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观后感5篇优秀范文合集
你是否看过《匠心》这部作品,如果看过,你是否有许多不一样的感悟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匠心》观后感5篇优秀范文合集,方便大家学习。
《匠心》观后感5篇优秀范文合集1
整个拍摄手法都给人非常冷静,深具沉淀的感觉,几乎没有一丝大牌的浮夸。更多的是对于工厂工人工作现状的记录。而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工厂里的工人,有20多岁漂亮的年轻女孩,也有20多岁帅气的小伙,更有60多的大叔大妈,甚至是聋哑人,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在采访时,透露出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于公司的感谢。好奇怪,每次看国外的纪录片都是这样的感受,很难想象目前的中国,采访某个人,他会真诚的感谢自己找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或者感谢公司。更多的,工作变成了谋生的工具。变成了一件很难享受其中的事情,变成了生活被压榨的所剩无几的负累。 大环境下,能喜爱自己的工作,没有过多的生存压力,已经是比大部分人都幸福的事情了。目前我也没有做到完全如此幸运,但是算是一脚踏进了一点门。
《匠心》观后感5篇优秀范文合集2
这世界除了无问西东里的西南联大,十三邀的许知远们,还有无数坚守的读书人。无意中看到《匠心》这个片子,看到匠心想到近年来很火热的关于匠人精神的歌颂,准备随便看看,没想到会给我留下震撼的感觉。
纪录片采访的企业是浙江维庭,公司的创始人石峰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毕业之后他与合伙人创立公司做针式打印销售代理的生意,生意还不错,工作轻松来钱又快,但这样的逍遥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石峰觉得这样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他想开始做研发,以核心技术为基础的公司运营才是才是他想要的。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但在当时,中国没有一家公司有研发成功的先例。况且研发是需要烧钱的,没有人愿意为他这个想法买单,合伙人离开了,公司也要从新开始运作。
《匠心》团队走进了工厂去拍摄,记录了这个公司一路的发展历程,
没有技术就拿打印铁钉的机器做,研发烧钱,也没有人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能成功,但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风雨不歇,日夜兼程,在一次又一次尝试中,他成功了,他和他的团队拿到了核心技术,即使制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这已经打破了这个行业被外企垄断的局面。
这些话说起来轻描淡写,但是我觉得没有人理解他在坚持 中的绝望。纪录片里有一句特别打动我:他说,我觉得我们挺幸运的,就试出来了。这种云淡风轻的叙述,让我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坚持和他对这个世界从未熄灭的希望。这是他的目标,也是他的梦想。这是他自己人生了迈出的一步,也是中国制造迈出的一步。
他成功了,或许有人觉得他是图钱,是个人的成功而已。但在我看来,个人的成功和国家的前进之间从来都不冲突。没有人想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几年的费时研发是他对自我的坚持,他相信他可以改变世界,他成功了。他值得这份成功。我不太敢说匠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但他的态度和坚持,我觉得值得匠心这两个字。
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有的样子,是书写世界历史的5%应该有的样子,他们怀着梦想,敢闯,能坚持,相信能改变世界,我也相信他们可以。而对于自己的人生,哪怕资质平庸,也在奋力向前,即使无力改变世界,也怀抱着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信心。
给《匠心》点赞,本以为是套路,结果是真心。
希望我们和这个世界都能越来越好。
《匠心》观后感5篇优秀范文合集3
透过《匠人匠心》,我看到了“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永革带领传承人修缮故官。古稀之年的农民唐以金守望着广西灌阳河西岸白地头荒地上异地重建的蒋仁禄古宅群落,他说过“人活在世上,不能光顾着自己,总得为后人留点什么”。元青花仿制大师饶克勤携儿子饶志阳女儿饶明媛完成元青花复烧记。关中平原西部的陕西凤翔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翔木版年画代表邰立平正积极做凤翔年画的推广与传承。关中皮影“三剑客江国庆、汪天稳和李世杰的灵气和才华渗透在每一次傀儡戏的精彩演出中。徽州漆器髤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甘而可与女儿甘菲给世人展示了最雍容华丽的漆器大作。“沉檀龙麝四香之首的沉香经过郑尧锦随物赋形而变的灵活灵现生生不息。当代陶艺大师曾力、曾鹏两位师傅在佛山石湾“虞公窑”及番禺紫泥堂练就的绝活让陶艺和生活合二为一。庐州木雕传承人张参忠在合肥市双凤经济开发区参忠木雕厂潜心雕刻,其作品印证了那句植根于日常生活之中的艺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在江西进贤县文港镇周坊村淳安堂的造笔间里,李小平以一个匠人的身份奔走在把一支毛笔做好的路上。身穿麻布衣衫的贡斌正在北京朝阳区百子湾造纸作坊里“以执着破执着”的精神积极筹划造纸技艺的传承与研发。西藏林芝服饰技艺工布藏族和米林县珞巴族,几乎人人都会编竹器的巴登村村民及林芝市朗县巴尔曲德寺制作藏香的甘巴拉师父,还有金东藏纸的传承人加理姑娘都在精益求精般守护着民艺的微光,更期待林芝“桃花源”般的村庄迎来更多的有缘人。