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观后感2022范文汇总

醒婷2 1158分享

你是否看过《两弹一星》这部作品,如果看过,你是否有许多不一样的感悟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两弹一星》观后感2020范文汇总,方便大家学习。

《两弹一星》观后感2020范文汇总1

做人当如邓稼先!做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做一个忠心报国的伟丈夫!这是我看了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又重读邓稼先传记后,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话。

这一电视连续剧忠实地再现了“两弹一星”元勋可歌可泣的事迹,其中,最为鲜活出挑的人物是核物理学家邓稼先(1924~1986)

这里,仅采撷邓稼先62年人生历程中最精彩的片断:

14岁那年,在沦陷后的北平,少年邓稼先当众撕碎了为日寇庆功的纸旗,扔在地上,狠狠地踩上一脚!为了避祸,他随大姐南下四川、云南。

17岁那年,他赴重庆考大学,途中险些被空袭的日机炸死,进一步坚定了他科学救国的志向。而后进入西南联大,发奋用功,决心“救同胞于水火中”!

24岁那年,负笈西渡,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师从著名核物理学家特尔哈尔(Ter Harr),两年完成博士论文《氘核的光致蜕变》。

26岁那年,他在拿到博士学位的第九天(1950-8-29)搭海轮回国,进入中科院原子能所,在彭桓武先生的指导下,踏上开拓我国核物理学研究及其应用的征程。

34岁那年,他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他的顶头上司钱三强先生问他:“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调你去做这项工作怎样?”邓稼先心领神会,立即允诺,出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主任,从此踏上了研制“两弹”的28年艰辛路。

历史正确地选择了邓稼先,而邓稼先则不辱使命,为“放大炮仗”的宏大目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就从34岁那年开始,邓稼先隐姓埋名,舍弃天伦之乐,成天钻在荒漠、山沟里,甚至有意识地把性格从爽朗外向转为沉默内敛。风华正茂的邓稼先作为我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率领28个“娃娃兵”(平均年龄23岁),在攻克两弹基础理论方面所向披靡!

他们从无到有,白手起家,从基础理论上攻克了三大难关:原子弹核反应关、中子点火关和引爆关。

邓稼先率领他们用简陋的手动计算器和计算尺通宵达旦地进行计算,计算草稿用麻袋来装,从地板堆到天花板,堆满了一房间。

有一次,邓稼先刚休息不久,一听说试验出故障,他冒着风雨,搭吉普车前往,车抛锚了,他下车推行;到了试验场,司机累趴下了,他却精神抖擞地潜心参与排除故障,终获成功。

三年困难时期,他们饿着肚子苦干,他省下自己的口粮,用馒头招待开夜车的“娃娃兵”。领导不准开夜车,他与伙伴们钻在被窝里打手电筒钻研问题。

在原子弹引爆试验中,装雷管是最危险的事情,邓稼先总是到现场在技工旁边为他们壮胆,为他们遮风挡雨。为了原子弹试验成功,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他40岁那年,1964年10月16日下午,罗布泊上空终于升起了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六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奏响了凯歌,在现场不远处的邓稼先热泪盈眶,久久说不出话来……。

然而邓稼先没有停住脚步。

39岁那年,在聂荣臻的安排下,邓稼先着手为研制氢弹做基础研究,他开始了新的跋涉。他和他的战友们,群策群力,日夜奋战,经过三年努力,1967年6月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接着,邓稼先为核武器小型化倾注了大量精力。不幸的是,在一次核试验事故中(事后查出是降落伞问题),邓稼先身先士卒,坚持进入事故发生地区,找到了碎弹,却经受到了超强核辐射,他的身体遭到致命的损伤!

