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导之如何触发学习力(上)
编者按:《 如何触发学生的内源性学习力?(上)》这篇文章讲述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作为老师课堂上的教学应该如何触发到学习内在学习的动力呢?不妨来看看吧。
对话
早在2009年,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李松林教授、成都市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贺慧副校长及成都市锦江区的“品质课堂”研究团队就对基于学科核心问题的深度对话教学、聚焦学科思想方法的整合性教学等问题展开研究。从2012年开始,团队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转变学科教材理解范式的深度教学研究”,对深度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很多具有操作性的实践成果。目前,团队又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顶层理念下,将深度教学研究向深度学习领域拓展。为了更深入地把握深度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开辟了此栏目以飨读者。
【在线】学习是一个人的生命过程,是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基本生存状态和成长的基本方式,学生作为发展主体,是个体的“我”要学习、要发展、要生成,这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生成和发展中自身的生命能量和活力,也就是学生的学习力。那学习力中我们如何有意识触发和利用学生生命成长的本源性力量?
【李松林】对于学生生命所具有的这种内源性学习力,外部环境不能彻底改变它,只能顺应它、保护它和唤醒它。雅斯贝尔斯所言即是:“教育只能根据人的天分和可能性来促使人的发展,教育不能改变人生而具有的本质。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唤醒学生的内源性学习力?卢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换句话说,课堂教学首先要想办法触发学生的内源性学习力,但前提又是教师能够准确地捕捉学生内源性学习力的触发点。在课堂条件下,教师应该如何捕捉和定位学生内源性学习力的触发点?基于大量的课堂教学经验,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去捕捉和定位学生内源性学习力的触发点。
新奇处:学生觉得新奇的地方是什么?
常言道:“牛不喝水不按头”。凡是“强迫孩子们去学习的人,就是大大地害了他们”,我们“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换句话说,兴趣是学生寻求知识和发现知识的内在动力。那么,学生的兴趣又来自于哪里?在卢梭看来,人生性好动,在好动这一天性的基础上发展出好奇心和求知欲。人又有两种好奇心和求知欲:一种指向被他人尊为一个学者;一种产生于人对所有在目前或将来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物的自然的好奇心。而卢梭认为后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才是自然的。[6]显然,学生的兴趣主要来自于对他而言的新奇之处。
在学《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一课时,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大多见到的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这种褶皱地质构造,但实际上还真有“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反常的褶皱地质构造现象。见到这种“反常”的褶皱地质构造现象,学生就会觉得有些新奇。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种褶皱地质构造现象的新奇之处,就会触发学生去主动探究“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理成因。
共鸣处:容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地方在哪里?
“共鸣”原指在声学中由声波作用而引起的共振现象,即两个物体震动频率相近或相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共鸣而使振幅急剧增大,声音骤然加强。后来人们用共鸣来表达受到别人某种思想感情的感染而引起相同的思想感情。学生的共鸣一旦产生,便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增进和加深学生的理解。试想,如果学生在课堂中从来都没有产生过共鸣,我们又何从启迪他们的兴趣、情感与思维?
从理论上讲,学生共鸣的引起有赖于四个方面的心理实现机制:一是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课程文本或教师的思想观念相通和相似而产生共鸣。课程文本或教师的思想观念与学生所期待的思想观念一致或相似就属于这种情况。二是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教师、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体验相同或相似而产生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三是学生的意志愿望与教师、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意志愿望相近而产生共鸣。如果教师、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信念、理想、壮志、意志与学生自己的意志愿望产生了一种契合的关系,学生就会产生这种情况的共鸣。四是学生的人生经验与教师、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人生经验相同或类似而产生共鸣。“英雄所见略同”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教师在执教小学三年级《天鹅的故事》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体会了环境的恶劣,然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自己认为最感动的语句并加以仔细地阅读。阅读之后,教师便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理解阅读各自认为最感动的语句并说明理由。但是,课后证明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很简单,学生因为尚未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没有真正进入那种境界中去,其结果自然是很难理解天鹅的三次叫声分别所蕴含的真正意义。这说明教师其实还没有捕捉到学生的情感共鸣处。
作者|李松林
公众号:深度学习在线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