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教程:土族舞蹈介绍

李婷 1172分享

  土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大约二十万左右,是一个纯朴、善良、勤劳而又喜歌善舞的民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在民和、大通、同仁等县也有较大集中居住区,其余散居在乐都、门源和甘肃省的天祝县等地。

  土族的族源,目前在史学界尚未定沦,他们自称蒙古尔或霍尔蒙古尔,史学界说法可归纳以下几种。一、吐谷浑说,二、阴山白鞑靼说,三、蒙古人与霍尔人的融合说,四、沙陀突厥说。多数学者则倾向于吐谷深说。

  关于土族的族源,在史书中尚未发现有记载。尽在建立在互助县境内的藏传佛教《佑宁寺,寺志》一书中有一段可供参考的记载,即:“十三世纪初,成吉斯汗的部将日利特率部到互助一带,并在此留住下来。与当地的霍尔人通婚,他们的后代便是后来的土族”。这一说法在学术界目前尚无统一看法。

  土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 ,通用汉文和藏文。解放后有专家创造了土族文字,但现在尚未推广使用。土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在青海可分互助、民和、同仁三个方言区。生活用语却受汉、藏民族的影响。吸收了部分汉、藏民族的语汇,就连生活习俗和食俗方面也都接收了很多汉、藏民族的习惯。饮食也常以青稞小麦为主食。逢年节,爱饮自酿的青稞酒。招待贵宾时,桌子上罢一个“西买日”(土语,即:饰有酥油花的炒面盒),端上一盘大块肥猪肉,上面插入一把藏刀。酒壶上再系上一撮白羊毛,被视为最敬重的民族礼节。

  土族有着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尤为擅长歌舞。在群众中常流行着这样的两句话:“饭可一天不吃,歌不可一天不唱”,在实际生活中就是如此。每当劳动之余,他(她)们总是聚集在宽敞的家院中或平坦的场地上唱歌跳舞,互助县流传的“安昭” 舞,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群众常跳的大型祭祀仪式舞蹈“纳顿”(又称七月会),以及大通县土族群众常跳的“踏灰”和同仁县的“於菟”舞等,就是盛开在青海高原上土乡中的艳丽艺术之花。

  土族舞蹈分类

  一、安昭舞

  “安昭”是互助县境内土族群众喜庆时常跳的一种舞蹈,它属于家曲之类,歌词内容基本分欢度春节和男女成婚两类。春节时跳“安昭”要唱表达辞旧迎新,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祝愿全村老少平安等内容;若男女成婚时跳“安昭”则要唱表达祝贺新婚夫妇永远幸福,愿他们互敬互爱,白头到老的意思。两种场合的歌词有别,但舞蹈动作却相同。“安昭”的舞姿优美细腻,风格独特,富有艺术魅力。基本上有向前弯腰,左右摆手,然后上下起伏,向右转圈一周再成半蹲状双手握拳拇指翘起双臂向前伸出等基本动作所组成。女性动作较幽雅、秀丽、温柔,男性动作则略显粗犷、开朗、大方。“安昭”的动作具有步法轻盈,节奏明快的艺术特色,表现出土族人民高昂、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

  “安昭”的曲调多为抒情优美的3/4拍节奏,也有少量的2/4拍节奏,因而给人以流畅,欢快之感。总之,“安昭”是以民俗为内容的民间歌舞形式,在民间经常唱跳的有“安昭索啰啰”、“依姐”、“扎麻什昭”等十多个节目。

  以依姐为例,依姐是在新娘出嫁前改发式时和上马前由两个“纳信”(娶亲人)跳的一种歌舞,流行于互助县各地。土族结婚时,男方须邀请两个口齿伶俐,能歌善舞的娶亲人,土语称作“纳信”的, 陪伴新郎到新娘家去迎亲。在迎亲的当天夜里,鸡叫头遍,新郎即被请进闺房,亲手将新娘的发辫解开,用梳子梳三下,然后由新娘家里的人将新娘的发式改为新婚妇女的发式。这时闺房门紧闭,两个身穿白褐衫(毛织粗呢的长衫)的纳信,守在门外,双手各提自己褐衫的大小襟,边歌边左右扇动地舞着,等到新娘改好发式、打扮好穿着,并从门缝里递出新娘的裙子,然后纳信接过裙子,唱着舞着绕过麻尼杆,出了大门,复又将裙子从大门顶上扔进来,方完成仪式。

  这一不寻常嫁娶形式,是由一种民间传说演化而来。据说,每逢土族姑娘出嫁时,有“妖怪”要来抢亲,因此在姑娘改发打扮时,纳信在闺房门口,边唱边扇,表示歌声可以迷住“妖怪”,褐衫的扇动可使“妖怪”不敢近前。姑娘打扮以后,将裙子递出,“纳信”拿着出了大门,也就将“妖怪”引出了门。现在土族人民虽不再相信有什么“妖怪”来抢亲,但依姐这种歌舞形式还在民间流传,象征着对新娘幸福生活的祝愿。