龙泉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徐朝兴、家传手艺的守护者张绍斌、追求作品零瑕疵的龙泉青瓷大师毛正聪、追求创新的设计大师夏侯文, “龙泉四老”为龙泉瓷的传承和发展付出了太多太多。浙江宜兴丁蜀镇徐门兄弟汉棠和秀棠两位老先生及其子女本着保护紫砂传统技艺,守旧也是一种创新。韩希孟和缪瑞云等顾家女眷的“顾秀”们及顾秀传人戴明教、钱月芳在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中发扬顾秀。“国漆”漆器在北京城南禄长街的漆宝斋里,在福建沈姓人家的手艺里,在艺术大师文乾刚的雕刻里熠熠生辉。常州留青,徐白两派,写意写实,千古流传。富阳名纸大元书上上佳,华宝斋古籍线装书张张价值连城。传统家具传人杨运忠和沈镇巧作天工,黄花梨商人杨波“元亨利”展销全球。中华瑰宝不可胜数,中华匠人值得尊敬。
《匠心》观后感5篇优秀范文合集4
如果把读本比作成一片沙滩,那么读本里面的文章就是沙滩上五彩缤纷的贝壳;如果把读本比作一片星空,那么读本里面的文章就是星空中闪烁的星星。在读本里,我找到了最漂亮的贝壳,最闪烁的星星,它就是――《匠心》。《匠心》到底是什么?瞧……
《匠心》主要讲:老木匠和小木匠爷孙俩正在工作,县“打假办”老张过来,要求老木匠做个信箱,但老张讨价还价,和小木匠发生了冲突。老木匠看不惯小木匠这心胸狭窄、只求利益的性格,与他又发生了表情冲突。而老木匠爽快地接下了这桩生意。但当老张来收信箱时,(他)
挑剔地检查,还想开假发票。最后,老木匠把信箱毁了……
这篇文章中有三次冲突。从这三次冲突中,可以看出老木匠、小木匠、老张的性格。
老张,他奸诈、挑剔、弄虚作假,这让我想起了当今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如今社会上有许多像老张这样的人,比如那些不法分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利用各种手段行骗、奸诈,害人,还有那些乱摆摊的小贩,短斤缺两,贪小便宜,骗钱,欺人太甚。
而那个小木匠,心胸狭窄,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重。他嫌弃老张的生意太小,赚不到钱,又花时间,所以故意抬高价格,不想接这桩生意。这让我想起了生活中,我也亲眼目睹过这样一幕:
一位老婆婆背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手上又提着一篮菜,她到米店说要十斤米,要求店主送米上门,可店主嫌老婆婆买得太少,故意以不够人手为由拒绝了老婆婆。老婆婆立刻走到隔壁一间米店向店主说明来意,店主却欣然接受。其实生意没分大小的,主要有为人服务的精神,得人们的心,生意就会做得长久。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木匠。他不仅做事专心,技艺高超,而且心胸宽广,不怕亏本,为人服务,又正义,对社会工作充满热忱,具备“大我”的精神。他听到老张讨价还价并不推辞,而是默默不闻地接受。但他正义,决不允许老张弄虚作假开假发票,毅然砸了那些信箱。这让我想起自己,心胸狭窄,平时为了点小事而计较,胆小怕事
,就算目睹身边发生不正当的事都不敢站出来伸张正义。一次,上美术课时,我的同桌忘记带彩笔,向我借,我竟然婉转地拒绝了。还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我看见有一个小偷伸手去扒女乘客的包时,我因为害怕,没有及时站出来指正。幸好我后面的叔叔目睹这一切,不声不响地走向司机借问路为由,巧妙地抓住了小偷。看来,我真的要向像匠心那样的叔叔学习,遇到犯罪分子要大胆地指出、机警地去处理。现在,我读了《匠心》这篇文章,老木匠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真的受到了很大启发。
匠心,是怎么样的?是心胸宽广的,是正义的,是不怕亏本的,是为人民服务的……
《匠心》观后感5篇优秀范文合集5
任何领域都有这样的职人,他们一生只做一件事,然后将它做到极致;像这样的行业精英,现在我们称之为“工匠”、“匠人”。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工匠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深怀“工匠精神”;这些工匠精神归根究底就是:敬业、精益、专注、创新。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工匠们原来都是一些平凡、普通的人,但他们不平凡的却是在自己所从事的技艺中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打磨、探索,从而把本平凡普通的工作干到极致,干到几近完美,干到无可挑剔。他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他们勇于挑战、超越自己,他们精益求精、不断进取,从一个平凡普通的人成长为技艺精湛的行业精英,成长为有担当、有情怀的大国工匠。
刀刀保精细,丝丝系安全
抬望航天梦,俯刻匠人心
每次精雕细琢,无异虎口拔牙
经历血火淬练,练就高超绝技
刀峰匠心源自责任担当、家国情怀!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国家高级技师、航天特级技师。
徐立平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雕刻固体燃料,极其危险,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火药整形不可逆,一旦切多了,或者留下刀痕,药面精度与设计不符,发动机点火之后,火药不能按照预定走向燃烧,发动机就很可能偏离轨道,甚至爆炸。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这让他的师傅都望尘莫及。
徐立平还自己发明设计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百万次錾击,银饰几乱真丝
日复日坚持,成就国礼和美
传统技艺博大精深,沉心潜练追求极致
用心为錾,以手为刀
錾刻中国梦的宏伟蓝图画卷!
