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高考 > 高考考点 > 文综 > 高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文浩20分享

高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总结2022

我们很平凡,但我们永不平庸,我们要作永远的进步者,我们会用行动证明一切,我们也能征服高考,前往心中的大学殿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高考考生必看的高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各位考生能够喜欢。

高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1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

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2)强调人的价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张: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级的。

高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2

一、“开眼看世界”

1.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地主阶级抵抗派)。

(1)林则徐: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成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编撰《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概念:先进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封闭状态中走出来,摒弃传统的夷夏观念,率先提出向西方学习。

3.影响: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解放思想。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

2.主张: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3.目的:挽救清朝封建统治。

4.概念:封建纲常伦理为国家根本,用西方科学技术来挽救统治。

5.意义:将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付诸实践,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派:

(1)背景: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3)主张: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4)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2.晚期维新派:

(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民族危机严重;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3)主张:

①康有为: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用经学外衣,利用孔子来否定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③严复:指出封建君主为“大盗窃国”,翻译《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4)实践:1898年发动戊戌变法,但最后结果失败。

(5)影响: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高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3

世界近代现代的国际关系,若依据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分析。

从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为第一时期。此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激烈的角逐和斗争,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为17和18世纪,其中法国、西班牙、荷兰和英国四大商业强国的冲突,构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内容之一。

在这场斗争中,先是英国打败西班牙,17世纪下半期,英荷之间又发生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的殖民优势被摧毁;在北美,英国夺取了荷属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英国又同法国多次发生战争,夺取了法属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并夺取了法国在印度的大部分地盘。在长期殖民战争中,英国掌握了海上霸权,抢占了广大殖民地,成为世界上的殖民帝国。这一时期,新崛起的俄罗斯帝国与瑞典的北方战争、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扩张,构成了国际关系的第二个内容。

俄国彼得一世、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的扩张表现在领土的侵占,这与英、法等国殖民地扩张有所不同。同时,此种扩张更多地带有封建色彩,而英法的扩张,则是早期资产阶级原始积累的性质。在这一时期,强国之间的关系随着各自利益的需要而变化,如普奥,既有战,又有结伙瓜分波兰的举动。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从18世纪法国_开始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止。18世纪以前,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对国际事务拥有重大影响。法国_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体系。欧洲各国封建势力内外勾结,组成反资产阶级革命同盟。因此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首先表现为法国与欧洲列强的关系。在法国_中,先是普奥组成干涉军,失败后,英国为同法国争夺中东的利益和进行海上争霸,组织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法国与第二次反法同盟之间的关系,是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与传统的封建势力之间关系的继续,并使新生政权得到巩固和发展;法国与后来反法同盟之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争霸特点;而对西班牙和俄国的进攻,则是侵略行径。1815年,拿破仑战争失败后,战胜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建立了具有一定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际政治体系--维也纳体系。

当时的欧洲列强俄、英、普、奥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在欧洲划分了势力范围,奠定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这个体系的特点是:封建专制国家在其中占据支配地位,组成了多极均势结构,以恢复、巩固欧洲封建秩序,消灭各国革命为目的。19世纪中期,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权,资本主义列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导致了一些局部性的国际战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为争夺土耳其,英、法、俄之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在德意统一过程中,也渗透着复杂的国际关系,德意志统一进程包含有普奥与丹麦的关系、普奥之间的关系和普法之间的关系。意大利统一主要体现了奥意的关系、意法的关系、法奥的关系等。


高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二下册历史备课组教学总结5篇

高二历史教学学情期末总结5篇

高二年级历史教学成果总结5篇

高考文综必考点人教版高二历史知识点2021

2021高二年级历史课程教学总结

高考历史全新知识点清单整理2021

学期末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总结5篇

高二下学期学考历史教学计划5篇

关于高二下学期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关于高二上学期历史线上教学工作总结

    125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