮杀、虐待、殴打等;另一方面,要使孩子有保护弱小的心理和习惯,那怕是一棵小草,一个小蚂蚁,一只伤残的小鸟,都应当珍惜爱护。孩子能厌恶残忍,爱护弱小,他的同情心也就更加深刻化了。
宝贝同情心发育两大特点
阶段一
同情心的萌发早在宝贝出生3个月既已产生。比如,3个月大的小宝贝听到别的宝贝的哭声,他会感到不安,继而产生同情,出现移情反应,并因此哭闹起来。当宝贝9个月的时候,如果他看到别的宝贝摔倒了,他会因为同情而流泪,然后钻进妈咪的怀抱寻求安慰,好像摔倒的就是他自己。这个年龄段的宝贝自我意识还没有萌芽,无法区分自己与他人,因此总是把别人的痛苦视同自己的痛苦。儿童发育心理学家马丁·霍夫曼把这种现象称为“全球同情心”。
阶段二
1至2岁时,宝贝已经能够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并且具备了试图减轻他人痛苦的本能。比如,15个月的宝贝看到别的小宝贝哭鼻子时,他可能也瘪着小嘴想要哭,然后他会拿出自己手里的玩具去安慰哭鼻子的宝贝或者给哭鼻子的宝贝擦擦眼泪,以此来表示他的同情心。但是,由于认知能力不成熟,不知道该如何表现自己的同情心才好,这个年龄段的宝贝很容易出现同情心混乱状态。比如,如果哭闹的宝贝被抱走了,那么想要去安慰别人的宝贝就失去了安慰的对象,他可能转而抱着他的玩具小熊,以哄玩具小熊的方式来继续表露他的同情心。总之,同情心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反应,我们要做的只是在适当的时机对宝贝的同情心给予肯定,予以强化。
安慰行为对宝宝的未来有什么意义
安慰行为对宝宝顺利融入社会、协调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安慰行为能力发展好的孩子,富有同情心,能避免形成自私、任性、冷漠等不良个性,成年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只重视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其亲社会行为的教育与引导,则会导致孩子的不良个性,不利于其身心健康。
1—1.5岁是儿童安慰行为能力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期。因此,父母要在这个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安慰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