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入门教程:说一说小提琴的运弓
运弓的目的是为了发出声音,但是常态的声音不是人为地把弓压在琴弦发出来的,而是弓毛(弓毛上有看不见的小勾子)与琴弦的摩擦产生的。运弓的力量来源于大臂与肩胛骨相连的肌肉,而一般不是手的力量。专家说,"手放在弓上,弓放在弦上",就是强调一般不要有多余的手的力量。
声音的三个要素是弓速、压力和接触点,它们统一于运弓之中。分析运弓,先找到一个静止点。即弓子与琴码平行,将弓子的中段放在琴码与指板的中间。在这个弓弦接触点上,静止不动,手与小臂保持直线,大小臂与弓杆在一个平面上。整个右臂,特别是肘要自然放松。运弓时,大小臂、腕会自然有所变化,但万变不离这个静止时的基本姿势。
先在中弓部位用空弦拉,拉的过程中要永远保持弓弦接触的位置,小臂带动,大臂基本不动。
然后拉上半弓,小臂和大臂动作同上。拉到弓尖时,右肘向前方稍作移动,手腕略凹下去,食指稍用力给弓子一些压力,小指可以伸展甚至离开。如此这般,反复练习上半弓。
再开始练习下半弓。下半弓的动作是大臂带动,上弓大臂向上推,下弓大臂落下,不要耸肩。在弓根部位手腕稍凸起(要自然,不能成为" 鹅头"型),食指不用力,小指轻按,减轻弓子的压力。
最后拉全弓,把这些动作连起来。拉全弓的时候,要"把每弓想象成为一个大圆形的底部弧线"(列兰的说法)。然后再分析每一个弓段的细节要求。在这里每个弓段的细节要求是服从于全弓连贯动作的。在这里局部和整体有一个辩证关系。
换弦时,手腕带动,右臂要与弓子同时升降,肘部不要高于或低于弓杆。
上述要求是小提琴演奏家逐渐摸索出来的东西。现在有些专家作了一些物理分析,觉得都是有科学道理的。然而这些东西的作用也只是用来分析并纠正每个人运弓的自然主义倾向。其实不管如何运功,都要以发出好听的声音,并适应地心引力的客观事实为原则,自然、协调、放松,不能太刻板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