孟剑锋是北京工美集团的一名錾刻工艺师,他用纯银精雕细琢錾刻的“和美”纯银丝巾,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作为国礼之一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
从业二十年来,他追求极致,对作品负责,对口碑负责,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将诚实劳动内化于心,这是大国工匠的立身之本,中国制造的品质保障。
2600年的如泥织锦,失传的绞罗织造技艺
仍不顾病痛潜心钻研,
终化腐朽为神奇,复织中国传奇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织就博大精深、精妙深邃的中国文化
织就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中国“锦绣”前程!
王亚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高级工程师。纺织考古学家、中国织绣领域研究第一人。
1982年,当她第一次触摸到2300年前战国晚期的马山楚墓的完整衣服时,动了还原复织古代丝织文物的念头。王亚蓉认真钻研、历尽艰难,终于2016年9月和她的学生们成功复织出江西靖安东周墓葬出土的2500年前的几何纹经锦。
将王亚蓉主持或参与过的重大考古排排座,几乎就能串起一部中国纺织考古史,从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到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从北京老山汉墓到辽宁省叶茂台的辽墓、从新疆民丰的尼雅遗址到山东齐故城出土的战国丝织品残片……中国人衣食住行的“衣”的历史,依靠这些考古所得逐渐真实起来。
43年磨砺,铸就两丝精神
执著创新、追求完美,
练就一双磨掉指纹的“标尺”
历尽艰辛, “拼命三郎”为蛟龙安装明亮“眼睛”
心怀祖国,热爱事业,
为我国续创航海事业的深蓝奇迹!
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
2009年至2012年,顾秋亮作为蛟龙号海上试验技术保障骨干,全程参与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000米、3000米、5000米和7000米四个阶段的海上试验。五十多岁的顾秋亮克服了严重的晕船反应和海上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等诸多困难,带领装配保障组不仅完成了蛟龙号的日常维护保养,还和科技人员一道攻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将自己的技术和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国家深海基地的技术人员,为海试的顺利进行和蛟龙号投入正规化的业务运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怀揣崇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随后他又肩负起新的挑战——组装4500米载人潜水器。
自制改进工具数百件,加工精度逼近零公差
手工锉削完胜数控机床,超强毅力打磨人生精度
深思苦虑、潜心研发,
不停打造装备制造行业标准
不懈努力、精益求精,
不断刷新自创“文墨精度”
保家卫国、不辱使命,
用盈尺锉刀书写新时代中国航空工人的华彩乐章!
方文墨,现任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4厂钳工,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
方文墨的工作是为歼15舰载机加工高精度零件,加工精度挑战着世界级水平。他创造的“0.003毫米加工公差”被称为“文墨精度”,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
在参加工作不到10年(截至2013年6月)的时间里,方文墨自制刀、量、夹具100余把(件),改进各种刀、量、夹具200余把(件),改进工艺方法60余项,改进设备2项,研究生产窍门24项,经他改进的一种铁合金专用丝锥,提高工效4倍。 方文墨还撰写技术论文12篇,申报技术革新项目20项,并取得了“定扭矩螺纹旋合器”“加工钛合金专用丝锥”“多功能测量表架”等3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他们有着铁杵磨成针的决心、他们有着水滴石穿的毅力、他们有着卖油翁笃定淡然的自信,他们心怀人民的期盼、他们肩负祖国的重任、他们无愧于“大国工匠”的美称!
当代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精神写照;是古今匠人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精神传承。它代表着素朴高洁的品质、与时俱进的严谨、追求卓越的创新,以及洗尽铅华后的沉淀!
还有许许多多身怀绝技、奋战在一线的匠人,他们共同引领着时代的步伐、托举着中国的脊梁、实现了祖国的腾飞!因为有了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有我们的岁月静好;因为有了他们的不屈不挠、才有我们的民族振兴;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我们的祖国繁荣;因为有了他们,中国才能屹立在世界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