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飞震撼》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丛飞震撼》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方便大家学习。
《丛飞震撼》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1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2113的5261是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一直做好事4102。丛飞是一名用爱心1653感动中国的“业余歌手”, 他是著名歌唱家郭颂的关门弟子,受过严格的声乐训练,还尝试创作过歌词。他在小品、哑剧、口技、魔术等方面也有很高造诣。凭借这些,丛飞本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可是他却选择了放弃安逸。
从丛飞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英年早逝,一直怀着诚挚的爱心,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先后20多次赴贵州、湖南、四川、云南及山东等地的贫困山区,认养资助一批批辍学儿童。十多年中,他先后资助了包括彝族、布依族、苗族、白族、羌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的100多名贫困失学儿童和残疾人,累计捐款金额超过300万元。
加入深圳义工联10年中,他义工服务时间超过6000多小时,为社会公益演出400多场,占演出总量的一大半。而他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到了生病无钱医治的困境。他的家俭朴得令人难以置信,房子只有58平方米,狭小的厨房除了安装炉灶的地方,只能进去一个人,屋里没什么值钱家当,唯一有些档次的是那套白色的演出服。丛飞在深圳没有工作单位,他的主要收入来自商业演出,但常常是收到一笔演出费后,马上就寄给贫困地区的孩子,或给了残疾人和孤儿。
但是,命运总是那么无情,丛飞不幸患上了胃癌。最令我感动的是在去世的10天前,丛飞做出人生的最后决定:向医院郑重提出停止静脉补药治疗,仅保留镇痛治疗。
丛飞说:“我希望能把这些费用用到其他有治疗价值的人身上。”同时他签署了捐献眼角膜协议,决定奉献最后一份爱心:“我死后,将眼角膜等有用器官无偿捐献给有需要的病人,就算我为社会所做的最后一次奉献。” 这是丛飞的遗嘱。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想着如何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为别人做点事情。
奉献,被丛飞视为生命中不可放弃的责任。他说:“个人享受是次要的,奉献是我生命的需要,献爱心是我的天职。”“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只要给我生命,我就要给别人带来快乐。”
多年来,他没有为自己或家庭存下一笔款子,还四处借钱去帮助别人,以至于欠下了高达17万元的巨额外债。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他都执着于自己的信念,为了帮助别人,再苦再累再委屈,他都能忍受,他都认为值得。他的心中只装着别人,惟独没有他自己。
这是一种多么无私的生命境界啊!丛飞长年累月奔波操劳。他这么辛苦为的是谁?是一群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们。在丛飞的善良帮助下,183名儿童获得读书的机会。丛飞的精神是无私的,他牺牲了自己,却圆了180多名儿童的读书梦。我为他的高尚品德深深感动,丛飞的奉献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我一定以丛飞为榜样,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的人,积极为国家、社会、他人做贡献。
偶尔打开深圳电视台,我流着眼泪看完了从飞事迹报告会,被从飞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价值私有制基础之上的一种经济。在这种经济体制下,人们牟利,自私,成了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
市场经济就是利用了人的这种自私的本能发展起来的。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其消极的一面也日益显现出来,那就是人情冷漠,诚信缺失,为富不仁,物欲横流。
在这种社会现状下,从飞精神与现行社会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更显得难能可贵,他章显了人性中最本质最光辉的一面,我想这就是从飞事迹之所以感动我感动社会之处。我们都是普通的人,很难做到从飞那样的无私,但我们至少应该守住道德底线,努力做一个真诚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好人,在他离开人世的时候不留任何遗憾,我想这就是我们从丛飞事迹中得到的一点启示。
《丛飞震撼》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2
丛飞成了2005年中国的“催泪弹”。
没办法,非常奇怪,所有前来采访丛飞的记者都会因感动而哭得一塌糊涂。人们的泪腺在他面前成了无法克制的涌泉。我在采访时,一位暨南大学的女博士生来访,一进病室就掩面而泣,呜咽有声,竟不能言。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去看望丛飞时,眼里也饱含泪水。
不可避免,采访中,我也经常地泪流满面。记忆中,除了孩提时代,我成人后从不曾流过这么多泪水。
我说,丛飞,你怎么会把我变得这样脆弱?
我说,丛飞,从没见过你这样的,自己的身体、生活什么都不顾,见着贫困孩子就到处撒钱,这不是天使吗?
坐在一旁的徐华———《深圳特区报》记者,我的合作者———开玩笑说:不,他是魔鬼。
我说,丛飞,我不知道你是天使还是魔鬼,反正你不是人!
