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观后感2020最新范文大全

醒婷 1158分享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安妮日记》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安妮日记》观后感1

这个寒假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名著。它的作者是14岁的安妮。弗兰克,可惜她在15岁就死了。

安妮。弗兰克,1929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犹太家庭,1933年希特勒上台,开始疯狂地迫害犹太人,弗兰克一家移居荷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德国占领了荷兰,在这里避难的犹太人同样遭到残酷迫害。为了逃避纳粹的逮捕、监禁和屠杀,弗兰克一家在朋友的帮助下,躲进了父亲的公司大楼里一处隐蔽的地方,直到1944年8月4日,绿衣警察进了后屋,逮捕了所有隐藏的人,以及克拉勒和科弗斯,并把他们送进德国的和荷兰的集中营。“后屋”被盖世太保抢掠一空。米普和艾莉在留下的书籍、杂志和报纸中间发现了安妮的日记。

在“隐匿者”之中,只有父亲得以生还。克拉勒和科弗斯经历了苦难,在荷兰集中营侥幸活了下来,又回到他们的家中。安妮于1954年3月——解放前的两个月,在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去世。

在书中,安妮提到了与她一起隐藏的同伴们,她对范丹太太的虚伪、对她的父亲献殷勤的厌恶。她自尊心强、有独立的见解,她认为她的母亲很可悲,每天都做一些家庭主妇所做的琐事,她要成为一个自立的女人;她认为她的父母都不理解她,经常与他们产生冲突。她用她自己早熟的头脑对战争与和平、人性善恶、男女两性社会角色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同时她在日记中也真诚地袒露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在青春期性意识的觉醒和对彼得从友情到爱情的情感的渴望。

“范丹太太,那个宿命论者,吓得快要哭了,很小声地说:“噢,太可怕了,炮打得这么凶!”用另一句话说,不就是:“我真害怕!”我觉得白天不像黑夜那么可怕。我像发烧似的那么叫喊,请求爸爸点上蜡烛。可是他铁面无情,仍然没有点亮蜡烛。这时突然响起了哒哒的机关枪声,这比炮声更可怕。母亲从床上跳起来,点上蜡烛,这使父亲很生气,认为违反了他的意思,妈妈坚定地回答:“安妮可不像你一样是个老兵呀!”事情就此结束!”这段文字让我看到了他们在苦难中痛苦的等待;我能想象到他们的心跳得是如何的激烈;他们所说的炮声令我毛骨悚然。

安妮在苦难中表现的如此坚强、勇敢。她鼓励自己要度过这次劫难,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她开朗的个性、早熟的思想,早已看穿了这个世界看透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对未来的渴望,希望能早早地回到学校去和同伴们学习、玩耍。她在战争后希望能成为荷兰人,她认为荷兰人的勇敢品质让她钦佩。

《安妮日记》观后感2

在我们眼中,战争就是尸横遍野、血肉模糊,是烽火四起、滥杀无辜。独裁者为了利益而战,英雄们为了国家而战,可是平民们怎么办呢?

安妮是德国人,也是犹太人。当时纳粹在迫害犹太人,一家四口不得不躲到荷兰的一个密室里。从此她开始了密室生活,并开始写日记,直到两年后被捕。

从日记中,我可以看出,安妮自己的寂寞、苦闷,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但是现实中他们被歧视,总是小声的说话,天天都住在暗无天日的密室里。可是安妮想着,那么多同胞都被杀了,自己还活着,所以自己很幸福。她没有抱怨,没有不满,而是充满满足。我们的生活已经很好了,有知识渊博的老师,有活泼可爱的同学,有和蔼的父母,那为什么还有人在抱怨呢?

她在日记中自我反省,是我敬佩万分。她对自己做错事的反省,可能成年人也做不到。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有些人做错了事,只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把自己身上的原因都抹掉,真是可笑!为什么有时候大人还不如小孩子?

战争永远是一个黑色的主题,但是乐观善良的人永远不会少。我们也应该像安妮一样,永远不放弃希望!

