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胡忠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
用十大人物去感染中国梦,感染我们视觉,给我们心灵上的洗涤,精华我们的心灵。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感动中国胡忠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感动中国胡忠观后感1
与往年一样,感动中国总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在这些感动人物中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但却都以不同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民族的人民。又是一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我的内心再一次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我对感动中国中是教师职业的感动人物也会有更多的感触。莫振高就是一位打心眼里佩服和尊敬的人物。他是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
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最后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他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老师用生命谱写出了人民教师的关荣与伟大,让我们看到了国人一种从物质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转变。
在感动中国的颁奖中,感动中国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对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感动中国,其实是我们对优秀精神的一种寄托,是虚无缥缈的灵魂与现实接轨的媒介,是美好品质发扬传承的载体。在一个个感动人物的事迹中,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与人性的力量。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通过感动中国传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无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人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翻腾,化作一种独特的动力,使我们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气因此而改变
感动中国胡忠观后感2
周五,我校组织全校一线教师在四楼会议室观看了《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胡忠、谢小君夫妇的爱心奉献壮举深深地感动。
这对来自成都的教师夫妇被称为“坚守”在雪域高原上的支教者。颁奖盛典的录制片里介绍,2000年,胡忠辞去成都石室联中教职,告别妻子和年幼的女儿,来到海拔3800多米的甘孜州西康福利学校,当了一名志愿者老师。此后的12年,他拿着每月约300元的收入,以老师和父亲的双重身份照顾着这里的143个孤儿。在他来到这里的3年后,妻子谢晓君带着女儿,追随丈夫的脚步来到甘孜,现在她是当地牧区一所九年寄宿制学校的一名老师
2011感动中国【颁奖辞】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推选委员评价】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胡忠、谢晓君: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健康的红润。这一票我要表达向他们的敬意和赞美。
推选委员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为什么会感动,为什么能感动?因为他实在,因为他真诚,因为他亲切,因为他普通……就这样鲜活地走在我们身边。”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感天动地的事,但如果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我们的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孤立看每一位人物,他们并不完美,也不高大,但是那瞬间爆发的力量排山倒海,那点滴构成的美德温润如玉。”
胡忠说:“今天,我与这帮孩子竟真的相遇了,他们让我想起了儿时的梦——我梦到自己站在一片辽阔的草原上,四周环绕着雄伟的山峦,极目远眺,满山竟拥出无数的小孩,他们跳跃着、欢呼着,清脆的童声回荡在山间,他们向我拥来,我们携手共舞,甜蜜和兴奋久久不散…… ”
看了CCTV“感动中国”人物2011 颁奖晚会的感人情景,又细读了颁奖词和评委的评价语,胡忠、谢晓君夫妇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们成都木综厂子弟学校的全体老师们,大家表示,要在自己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上,进一步做好尊重、关心、爱护每个学生,把老师的爱奉献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快乐、健康、成长、发展、成才。
感动中国胡忠观后感3
有些话语,有些事迹,有些动作,都能使人们感动。生活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虽然故事不一样,但是相同的就是都很令人感动。
在感动中国中得奖的人物里,我最关注的就是谢晓君、胡忠夫妇了。
我很佩服他们,因为他们愿意在最困难的地方支教,还没有任何怨言。他们就像是高原上开的最漂亮的并蒂雪莲。他们愿意一辈子都在那里支教,理由就是:那里很纯净,孩子很尊敬老师,他们对学习的渴望很强烈。胡忠老师还说:“在哪里不是教书?在哪里不是育人?都一样的嘛。做老师不是只教知识,我还教他们做人。”