丛飞灿烂地、孩子气地笑了。
从青年时代做记者,后来当作家,许多年来采访、结识了难以计数的各路精英和命运多有坎坷的各类人物,但没有一个像丛飞这样,让我的眼泪崩溃似的奔流。
2005年7月,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会议研究本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我因工作需要列席。会上,党组书记金炳华同志谈到央视新近播出的丛飞访谈,不禁情动于怀,说他好几次被感动得泪下。书记处的其他衮衮诸公也都感触良多,议论风生。
应当好好给丛飞写篇东西,来表达我们文学界对丛飞的敬意,同时也是向全社会彰扬丛飞精神,金炳华先生说。
我说,我去吧。
7月下旬,到达深圳之后,我才感觉有些为难。病中的丛飞刚做完化疗,身体孱弱,嗓音嘶哑,说话吃力,长时间的采访对他来说无异于一种折磨,我不忍心。而且,化疗后,人的免疫力极为虚弱,医生要求他尽可能少接待来访者,以免发生感染。幸尔,我去的第二天,就在丛飞病室遇到徐华女士。聊起来,才知道她是我的哈尔滨老乡且又是当年的新闻界同道。作为第一个发现并报道丛飞的记者,徐华对丛飞的经历和故事了如指掌。她告诉我,她本打算为丛飞写本书的,而且已经积累了大量素材和资料。为节省丛飞的时间和体力,为集中两人的智慧和提高效率,我和徐华不期然萌生了合作的念头。
徐华拿来了她手头上的所有资料。又经过前后数十天的进一步采访,在与徐华拟定写作提纲后,9月,炳华同志建议我集中一段时间,尽快把书稿拿出来。于是,我带上笔记本电脑到了中国作协北戴河创作之家。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虽酷爱游泳但只下海一次,生物钟也完全乱了套,睡醒了就敲键盘,敲累了就睡。静夜时,敲到感人处竟还不免哽咽。终于,近20万字的初稿完成,我又把书稿带到深圳,请徐华修改并请丛飞审定。其后,在征求了几位专家的审读意见后,又做了较大改动。终于,我和合作者徐华可以把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丛飞震撼》送到读者面前了。尤为欣慰的是,我们尽快的辛勤的努力终使身患晚期癌症的丛飞能看到这本写他的书,想来也会令他高兴。
当然,我在这里想特别指出,其实,丛飞不仅在奉献自己、关爱他人、扶助贫困方面做得感天动地,他在抗击癌症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超人意志和达观态度,也堪称楷模。他非常顽强,非常坚定,微笑着面对人生的一切挑战、艰难和痛苦。他跟我说,“疼痛不就是个过程吗?总有结束的时候吧?我就挺到结束的时候不行吗!?”深圳人民医院有关科室的医护人员曾见过无数从身体到精神被癌症打垮的病人,一听自己患了癌症就面如死灰。他们说,很多癌症患者都是吓死的,像丛飞这样勇敢、乐观和坚强的人,极为罕见。
为写作《丛飞震撼》忙累了几个月,终于有了一点成果,书很快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所有的感动和激情,都来自于丛飞。正是他那博大无私的爱,以及他在病榻上一次次真诚的倾诉,让我们全身心地投入了本书的写作并同时完成了一次庄严的精神洗礼。
《丛飞震撼》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3
他,被癌病折磨于病榻,却依旧给周围的人们带来欢欣鼓舞。
1969年10月,丛飞出生在辽宁省盘锦市。因为贫困,丛飞初二就辍学了。但是倔强的丛飞不甘心向命运就此低头,他历尽千辛万苦四处拜师学艺。1994年,丛飞已成了一名深受观众喜爱的知名演员。而他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家俭朴得令人难以置信:房子只有58平方米,狭小的厨房除了安装炉灶的地方,只能进去一个人。屋里没什么值钱家当,唯一的是那套白色有些档次演出服和一架旧钢琴。丛飞生前唯一的工作单位就是深圳义工联艺术团团长,却从未领过一分钱工资。他的主要收入来自商业演出,但常常是收到一笔演出费后,马上就寄给贫困地区的孩子,或给了残疾人孤儿和社会上落魄的青年。
在去世的10天前,丛飞做出人生的最后决定:向医院郑重提出停止静脉补药治疗,仅保留镇痛治疗,同时他签署了捐献眼角膜协议,决定奉献最后一份爱心:我希望能把这些费用用到其他有治疗价值的人身上,我死后,将眼角膜等有用器官无偿捐献给有需要的病人,这就算我为社会所做的最后一次奉献。这是丛飞的遗嘱。
他,欠下了十七万元的债务,却赢得了178位孩子感恩的心。
丛飞,原名张崇,是一名用爱心感动中国的业余歌手,他是着名歌唱家郭颂的关门弟子。他在小品、哑剧、口技、魔术等方面有很高造诣。凭借这些,丛飞本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可是他却选择了放弃安逸。从第一次在贵州演出,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一次次资助贫困生,再到英年早逝,丛飞几乎真的成为那些孩子们的“丛飞爸爸”。先后二十多次赴贫困山区,认养资助一批批辍学儿童。十多年中,他先后资助了十多个少数民族的一百多名贫困失学儿童和残疾人,累计捐款金额超过三百万元。
然而,就在丛飞准备在歌唱事业中大展拳脚之际,无情的病魔向他袭来。2006年5月12日,年仅36岁的丛飞被深圳市人民医院确诊为晚期胃癌。热爱艺术的丛飞,不得不离开了他无比眷恋的舞台。
就是这样一个无固定收入的青年歌手,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十年间却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丛飞,一个用行动感动了中国,用生命震撼了社会的歌者,用他37年流星般的人生,谱写了一曲催人泪下的动人乐章,触动每一个人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部分。深圳为之震撼,国人为之泪下。丛飞,震撼!
