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优劣势在哪里
新高考选科优劣势在哪里_新高考选科策略
面对新高考选科多达十二种的排列组合,相信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科目,因此小编特意为大家带来了新高考选科优劣势在哪里,希望大家喜欢。
新高考选科优劣势在哪里
优势
学科选择变多
拥有了更多选择,学生们可以扬长避短,根据个人特点和兴趣选择学科。不只是学科,对于未高三网志愿的填报来说,学生选择专业的也更加广泛。
分数差距变小
新高考实行等级赋分制,根据学生的实际高考成绩,按照各省市的对比分数段进行赋分,可以更大程度上缩小科目和试卷难度带来的分数差距。
劣势
竞争压力变大
中等分数段的学生压力增加,例如针对于学科来讲,物理薄弱的学生会直接放弃物理,但是物理这门学科在未来选专业的时候还是非常吃香的。
纠结多种选择
有很多学生是不偏科的,因而对于学科组合的增加往往会陷入迷茫。会担心无论自己如何选择都会后悔。
新高考怎么选科
第一,选科时建议要兼顾兴趣与特长。普通心理学研究显示,兴趣是个人秉性和思维模式的体现,所以兴趣是第一前提。学校心理学家建议可以通过让孩子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喜欢上的课、想参加的兴趣小组或社团分类,这样就可以较为清楚地了解其兴趣点和特长了。
第二,选科时建议孩子回顾成绩清单。学校心理学应用实例表明,成绩是选择的最实际的依据。因此,学校心理学家建议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各科成绩的确切情况,把各科成绩作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比较,看清楚其哪科更具竞争力。
第三,选科时建议关注孩子自身潜能。学习心理学应用研究表明,个体在努力程度相当的情况下,学习成果较好的学科可能就是自己的潜力和特长所在,而对于收效甚微的学科,则表明该个体很可能缺乏学习的优势和潜力。因此,学校心理学家建议选科时应以孩子的学习效率为标准,了解其自身潜能。
第四,选科时建议参考目标院校专业。只有在提前了解目标院校招生专业对高中学科的要求下,才能避免将来报考时才发现自己所学科目与招生要求不符。
新高考要如何选科
新高考选科是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这里总结最重要的几点,供学生和家长参考。
1、参考各大学在浙江或上海的专业招生政策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统计数据,20_年拟在浙江招生的有1360所高校,选考科目范围涵盖了2.49万个专业(类)。其中一半以上的专业没有设定选考科目,7门选考科目中,选任意3门,都可以报考。
在设定了选考科目的1万多个专业(类)中,物理占了八成多,其次是化学,接着依次是技术、生物、历史、地理,最少的是政治。
虽然每年各高校可能会对选考科目有细微调整,但调整的范围的幅度一般都非常小,所以高一、高二的同学们,可以根据浙江或上海考试院公布的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范围作为选择的参考。
2、需了解各大学同一专业选考科目的不同根据“职业——专业——选科”这条主线选择科目。如果不想读工学专业,物理可以不选;选考历史、地理、政治三门,是绝对不能读医学专业的。
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要求不一样,学生根据要报考的院系和专业所要求的必考科目选择自己的选考科目。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各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其选考科目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临床专业:上海交通大学选考科目是化学和物理;南开大学选考科目是化学和生物;南京大学选考科目是化学、生物、物理。所以考生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对每个学校各专业的选考科目都要进行了解。
3、排除自己不擅长的科目,选择优势科目高考改革之后,最终成绩是按等级赋分来确定,比如卷面成绩为80分,若在全省的排名比例是1%,那么最终成绩就是100分。
所以,选择考生比较擅长的科目,对最终成绩会更有优势。在学科成绩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至少保证物理、化学二选一。否则选择专业的余地会非常小。同时历史、地理、政治相对选科范围较小,原则上不建议学生全部选择这3科。
新高考3+1+2选科需要注意什么
1、新高考选科是学生学习、乃至职业规划中最重要的一步,选科跟高考志愿填报,高校招生息息相关。选好了,学习上、升学上就会顺利很多。
2、新高考下,选考科目的成绩不是按卷面分数算,而是这科成绩在省内的排名,如果你的排名在全省前1%,哪怕实际分数不是满分,你也是满分。这就是按等级赋分。因此,在选科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慎重选择。
3、新高考选科要有依据,不盲目,不跟风。依据就是我们在高一、高二时的摸底考试成绩和学业生涯规划。摸底成绩是我们选科的硬件,关系到高考成功与否,而学业生涯规划,则关系到选科和目标大学专业之间能否搭起一座桥梁。
以往,学生们只要埋头扎进书本里,高考取个好成绩,再去考虑志愿填报就可以,高考改革后,如果我们不提早规划,很可能即使取得好成绩,也上不了心仪的大学专业。
新高考选科的策略方法
志向坚定者,首选“最相关”科目。如果高中生未来的发展方向非常明确,对报考的专业已有清晰定位,那么,应当首先选择与今后发展关系最紧密的学科。即便这些科目目前的成绩未必很好,也应该坚定选择,而不能为了“求热门”“钻冷门”而选择别的科目。
兴趣明确者,首选“最喜欢”科目。有的学生对某些学科兴趣特别浓厚,比如对化学、物理很喜欢,特别喜欢做实验,至于今后究竟想做什么工作则还没有细想。这类学生应当“毫不犹豫”地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科目,并努力学得更好,待到日后填报高考志愿时,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理想的大学和专业。
偏科明显者,首选“最拿手”科目。高中生应当把每门功课都学好,避免出现“红灯”。但在各门学科都合格的前提下,出现一定的“强势学科”,不仅无可厚非,而且是值得肯定的。新高考给予考生更多选择,一定程度上是鼓励“适当偏科”的。对于偏科的学生,首选自己“最拿手”的科目,既有利于发挥特长,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亦有利于将学习上的优势转化为今后事业上的专长,力争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
各科均衡者,首选“最适用”科目。对于各科成绩均衡、学科兴趣并不明显的学生,若对于以后报考哪类专业也没有明显的偏向,那么就选择大学比较看重的科目,如物理、化学、技术,或者选“二理(技术可以归为理科)一文”或“二文一理”,以利于在选择大学和专业时有更大的“适用面”。
成绩一般者,首选“最自信”科目。假如相关科目成绩都不是特别优秀,或者时好时坏,说不清楚究竟哪门功课相对较强,而如果不尽早确定高考科目,学习的方向不明,就会造成在各门学科上平均用力,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难以集中利用,更不利于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这部分学生应当在各科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有信心学好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