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此重要
知子莫若父,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应该最了解自己的孩子。除了关注他们的吃喝住行,更应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造就更好的人生。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培养独立、自觉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智能,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有敏锐、深刻的认识能力;对环境有机敏、灵活的应变、应激能力;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对人理解、尊重、宽容;培育健康的竞争心理,具有耐受挫折、承受失败的良好心理素质,不嫉妒他人的成功;具有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及优良的意志品质,坚强的自信心和健全统一的人格。
身为父母也应该懂得在家庭环境中如何正确地爱孩子,否则会适得其反:过度的溺爱,使孩子对人无爱;过度的纵容,使孩子对人无情;过度的保护,使孩子做事无胆;过度的替代,使孩子做事无能;过度的强制,使孩子被动无志;过度的挑剔,使孩子无路可走;过度的超量加压,使孩子精神崩溃。这一切不得不引起父母们的警惕和重视。
新的世纪即将到来,无论从微观上还是宏观上讲,父母必须与孩子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新的跨越。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有关“21世纪父母的标准”研讨会,现综合如下,希望能对家长朋友有所帮助。
1、父母要向孩子学习,并成为孩子心声的忠实倾听者。
2、父母的成功社会形象是孩子的榜样,这便是真正的以身作则,家教尽在“不言”中;对孩子说话要幽默、精练、“含金量”高,使孩子心悦诚服。
3、家教的成功体现在父母能够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不必企图改变和强行塑造孩子,而在于能够进行交流和协商,遵循顺其自然的原则。
4、必须理解和尊重孩子,保护儿童合法权益,家教即将立法。
5、“爱护孩子的天性,发现孩子的特性,促进孩子的个性”是父母的天职;家教目的是实现孩子的独立,父母千万不要成为孩子走向独立的绊脚石。
6、所谓“家教”,其实是“教家”:父母不断学习新知识,以解决家教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完成培育孩子的伟大事业及社会负责;孩子帮助我们做个称职父母,使我们的人生更完美成熟、更灿烂辉煌。
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的几个建议
一、培养忍耐力和自制力
从幼儿园调研的情况发现,许多孩子办事虎头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长大以后事业上也少有成功。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忍耐力呢?对那些每次都把零食吃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忍受挫折,让他相信马上就会成功的。
二、培养好奇
心和探索精神
很多科学发现都是来源于好奇心的,好奇是很多孩子的本性,对于新鲜事物都想大胆尝试一下,这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也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不但使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会扼杀了他的积极性,将来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他也懒得动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事,耐心地给以讲解,或一起陪他玩。
三、生存能力及其重要
面对困境不同的人对问题的看法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其实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母的后天教育。目前西方国家,包括东亚的日本,十分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从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们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会吃饭,整理自己的东西,并知道什么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等。
四、多见世面
现在的孩子都是圈养的。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长大后易敏感、退缩。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团结精神,因而也很少有朋友,长大以后也会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才能的发挥。这都是孩子经历的世面还是太少,应该让他多适应新环境,对胆小的孩子鼓励他多接触人,或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一过程又叫脱敏。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生存的压力逐渐增大,因此,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这种心理素质是从小开始培养的,随着年龄和社会经验的增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种心理特点,很多家长现在把自己的孩子保护的过于好了,以至于抗打击和抗挫折能力特别的差,这是不利于今后在社会上去打拼的。因此,家长们要首先学会放手!
判断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
1、求知欲强
这样的孩子兴趣广泛,喜欢观察事物,爱动脑筋,思维敏捷,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试,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意志力强
不怕困难和挫折,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从不半途而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还能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工作。
3、活泼乐观
与人交往坦诚、随和,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不淤积心里。
4、心态平衡
经常保持欢乐愉快的心态,遇事冷静,情绪很少大起大落,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
5、富于同情心
乐于帮助别人,乐于关心别人,常表现出“利他”和“亲社会”的行为。
6、人际关系良好
心胸开阔,尊重别人,能与别人和睦相处。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适应纪律约束和行为规范。
7、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健康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和谐统一。对外部刺激反应适度,表现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并具有一定应变、应对能力。
8、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具有与其实际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并形成与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行为模式。如果心理、行为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段特征,可能存在心理发育问题。表现为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