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教育课堂之如何与孩子一起读书(3)
一本《语文》课本
藏了一座文学宝库
这册课本中还有安徒生童话、冰心散文、老舍的文章等等。仔细研究语文课本,就会发现,薄薄的一本语文,藏了一座文学宝库。这些作者的作品都可以作为亲子阅读读物,尤其是安徒生童话。英国作家C.S.刘易斯曾经将童书作家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为作为一种类型的孩子写作,迎合孩子的心理和爱好,投其所好,自认为自己所写的东西是当今儿童喜欢看的东西。这样的“投其所好”往往导致作者本我的迷失,本真的迷失。
第二种是为某个特定的孩子写作,比如路易斯·卡罗尔为爱丽丝写了《爱丽丝漫游奇境》,肯尼斯·格雷厄姆为自己的儿子写了《柳林风声》。虽然他们也是给孩子讲故事,但他们丰富人生阅历与天真烂漫的儿童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一种复合的人格得以形成,一个卓越的故事也由此诞生。
第三种是为自己而创作,而童书恰好是表达其思想的最好的艺术形式。
中国很多童书作家是第一种,而安徒生是第三种。最好的童话没有年龄限制,适合所有年龄段,只有不好的童书,大人看了才会有幼稚和天真的评价,而这样的童书层次不高,对孩子的也没有多少营养。安徒生的每个童话,都不幼稚,都有很深的哲理,《皇帝的新装》就是典型的代表。
亲子共读要挑选的读物一定是经典,是精品,是优秀的图书。这样的图书才能使人的心灵得到滋养,阅读品位得到提升。这样的阅读坚持几年之后,才会从内心拒绝低俗读物、问题读物,比如《邪魅总裁的娇宠》《粉言情:左手牵你右手写爱》之类,一看题目就会拒绝。
阅读是终生习惯
亲子共读能够成为彼此的知音
亲子共读不是只在孩子年幼的时候进行,而是可以贯穿孩子整个的成长、成熟全过程。亲子共读不是功利性阅读,不是励志型阅读,不是为了考试或者为了提高作文水平而阅读,也不是只有学生时期才阅读,阅读应该内心真正喜欢,喜欢书香气息,喜欢那些睿智的大脑用文字构筑的或者有趣、或者温馨、或者深刻的艺术殿堂,享受阅读,受益阅读,领会其中意蕴,丰富自己的心灵。
亲子共读,你会发现这是一个重生的过程。你从头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学习,在这种学习中,你会切实领会到什么是温故知新。从幼儿期的读图开始,到校园读物,到学校规定的各个年龄段必读书目,四大名著、外国名著,诺贝尔获奖文学作品,拉美文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人文历史,你将惊讶于书海之浩瀚,惭愧于自己所知甚少,再次明白什么是学无止境。你一步步见证孩子的成长,你沉潜多年、蒙尘多年的触角仿佛被这些书籍激活,开始重新发育。你在翻阅书页的时光中温习童年,焕发出久逝的天真烂漫,重温童话里的公主和王子,美人鱼和丑小鸭,小锡兵、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你会重新定义这些寓言故事,原来并不是童话,而是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活剧。穿越时空和种族,仍然饱含感染力和预言感,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也是文学的魅力。你会忽然觉得王尔德和安徒生,似乎是最孤独的灵魂了,他们写的不是童话,是给成人的白皮书。这就是名著,这就是经典,好的童书是不分年龄段的,因为每个人都曾经是儿童,每个人的童心和童真并没有消失殆尽,一本书就能让你返回童年。
亲子共读多年后,你会发现,你和孩子已经在无形中建立了非常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什么代沟,什么青春期、更年期都在这种交流中消弥。多年后,即便他成年了,你们还是会分享读书心得。一个坚持亲子共读,互通有无的家庭,怎么会有叛逆的青春期呢?有的是应该是对文学艺术的探讨,对宇宙自然的探索,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傅雷家书》中傅雷曾经这样评价儿子傅聪的演奏:“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音色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这样的父亲,是导师,更是知音。
亲子共读多年后,你们会不约而同谈起某个作家,某部经典,分享读书带来的快乐。谈一谈那些年,一起读过的书。他发现一本好书,首先想分享的是你,发现一段好文字,首先复制的是给你,他的感慨,感悟,首先要给的也是你,因为你们彼此总能给以回应,总能把话题扩展下去,深入下去,双方在交谈中都能得到满足。
如此,你和孩子彼此就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和知音,高山流水,会心一笑,因为你们一起成长。
作者|丛桦
公众号:丛桦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