  二、纳顿(纳东)

  “纳顿”是土语,译成汉语意为“玩耍”。是流传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土族聚居的三川地区一种大型的民间艺术活动(又称七月会),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从中川乡的美一村鄂家自然村开始至九月十五日在中川乡的前进村结束,所有的自然村都轮流举办一次,一村不漏,历时六十七天。其节目分三大板块,即会首、面具舞、跳法拉。每个板块中又有若干个小节目,其内容丰富、动作多样,每逢举办“纳顿”会时,中川地区显得十分热闹,家家酿造酩流酒,户户宰猪杀羊烧烤锅馍,男女老幼都身着艳丽的新装、似花如玉,走亲访友胜于过年。“纳顿”会是土族群众喜庆丰收的节日,也是土族人民的“狂欢节”,其规模之大,气氛之热烈,参与者之多,时间之长,均属为世罕见,可称其为世界之最。

  三、“踏灰”是流传大通县土族聚居区,反映农民的劳动生活,在青海农村有每年秋冬交接之间,在地里“烧灰”的习俗 ,即为了来年的丰收,每当庄稼收割后,把地里浇上水,待地里成半干后再用人脚把地里的土踏踩结实,然后用铁锹挖成土块,垒成窑形,里面架柴禾燃烧。几天后变成火烧成红色土块,再将其打碎成土抹,散撒在地里做肥料。“踏灰“舞就表现了这一劳动生活过程和高昂的农民劳动热情。舞蹈动作以踩踏步为主,画面调度变化较多,有圆形、直排、前后移动等。表演时以歌伴舞,情绪十分热烈、情趣盎然。

  四、换帽子舞

  “换帽子”是土族人民在喜庆节日或酒会上表演的舞蹈。一般由六名男演员表演,边唱边舞,因其歌词格式每段六句,演员从前至后每人各唱一句,唱完一段后互相换帽子,舞蹈动作活泼风趣。据说此舞蹈传承于藏族,但土族和藏族的曲词风格截然不同,虽说舞蹈动作稍有接近之处,却很难说孰前孰后。换帽子舞曲的歌词内容大多是祝福性的,每首四段,每段六句。曲调为五声徵调式,曲式结构也与众不同,由带曲首曲尾加四个小乐句组成,反复唱三遍曲调时才能填完一段歌词。乐句中出现大量的切分节奏和休止符,几乎每个乐句都以切分音起,以休止结束。旋律进行很有特点,乐句停顿明显,旋律常作下四度跳进,更显得活泼风趣。

  据换帽子舞蹈的词曲分析,其曲调原始古朴,一反藏族民歌的常规,证明它有自己的传承渊源,并非与藏族民歌一脉相承,而有其独特的风格。它的歌词结构却与藏族民歌鲁中的《巴拉柔》组词法极为相似,且填词法也不太和谐,明显带有后期移植的痕迹。据初步推断,这首换帽子舞曲,乃是在古老的土族曲调的基础上填入了藏族鲁体民歌的歌词。因为土族在依附吐蕃后,就被其同化,使用藏文和藏语,他们的所有民歌都用藏语演唱,古老原始的歌词也随着语言的逐渐丢失而失传。

  五、嘎儿日

  “嘎儿日”是土族的一种原始鼓舞,道具与藏巴哇地区的羊皮鼓大同小异,只是体积略显小巧而已。土族的嘎儿日既可在露天演出,也可在室内演出,视参加表演的人数和场合而定。演员均为妇女,表演时一手摇鼓,一手提木制的小方灯笼,边跳边唱。歌词格式为三句一段,一问一答。段落长短伸缩性极强,有时几分钟,有时几个小时,有时甚至通宵达旦。演唱者在唱完特定套路的词段后,开始即兴编词,即使唱上几天也不乏其词。嘎儿日的曲调只有一首,调式为五声羽调式,有上下两个乐句,上乐句有三顿,每顿均以属音结束;下乐句有两顿,均结束在主音上。整个乐曲出现奇特的角羽调式交替现象。嘎儿日舞曲节拍规整,速度适中,旋律进行具有藏族弦子舞的风格,舞蹈动作飘逸洒脱。

  六、婚礼舞

  随着婚礼程序和场面的变化,要跳三次。第一次是阿姑们在女方家门前迎接纳信时;排成两行,手挽着手,由领头的两人手里摆动着纳信送的礼物,边唱边向后退,跟随其后的阿姑们亦然,细步漫退,变腰,双臂前后左右摆动;第二次是新娘从改发式到启程,纳信在新娘的房门、堂屋门和大门前边唱边跳,跳时,双手左右搧动褐衫衣襟,原地踏步或左右摇摆,徐徐移步;第三次是在男方家门前,由送亲人的跳安昭舞,但不转圈,只手舞足蹈,边唱边跳。

  七、於菟舞

  “於菟舞”即虎舞。於菟,土族语,借自古代楚人对虎的称谓。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地区的土族民间祭祠舞蹈。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日祭山神时举行。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15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