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那里的孩子很好学,虽然条件没有我们好,但是他们学的一定比我们多,比我们更快学会。
我顿时觉得好羞愧,我们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明明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却不好好利用,如果让那边的孩子来我们这里学习,我想他们的成绩一定是最优秀的。因为他们不但刻苦,还好学,要是再加上拥有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我想他们在升初中的时候,一定可以考到深圳最好的中学的。我们应该在小学的最后阶段学习他们刻苦,好学,勤奋的行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冲刺了。
胡忠老师讲的那句话让我想到了刘老师。刘老师就是不但教我们学习,也教我们做人。现在我想把刘老师和我们讲的人字的由来和大家说一说。
刘老师说,“人”字是一撇一捺组成的,我们就像是那个撇,需要好朋友的那一捺帮助我们支撑起这个人,我们需要团结,需要帮助,这样我们的人才能支起来,不然这个人就塌下去了。
刘老师还说,我们要学会孝敬,孝敬不但是要孝身,还要孝心和孝志,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孝敬。光是孝身是没有用的,那样不算真正的孝敬。
我觉得当老师真的不容易,对学生倾入感情的老师更是少之胜少。所以当我们拥有像谢晓君老师和胡忠老师还有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一样的老师时,应该好好珍惜。能当这些老师的学生,真的很幸福。
感动中国胡忠观后感4
难得今天晚上看了感动中国,因为这个节目每年只会播出一次。每年的这个节目我都会看,那些杰出的人物有太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今年的感动中国也很感人,从朱亚光到杨善洲再到阿里木,他们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看到胡忠,谢晓君夫妻二人抛弃一切带着孩子来到偏远的福利院,我们有谁能够做到,是他们告诉孤儿:虽然我们是无依无靠的,但我们是脚踩在地上的人。是他们让孤儿有了家的温暖。让我们由衷的对他们表示敬意和赞美。我相信这就是爱和信念的支持吧!医者专家吴孟超更是医者仁心,用行动用仁爱感动着世人。而和我们同样年岁的刘伟-无臂钢琴师,他用事实告诉我们:努力就会有结果,只要你迈出第一步,迈出你自己,就迈向了成功。人民公仆杨善洲在晚年退休后毅然决然回到云南老家去种树,是他用60岁以后的生命建成了上千亩的绿色王国。
张平宜,一个台湾的富家女,没有人会相信她在老营盘这个麻风病贯行病区扎了根。她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来帮助这些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孩子们,也告诉了我们要学会感恩珍惜一切。最美妈妈吴菊萍用自己的双手挽救了一个生命,善良是人的本能,我们拒绝袖手旁观。
看到一个一个楷模的所作所为,让我们有了前进的动力,更是我们学习的典范。让我们大家争做白芳礼,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白芳礼们会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感动中国胡忠观后感5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他们,就是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胡忠、谢晓君夫妇。11年前,胡忠这位成都中学的化学老师,放弃了几千块的月薪,辞掉了工作,告别了妻子谢晓君和刚出生的女儿胡文吉,来到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支教,作为志愿者,每个月仅仅只有300多元的补助费。2003年,妻子谢晓君也报名支教,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中,她毅然辞去了工作,抱着女儿,与丈夫在福利院“会师”。
他们夫妇俩为了藏区的孩子,放弃了城市优越的条件,在那么艰苦的地方工作、生活了十一年,他们教过的孩子中有十名考上了大学,他们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藏区孩子的身上。
胡忠、谢晓君夫妇只是众多教师的缩影。汶川地震中,张开双臂,护住学生,自己却壮烈牺牲的谭千秋老师、“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的张米亚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献出自己生命的殷雪梅老师……他们都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爱的赞歌。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老师,他们的爱像涓涓细流,温暖我们的心田,浇灌我们茁壮成长。
我们班是全校出名的淘气班,淘气包们经常在班里惹是生非。这伤透了倪老师的脑筋,她经常变着法子来教育他们。这学期,倪老师又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在班里设立了常规评比表,连续两周前十名的同学就会得到倪老师送出的意外惊喜。这些礼物都是倪老师自己掏腰包买的。现在,我们班的常规越来越好了,每个星期都被评为常规星级班。倪老师用智慧和爱心慢慢地转化我们,我们都很喜欢她。
我妈妈也是一名老师,她每天一大早就来到学校带领同学早读;每天傍晚,她总是还在埋首批阅学生的作业,直到很晚才回家;晚上,我都睡觉了,妈妈还在灯下备课,为明天的课堂作准备……但是她却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也许没有什么惊天地的豪言,也没有什么泣鬼神的壮举,他们只是默默无闻地耕耘在三尺讲台,在平凡的工作中谱写着一曲又一曲爱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