《安妮日记》观后感3

她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儿,上课的时候喜欢和别的同学叽叽喳喳;她是个充满想象力的女孩儿,以后的梦想是当一个记者;她是好学的,尤其喜欢研究古代贵族家谱和读书……就这样的一个她,与我们普通的女孩子没有区别的她,引起了我的思绪。 

老师给我们上了一篇课文,有关纳粹二战时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无法想象,一个笑容明艳的美丽的小姑娘会和这样残暴的集中营有任何关系……她是安妮弗兰克,一个多话不安分的小女孩,她在“后屋”藏了好几年不见天日,直到纳粹发现了她。  我翻阅她的日记,发现她的日记截止到了1944年8月1日,而1944年8月4日,她被抓了起来。她的文字是那么充满了希翼和渴望,我不敢想象她被送入集中营后发生了什么,她的脸是那么可爱天真,让人忍不住去想,怎么可以?纳粹怎么下得了手? 

一张图片一直在我脑中闪烁,那是一张犹太人临邢前的照片,被贴在奥斯维辛的长廊上。照片上的人无不目光呆滞,嘴巴紧抿着,好像都想说些什么。我不由自主地在其中搜寻安妮的身影,一方面我希望找到安妮的 

身影,另一方面,我又非常不想找到她,我不相信她真的被关在了这种地方。我心里祈祷着不要找到她。可是,除了这张照片上的人,还有400万人死于这个集中营,死去的人太多了,安妮的母亲,姐姐玛戈,范丹一家,杜瑟尔医生……我忍不住来回想着,这太残忍了!我有点受不了了,纳粹的行为令人发指,是平常人不敢想的。  有很多像安妮一样的女孩儿,她们聪明乖巧,勇敢无畏地追求梦想。可是在集中营她们受到了什么样的折磨呢?怎样的死去呢?没有人知道,只有安妮把自己的一切记录了下来。我们应该感激安妮,如果没有她,她在后屋的日子,对纳粹的控诉,就不可能被记录下来。 

荷兰人特意在安妮住的后屋设置了一个旅游景点,去的.人络绎不绝。我可以想象窗中一双明亮的眸子,那是安妮在向外面张望,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她,安妮。

《安妮日记》观后感4

記得,是很小的時候,有過一套世界文學名著,兒童讀本。那時候,第一次看了這個故事。那時候,正處於即將進入青春期的邊緣,因為我比安妮更早熟,所以,我覺得,她所寫的,是我心中的吶喊。父母的不理解,誤會,漠視,或者是完全不平等甚至不願意聽我講話的相處模式,讓我疲憊跟惱火。況且,我是在中國,沒有安妮的爸爸那種可以聆聽我說話的人。於是,我更壓抑自己,更容易叛逆。所以,我壓抑著的叛逆需要盡快的找到一個出口發泄:寫作。 

像安妮一樣,我開始寫日記,甚至寫給我認為可以理解我的人。那是,跟我相同感受的人不多,最後,我真的只有寫給我的“日記”,也就是,我自己。那是的我,多麼渴望有人的理解,多麼渴望我也有一個彼得配載我的身邊。 

現在,我長大了,不是是那個懵懵懂懂渴望別人理解的小女孩了。現在的我,看這部電影,突然明白了許多。  以前的我,那麼的不懂事,以為我是全世界最可憐、最值得悲憫的人,殊不知,那些傷人的話,足以讓我最最親愛的父母無限難過。我寫過一封跟安妮寫給爸爸類似的信,我現在才知道,或是說,我突然驚覺,那封信,讓媽媽多麼傷心難過。  是時候,給媽媽打個電話了。

《安妮日记》观后感5

在这个国庆,我读了一本震撼人心的书——《安妮日记》。 

从这本日记中,我们看到一个纯洁、率真又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少女形象。我们对她孩子气的顽皮、倔强、焦躁、苦恼感到理解和同情;我们更为这样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孩子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身处逆境却不屈服、不沮丧,反而勤奋学习、怀抱理想的顽强性格感到钦佩。她在日记中记载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恐惧、犹太人的悲惨遭遇是纳粹罪行的铁证。特别令我们感动的是,安妮看到理想被粉碎,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世界正在变成荒漠的可怕现实,感到无比痛苦的同时,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屈服于失败,反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用汲取知识、精神上的充实,弥补物质的匮乏,追求心灵世界的最大自由。这些文字出自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之手,不是更给人以鼓舞和动力吗? 

安妮的日记,就像是一个天然的电影剧本,它承载了人类所有的美好词汇——乐观、勇气、和爱…… 

安妮,你让我们知道,颓废,空虚,迷茫,不过是糟践自己;你让我们怀念,你让我们振作;是你让我们知道,要好好生活!


    相关文章

    12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