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高考 > 高考考点 > 语文 > 高考高三语文文言文重要深度知识点解析

高考高三语文文言文重要深度知识点解析

文浩20分享

高考高三语文文言文重要深度知识点解析2022

自信是你成功的基石,沉着是你飞翔的翅膀,高考中保持自信沉着,把高考当做生活中平常的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高考考生必看的高三语文文言文重要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各位考生能够喜欢。

高考高三语文文言文重要深度知识点解析

高三语文文言文重要知识点1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处室: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居家过日子,共同生活)

2、餍:则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饱食)

3、瞷:吾将瞷良人之所之(暗中察看)

4、墦:卒之东廓墦间(坟墓)

5、善:通国之善弈者也(擅长,动词)

6、诲:使弈秋诲二人弈(教,动词)

二、通假字

1、反: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通"返",回来)

2、蚤:蚤起(通"早",早上)

3、施:施从良人之所之(通"迤",逶迤斜行,这里指暗中跟踪)

4、为:为是其智弗若与?(通"谓"认为)

三、一词多义

1、之:①吾将瞷良人之所之(前者是助词,后者是动词,去,往)

②之祭者,乞其余(向,介词)

③而良人未之知也(它。代事情的真相)

④又顾而之他(到,往,动词)

⑤通国之弈者也(的,助词)

2、施:

①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迤,暗中跟踪)

②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

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施行,实行,动词)

④妾不驱使,徒留无所施(用处,动词)

2、卒:①卒之东郭蕃间(终于,最后,副词)

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士兵,名词)

③初,鲁肃闻刘表卒(死亡,动词)

④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通"猝",突然)

四、词类活用

1、富贵:则尽富贵也(形作名,富贵的人)

2、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动作状,站着)

3、骄:骄其妻妾(形作使动,使……骄傲)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国:遍国中无与立谈者①古义:国都。

②今义:国家。

六、句式

1、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判断句)

2、而相泣于中庭(介宾短语后置)

3、而良人未之知也(宾语前置)

4、惟弈秋之为听(相当于"惟弈秋是听",宾语前置)

5、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判断句)

七、难句翻译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认为是这人的智力比不上(他)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2、惟弈秋之为听。

译:完全按照弈秋说的去做。

高三语文文言文重要知识点2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

(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

2.特殊词义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

(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

(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

3.一词多义

(1)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2)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

数罟不入洿池(密)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扶苏以数谏故(屡次)

(3)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

(4)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5)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

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百发百中(发射)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6)兵

非我也,兵也(兵器)

穷兵黩武(军事力量)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草木皆兵(士兵)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敲鼓)

树之以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称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

5、古今异义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黄河今:泛指河流)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谷物收成不好今:凶恶,厉害)

(3)弃甲曳兵而走(古:跑,逃走今:行,走路)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保养身体)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凭借今:表示同意,认可)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然意为这样,而意为却今:转折连词)

(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归咎今:没有罪过)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

(2)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

(3)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4)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其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则移其民于河东

(2)代词,作定语成分: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无失其时(它们的)

3.之

(1)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结构助词,的: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

(3)衬音助词,无义: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⑷代词,作宾语成分: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

4.焉

(1)句末语气助词:尽心焉耳矣

(2)代词: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指示代词,这样: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填然鼓之

6.于

(1)介词,对于:寡人之于国也

(2)介词,表比较,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介词,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

(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4)是亦走也

(5)非我也,兵也

2.疑问句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代词,与“也”连用,表疑问)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疑问代词“何”在此表示反问)

3.省略句

(1)(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语“寡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语“士兵”)

(3)以(是)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后省“是”,“以是”相当于“因此”)

(4)(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省去主语“梁惠王”)

(5)(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省去主语“孟子”)

(6)(国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语“国家”)

(7)(王)则日:“非我也,岁也。”(省去主语“王”)

(8)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

(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倒装句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

(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词宾语后置)

(4)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高三语文文言文重要知识点3

1、字词

芙蓉、慷慨、青青子衿、嘉宾、阡陌

羁鸟、樊笼

2、文学常识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作,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养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曹操,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秋风萧瑟,红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中的名句。

陶渊明,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他亦有、“隐逸诗人”之称。


高考高三语文文言文重要深度知识点解析相关文章:

高三语文考生必看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最新2021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归纳分享2021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归纳2021

收集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2021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分享2021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分享总结2021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分享2021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总结2021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2021

高三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复习2021

    12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