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成绩差别那么大

曾扬 1172分享

  考试结束后,为什么往往有些孩子成绩很好,有些则是位于中下层。都是同龄人,为什么成绩差别那么大?是真的孩子天生就笨吗?

  答案是否定的。

  没有天生愚钝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很聪明的。之所以孩子差别那么大,主要是因为孩子的责任感不同。

  有的孩子,意识到学习东西,是自己的一项义务,自己有责任全力以赴完成这件事。而有的学生,却没有这种责任感,只是随性的学习,高兴就学习,不高兴就不学习。别的事也是,这就是同样资质的孩子,成绩差别那么大的根本原因。

  写作业:家长不放手,孩子就不动手

  孩子做作业磨洋工往往与家长以下行为有关:

  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结果

  担忧孩子今后的发展

  过多涉入本来属于孩子的责任范畴

  当你把孩子的责任揽成了自己的责任时,孩子即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学习不是我的责任,表现出来状态是做作业拖拖拉拉、心不在焉、不想完成作业。

  字写不好、语法不对、拼写有错、有时忘了做作业、或作业落在家里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历。

  如果家长因此大动肝火,埋怨、催促和责骂,不仅让孩子的能量都消耗在处理这些所引起的负面情绪上,而且会加深孩子对学习的厌倦和恐惧,阻碍孩子学习责任感和主动性的发展,其后果比孩子最初的“毛病”严重得多。

  放手不是放任,这几步要走好

  与孩子交流——为什么要学习?

  首先,要跟孩子交流“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家长应帮助孩子树立这样的理念:你不是考试机器,你也不是为了爸爸妈妈而学习。

  你是为了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从而使你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而学习;你是为了增长智慧,为了探索你的独特个性、人生价值,从而使你的人生更有意义而学习;你是为了更充分运用你的特长和才能去帮助他人而学习。

  在聊天中告诉孩子,学习的过程是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你会逐渐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不喜欢什么、不擅长什么;会学习到一些知识和技能,让你今后有更多的选择权,去做你感兴趣的事。

  对孩子,你只需要提出3点要求:

  1.一定要努力,总结经验就行,但不要过度在乎考试成绩。

  2.在现在知识更新这么快的时代,你怎样学比你从书本学到什么更重要。我希望你能学到各种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能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寻找资源和自学的能力等。

  3.我希望你对这个世界有好奇心,想去探索世界的未知,求知欲强,有终身好学精神。我希望你能在学校发现一、二门很感兴趣的学科,能钻进去,甚至用业余时间在网上看更多的相关资料。

  学习不等于书本知识,更不等于学习成绩。书本知识只是学习的一部分,生活才是最好最大的校园。

  制定界限,逐渐放手让孩子承担责任

  明确地告诉孩子,学习是你的责任,不是父母的责任;你为自己学习,不是为了父母学习。

  制定界线:比如,作业在什么时候完成,必须自己完成,完成的效果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完成过程中有困难可以向谁求助等。

  逐渐放手让孩子承担责任:包括完不成作业需要承担的后果,作业错误率高需要承受的批评等,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做其他的约定。

  规则制定好后,家长只需要和颜悦色偶尔提醒:功课做了吗?告诉孩子,如果他哪门学科需要帮助,可以告诉我,我们一起找解决办法。

  只要他知道安排时间,知道轻重缓急,不要过多涉入,只是有时表扬他的时间管理做得很好。

  与孩子一起检查他执行责任的情况

  考试成绩出来后,一起分析,问题出在哪,怎样改进,知道他自己会做总结,有心去改,就好了。

  不要太频繁查孩子的成绩,家长容易对孩子的每个错误过于关注,接着就情不自禁地想“修正”孩子的每一个错误,从而引起家长与孩子的冲突。

  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家长应该把握的大方向,看得更远。

  把孩子的责任还给孩子,允许孩子犯些错误,反而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调动了孩子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这种方式,孩子成长了、懂事了,我们也落得个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孩子能通过失败的经历去思考、总结、改进和成长,那这段经历对他今后的人生会有很大的帮助,远比孩子在家长的扶持监护下的优秀来得更重要。

  做家务,家长不要包办

  初中生完全可以自己负责洗衣服一事。有时忘了洗,就让他把脏衣服拿出来再穿,家长要意识到这不是家长的事。

  即使看到孩子穿着带有斑斑点点有脏迹的衣服,家长也要咬着嘴唇少教训。让孩子逐渐清楚地认识到,洗衣服是自己的责任。

  初中生正是逐渐开始注重外表的时候,有些我们想要孩子改而改不了的习惯,也许到了这个时候,孩子就有动力改了。

  什么年龄做什么事,这就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我们应该遵守这个规则,顺应自然法则,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与孩子站在同一个战壕里

  当孩子经历自然结果而意识到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明智的时候,我们的态度不应该是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地数落孩子“你看你看,我都告诉你了,你偏偏不听,现在知道错了?”而应该是鼓励的态度“孩子,没关系。妈妈(爸爸)小时候也做了好多错事,吃一堑长一智,小孩子就是这样成长的。”

  激发孩子的内动力

  我坚信每个孩子天生都孕育着积极向上的种子,只要家长对孩子有高质量的陪伴、关爱、赞赏、倾听和鼓励,就给这颗种子的茁壮成长创造了条件,孩子的内动力就被激发出来了。当然了,要给孩子进步所需要的时间。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从短期来看,孩子在家长不停地督促监督下的表现也许比家长放手后孩子的表现好,这也是很多家长不敢放手的原因。

  但孩子在家长监督下的表现来自于外界的控制,而不是来自于内在的力量。从长期来看,来自内在的力量会更强大更持久,我们毕竟只能陪伴孩子一段路,剩下的路需要孩子自己有内动力走下去,所以一定要接受孩子在成长中表现出的“不完美”。

  只要我们改变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孩子的很多“问题”也会有所改善的。

    热门标签

    697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