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对孩子做情绪教育
孩子都曾体验人类的各种情感:快乐、高兴、喜悦、悲伤等,但如果他们没学会正确的处理或疏导,他们的情感受到压制或者没有被重视,很容易出现情感问题。那么对于孩子的情绪教育有哪些要点?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
孩子情绪教育的5个方法
一、察觉孩子的情绪
孩子如同成人一样,他们的情绪背后有其原因,不管他们是否清楚原因何在。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不明来由的生气或沮丧时,不妨停下脚步来了解他们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且运用一些方法来引导孩子安全地表达各种情绪。
二、体察情绪是与孩子亲近和教导孩子的机会
一些父母试图忽视孩子的负面情绪,希望他们的情绪过去,但常发现效果不好。事实上,情绪的抒解需靠父母协助孩子澄清情绪、了解情绪,才不致使情绪扩大或恶化。
三、同理的倾听和确认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需要父母注意他们的身体语言,如脸部表情和姿势。别忘了,孩子也会观察父母的身体语言。因此,父母可以一种轻松但专注的态度和语气、不带质问的反应,如说:“你今天看起来有点累。”然后,等待孩子的反应。
四、帮助孩子以言语表明情绪
当父母看到孩子流泪,可用同理心来反应:“你觉得很伤心,是不是?”这不仅让孩子了解,而且学到描述情绪的字眼。研究显示,一个人如能以适当的言语形容情绪,可以帮助自己在神经系统上得到宽心或镇静的效果。当然,不是父母告诉孩子该如何表达情绪,它只是单纯地协助孩子发展表达情绪的语汇。孩子也如同成人一样,他们同时亦会有两种以上的混合情绪,因此父母可以让孩子了解这是正常的,如说:“我知道你对参加少年棒球队选拔有点兴奋,也有点害怕。”
五、与孩子商讨解决之道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不是问题,偏差的行为才是问题,这是帮助孩子成长和进步的关键。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的解决。举例而言,父母可以如此说:“你很生气小杰拿了你的东西,如果是我也会生气,但你打他是不对的。让我们想想有没有其他解决的方法。”
孩子的7大情感心理问题
妒忌:
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足每个孩子所渴望的。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僧恨。在心理上他们会表现出对父母一方特别依恋,希望能从父母一方获得双倍的回报,在物质享受上,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认为别人能得到的,自己也应该能够拥有,就容易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逆反:
由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车严,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
自闭:
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感到自己处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和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自卑:
由于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环境。孩子的心理没有成熟,他无法去体会父母们的生活,无法理解父母们的苦衷,幼小的心灵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一旦受到冲击,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特别是看到同伴们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过去的生活。而现在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伤、失落使得他们产生忧郁和自卑的心理,孩子们找不到自己的快乐,看不到自己的快乐在那里,于是拒绝快乐,沉浸在忧虑、悲伤中。
同时孩子这时最敏感,面对同伴们和社会的关怀,他们会过于在意,甚至发生误解,长而久之,他们将从人群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空间,从而导致性格交流的极大障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自责:
自责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从而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单亲家庭的子女有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
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因此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
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许多单亲家庭子女受到批评后,总认为是自己不好,在别人笑自己的时候,总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焦虑:
对人焦虑是调查与他人接触时,对困难和失败的预感程度的指标。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学习到的是讨价还价、相互敌视,因此,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他们的监护人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胆中,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
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
抑郁:
因为父母的分裂,必然带来家庭的硝烟或冷战,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时时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出气筒,孩子成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没有安全感,时刻担心、害怕家庭战争的爆发,会使自己体无完肤。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对同伴永远保持距离,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敌对情绪很大,单亲家庭的子女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
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能量也就越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
对孩子的情感教育刻不容缓
培养健康情感成就完美人生
现代人总觉得生活在“危机四伏”的时代,有“经济危机,有环境危机,有生态危机”等等。在所有的“危机”中最根本、最大的危机是情感危机,换句话说,因为有情感的危机才导致了文明的危机、文化的危机、生态危机,等等。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戴茂堂教授说,情感的危机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一个就是有许多时候没有情趣。冷漠,对生活没有热情;另外还有一个表现方式正好相反,就是只有情趣,这种情趣表现为一种动物式的,是一种发泄,或者全都是玩的心跳的东西,这是情趣过剩的表现。他说:“没有情趣是情感危机的表现方式,只有情趣也是情感的危机表现方式。”因此,他觉得情感危机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
情感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需要
现代文明最重要的特点是以理性为基础,但它又容易忽视个性、情感这样一些非理性方面的东西。从这些方面来说,情感和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和谐社会呼唤真情和友爱。
中共湖北省委副秘书长姚中凯认为,情感教育可以弥补现行制度的缺失。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有一点缺失,就是“重智轻德”的倾向还存在,德育包括情感教育多多少少有些缺憾,这是制度问题,因为高考指挥棒作用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制度的设计,应该把德育以至情感教育也能装进去,因为人性的完美,不仅包括有知识,还有道德、还有情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因此,认识教育的缺失跟制度设计的关系,由高考指挥棒造成的缺失和缺憾应该、也可以由情感教育来弥补。
情感教育是人的发展的需要
权威人士曾经从更宏观的视角分析了情感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在自己哲学发展历史过程中都有一个疏忽,就是对情感教育的疏忽,最后都走向了一个文化发展的困境。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胡永继说,很多学生智商很高但是情商很低;也有很多学生总考第一名,但是干活不行;还有很多学生回答书本问题很不错,就是处理实际问题束手无策,能力很差。这就是在社会转型期加上我们教育制度的探索还没有到位所产生的一种现象。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徐金山说,在现代社会,经济是实力,文化是魅力,情感是动力。动力激发活力,催生魅力,创造实力。完美人生来自健康生活,健康生活取决于道德与文明,道德与文明需要情感维系。
湖北省妇联副主席曾玉兰说,现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最终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知识、一种能力方面的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包括情感、道德也是全面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