《丛飞震撼》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4
长篇报告文学《丛飞震撼》在报道丛飞的翔实新闻资料基础上,以饱蘸激情的语言、爱憎分明的立场,细致感人的场景和形式阐释了一位充满立体感的英雄丛飞。它再次唤醒我们心中最真挚的情感,让我们读后无法不因为丛飞而热泪盈眶,感觉温暖。
在当前有些年轻人争着为房子、车子奋斗的现代都市,丛飞始终居住在58平方米的破旧房子里,做出了感动中国的义举。他经常奔波于全国各地演出场地,为他扶助的孩子们筹集学费,为弱势群体送欢乐。这是怎样一种精神境界?是什么动力支撑他这种平凡而伟大的行动?“我不能成就整个世界,却可以尽我所能成就一些孩子。”这是丛飞做义工的一句名言。丛飞认为资助别人是一种乐趣,这种乐趣让他感到充实幸福。“只要你快乐,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圆上好梦,我就不辛苦。只要你开心,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回头一笑,我就很知足。”丛飞自作的歌词是他对幸福的理解。这种助人为乐的幸福感,是追求房子、车子和舒适生活的世俗之人所不能理解,无法感受的。
在我们的社会中,像丛飞这种被许多人不理解的人物,还有许多。
是的,在从物质到精神的升华过程中,我们相信人类的仁爱与博爱是相通的!人类构建大同世界的理想是永恒的!只要我们真正明白西美尔所说“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的道理,我们的许多真善美的行为,就可能越过金钱的标尺,用人类的大爱来诠释。
《丛飞震撼》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5
当我们正在蔚蓝的天空中健康快乐地飞翔的时候;在某个黑暗的角落里,却有着一群正受伤的天鹅,它们需要好心人来帮助它们,使它们和我们一样在同一片天空中飞翔。
终于有一位天使降临了,他便是爱心大使——丛飞。因为有了他,使得这178只天鹅完成在天空中飞翔的梦;因为有了他,使得这群天鹅重见光明;因为有了他,使得它们体会到人间亲情之温暖。
当我看到丛飞叔叔躺在病床上,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依然惦记着他那178个儿女是否吃得饱,睡得香的那一刻。我惭愧地低下了头,泪水夺眶而出。回想起每次捐款活动的时候,我将自己的十几块恋恋不舍地塞进捐款箱,那时的我根本不知道我这仅仅的十几块便可以为失学儿童买几支笔,几本书,而我却在那为十几块喊爹娘。丛飞叔叔却共捐了三百多万,比起这些,我这是十几块钱更应该捐了。
丛飞得知儿女们生活困难,便叫妻子刑丹从自己的医药费中取出两万给儿女们吃穿的那一幕,更是催人泪下。一个正在与病魔搏斗的丛飞,一个家境清贫的丛飞,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尽力让失学儿童过上好日子,多么伟大的父爱啊!
8月23日晚上,丛飞叔叔,这位年轻的战士,安静地躺在病床上,他看上去多么地安详。胃癌这个该死的病魔,夺走了叔叔的生命,他告别了世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个挥手告别世界的人有什么心愿呢?我们万万也没有想到丛飞叔叔的最后一个心愿竟是把自己的眼角膜捐赠给了盲人,这也是他最后一件能够为我们做的事了。
丛飞叔叔走了,但是他的精神、事迹地刻在丰碑上,他的灵魂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