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家长该怎么做
很多道德教育都旨在教育孩子明辨是非,拥有最基本的责任感和正义感,但是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保护会挫伤了孩子的正义感,那么应该怎么去培养孩子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学会明辨是非、言行一致?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
怎样去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1、观察行为图片,明辨是非
现在书店里有很多行为判断的幼儿书卖,可以买来让小孩观察分析判断。从中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如随地吐痰一图,可问: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呢?他这样做对不对呢?为什么呢?应该怎样做才对呢?通过图上行为判断,可以大大提高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
2、创设情境,明辨是非
父母和小孩一块玩耍时,任意的创设情境,从情境中明辨是非。如玩乘坐公共汽车的游戏,创设让座或不让座的行为,让幼儿在具体的活动中去明辨是非。在给孩子进行教育时,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必须注重自己在家中的一言一行,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家长时时处处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是非的观念,让孩子在大人的教育中掌握正确的判断事物好坏的标准。当然家长也不要把自己错误的观念强行施加给孩子,使得孩子丧失自己判断事物的能力,以后将很难适应社会发展。
3、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明辨是非
社会这个大熔炉是最锻炼人的活教材,最能训练小孩对具体的行为进行观察分析的能力。在《心声》一篇日志里,我们谈到小政政在轻轨车上,一位阿姨抢座位不给老人让座。下车后,爷爷就和政政讨论起来这件事。“政政你认为这个阿姨的行为对吗?”“不对。”“为什么呢?”“因为她没有礼貌。”“为什么她没有礼貌呢?”政政似乎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爷爷就告诉他:“因为她不懂得尊敬老人。”我认为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行为判断训练,天长日久,宝宝的是非明辨能力就能逐步形成。
有一天早上,爷爷送小孩去幼儿园。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打车非常难。好不容易等到一辆空车。爷爷招手,车停了。但一位阿姨以飞快的速度坐了进去,爷爷带着宝宝也坐了进去,两人便争执了起来。当然这位阿姨最后还是让了这爷孙俩。下车后,宝宝就对爷爷说:“爷爷,我今天要批评你了。”“为什么要批评我?”“阿姨先坐进去呀,就应该让阿姨坐。”“我还不是为了你。”“那我们可以再等一等嘛。”
小孩就是这样认真,当他具有了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就会对身边发生的事作出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明辨是非的很好开端。
怎么教育孩子分清勇敢与鲁莽
分清勇敢与鲁莽
宝宝在故事书或动画片里经常看到一些有特异才能的“英雄人物”,他们刀枪不入,还能飞檐走壁,通常对他们羡慕不已。而孩子的理解能力差,分不清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鲁莽,这些“英雄人物”打打杀杀的情景会让他们觉得可行的而加以模仿。家长应该给孩子讲清楚什么是故事虚构的,什么是真正可行的,并让孩子懂得勇敢与鲁莽的区别。
当宝宝学会说话、走路以后,好奇心变得越发强烈,而宝宝在新奇地探索世界时,却根本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加之现代社会复杂,孩子丢失或被骗的事也时有发生,所以宝宝一岁以后,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
环境教育
很多家长喜欢用口头的话语教育孩子不要做玩火、玩锋利品等危险的事情,对于这种苦口婆心的教育,宝宝未必能听得进去。因为没有亲身经历,宝宝不理解做这些事到底有多危险,他们可能根本就记不住家长的提醒,甚至有孩子好奇心强烈,听到家长的提醒后,反而更喜欢“以身试法”。针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可以用环境教育的方式及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在家中帖一些形象的图片,让他明白做哪些事情是危险的。或让宝宝自己碰一碰危险的东西,让他知道疼痛就不会在犯了,例如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倒出少许开水,稍停片刻,让孩子摸一下,让他对“烫”的概念有个感性认识。
游戏教育
孩子走丢或被拐骗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教育宝宝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如果只是采取口头上的说教,对孩子来说既枯燥也不容易记住,家长可以用通过角色扮演类的游戏让宝宝学会应对陌生人和危险。例如,让爸爸扮演陌生人敲门,看宝宝要如何应对。或者家长扮演一个尾随宝宝的坏人,让宝宝学会如何脱身,还可以让孩子想想走丢后如何求助。通过平时的游戏让孩子对这些危险场景有所了解,一旦遇上就能派上用场。
随机教育
当宝宝周围发生一些安全意外,家长就应该抓住时机及时对孩子进行且安全教育。例如看到宝宝在玩锋利的剪刀,父母要抓紧时机教育他锋利的物品容易割伤手,并带宝宝去商场看看或买一些儿童用的剪刀,教给他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果在电视里看到发生火灾或车祸的新闻,可以让孩子一起看,并告诉让要如何做就能避免这样的意外发生。家长抓住偶然发生的事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孩子会对危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学会减少伤害
当危险发生后能即时减少伤害对宝宝来说也是非常有用的,在平时生活中,家长可以教孩子单的应对意外伤害的方法,如手指被割伤、流鼻血、被开水烫了时,应怎样减轻伤害等等。也可以家长可以通过儿歌、故事等帮助孩子提高安全意识,教孩子记住家庭住址,求救电话、学会辨认方位,以及一些被人拐走后的应对方法,减少意外发生后的伤害。稍微大点的孩子还可以告诉他地震、火灾发生后的逃生方法。
请不要挫伤孩子的正义感
看到小动物受伤不会上前包扎,看到同学被欺负只会绕道走开,不少大人感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没爱心,缺乏正义感!在和老师们交流的过程中,却又听到了老师的无奈,他们再怎么教育也抵不过孩子们在做好事过程中的一次挫伤。助人为乐却听不到谢谢,指出缺点却遭到谩骂,学生的两篇作文,是不是能让大人们在批评孩子之前应该先反省一下自己呢?
事例一
指出对方错误却被谩骂
四年级的孩子龙龙有一次去坐公交车,却发现车上有个阿姨正在嗑瓜子,而且直接把瓜子壳扔在了车厢里。充满了正义感的龙龙毫不犹豫地走上前说:“阿姨,您这样做是不对的,不能把瓜子壳扔在车厢里,这样不卫生。”
结果,令龙龙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这位阿姨非但没有接受他的建议,反而破口大骂:“要你个小孩多管闲事!……”一系列难听的话让龙龙一下就愣住了,而整个车厢里没有一个人帮他说话。
于是,这个孩子困惑了,他在自己的作文里这样写道:“老师不是教育我们在公共场所不能随地乱扔果皮纸屑吗
事例二
苦等两个小时没有一声“谢谢”
前不久,同样是四年级的学生小伟在一次放学回家的途中碰到了自己的叔叔。瞧他在寒风中等在路边,小伟觉得很奇怪,就跑上前去问。叔叔掏出了藏在衣兜里的皮夹,对小伟说:“捡到了一个皮夹,里面有两千多块钱现金,我在等着失主来领回去。”
小家伙被叔叔的拾金不昧感动了,于是,他决定跟着叔叔一起等待失主,结果这一等就是整整两个小时。最后他们终于见到一个焦急的中年人回来找东西,两人赶紧迎了上去。
结果,那人拿过皮夹先是怀疑地看了他们一眼,然后着急地核对钱物,看看没少什么,转头就走了。小伟有些愤怒了,他在作文里这样写道:“我们等了那么久,他连一声谢谢都没有,以后再也不做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