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黄疸会出现哪些症状

芷红 1172分享

  核黄疸其实是一种严重黄疸,也叫“胆红素脑病”。如果是普通黄疸,那么就不用过于担心;而如果是核黄疸,那么就一定要引起重视了。那么你们知道核黄疸有什么症状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核黄疸是什么

  核黄疸是胆红素脑病的俗称。由于血液中胆红素的含量超标,部分处于游离状态(没有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胆红素越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使得中枢神经细胞的细胞核被其染黄,故而称为“核黄疸”。这些被染色的神经细胞基本丧失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能力,最后归于死亡。某些药物,如磺胺类抗菌药,头孢类抗生素,以及阿司匹林等,均可能诱发婴幼儿的核黄疸。

  核黄疸有哪些症状

  核黄疸的症状,症状轻重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日龄等因素有关。核黄疸症状一般可以分四期:

  1、警告期

  主要表现为嗜睡、拒乳、肌张力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抑制症状,也有表现为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大约经过半天到1天进入痉挛期。

  2、痉挛期

  表现为痉挛、肌张力增高、尖叫、眼球震颤、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等兴奋症状,早产儿的痉挛等症状可以不明显,经治疗幸存患儿1-2天后进入恢复期。

  3、恢复期

  先是吸吮和反应逐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抽搐缓解,痉挛减轻和消失,此期约持续2周。

  4、后遗症期

  一般在生后2个月~6月出现,表现为四肢不自主活动,头躯干扭转,眼球上转困难或斜视,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哭闹不安,智力落后,最终发展为手足徐动型脑瘫。

  核黄疸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几乎所有的病例都发生在婴儿初生时。该病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酶系统不成熟

  由于相关酶的缺乏,导致游离状态胆红素转化为结合状态胆红素的过程被延缓,使得体内存在大量游离状态的胆红素。

  2.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

  这是比较普遍的原因。某些疾病(新生儿溶血症等),或某些药物(维生素K3等)的影响,都是导致血液中胆红素超标的原因。

  3.血脑屏障功能较差

  如果血脑屏障的功能下降,那么游离胆红素会透过血脑屏障而侵入中枢。外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机体缺氧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新生儿血脑屏障受损。

  4.血浆白蛋白含量较低

  由于血浆白蛋白数量的减少,导致胆红素和白蛋白得不到充分的结合,相应的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含量会很高。

  5.酸中毒

  酸中毒会影响血脑屏障的完整性,胆红素会更容易侵入中枢。

  6.白蛋白被夺取

  如果某些物质与血浆白蛋白的结合系数比胆红素-白蛋白的结合系数高,那么这些物质就有可能取代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例如,来自体外的某些消炎镇痛药物(如水杨酸类药物)、磺胺类抗菌药或某些抗生素(如新生霉素)等,或者是源于自身的某些物质(如胆酸)等,这些物质都可能发生上述“置换”现象。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67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