在邓稼先生命的最后几年,他醉心于二代核武器研究,拼尽全力,奔波于试验场所。

60岁那年,他参加了突破中子弹原理的核试验。那时他已经精疲力竭,趴在两位年青人身上才到达目的地。试验成功使他再次忘形地欢呼。

61岁那年,确诊罹患直肠癌,动了大手术。但是,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他把病房变成了实际上的办公室。

62岁那年春天,他的病情急剧恶化,癌细胞转移到全身,疼痛剧烈。他深知自己已经来日无多,却在思索着我国核武器发展的重大问题。1986年4月2日,他与于敏联合署名,向领导递交了极其重要的建议书,画出了我国核武器发展的新蓝图,对国家现代化国防建设做了最后一份宝贵的贡献。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与世长辞。

他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民族进步的永恒!

他用他的纯真高尚、无私无畏、献身热诚,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做人当如邓稼先!育人当如邓稼先!

《两弹一星》观后感2020范文汇总2

故事的发生背景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前苏联由原来对中国的援助改为对中国的冷战,并撤退了在中国工作的科技研究人员,中国的科技面对停滞状态,为了防止国家受到外敌侵害,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毛主席强调一定要抓核技术。

历史的车轮翻滚,岁月步伐匆匆,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我们应该铭记,而且,不仅仅只是铭记,那些先人给予我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传承。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

两弹一星精神是民族正气的史诗,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为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跃,创造了宝贵的经验。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

《两弹一星》观后感2020范文汇总3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这句精炼、简洁的话是“感动中国人物”给予他的颁奖词,他享有“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等无数个荣誉称号,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对了,他就是钱学森。

钱学森刚刚冲破美国当局阻挠回到祖国时,就来到哈尔滨军事学院参观。钱学森对陈大赓说:“中国人一定能制造出导弹。”这正是中国的需要,也是民族振兴的共同心声。。不久之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首任院长,带领五院科研人员攀登高峰,苏联也派来专家协助,可不知为何,又突然撤走了专家们,赫鲁晓夫甚至还说出了一句瞧不起、侮辱中国的话。中国人被激怒了,使他们制造原子弹的决心更大了。聂帅设家宴亲自请航天科学家们,悲壮与豪气充满了他们的心间,成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终于,中国科学家们不负重托,成功制造出了“两弹一星”,为中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

我看完这篇文章不由得感到骄傲与自豪。钱学森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在研发“两弹一星”期间,凭着执着的追求和努力奋斗

,不断攀登,不断探索。聂帅的那一句话:“逼上梁山,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得靠我们自己。”让科学家们有了信心,那一杯酒,使他们斗志昂扬,下决心要为中国人扬眉吐气!读到这里,我的脑海中不由得忆起不久前的一件事,前天晚上,我正在做一道数学题,这道题目我绞尽脑汁,怎么想也想不出来。我想,反正这是一道“自我挑战”题,错了老师也不会怪我的,明天到学校去抄一下被人的就行了。当我知道了钱学森等人,不怕困难,不怕危险,无论如何,哪怕献出生命,也要制造出“两弹一星”,他们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普通人做一件小事何尝不能呢?我暗下决心:以后遇到任何难题,都要像钱学森那样,迎难而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知难而退,绕过这只“拦路虎”,如果绕过它,这样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

钱学森的精神光耀千古,值得我们学习,我也要做一个像钱学森那样,一个永不放弃的人。

《两弹一星》观后感2020范文汇总4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伟大成就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全国各族人民喜迎新中国60华诞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功臣。我们向功臣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所有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为了这一事业献身的同志们表示深切的怀念。

50年代中期,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举,面对国际上严峻的核讹诈形势和军备竞赛的发展趋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毅然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1956年,研制导弹、原子弹被列入我国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仅用4年时间,1960年我国就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1964年,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又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1970年,我国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上天。从此之后,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研制和发射了各种型号的战略战术导弹和运载火箭,潜艇水下发射成功,发射多颗返回式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及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两弹一星”不仅为我们建立战略导弹部队提供了装备技术保障,增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而且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两弹一星”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两弹一星”事业的巨大成功,有赖于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各方面的有力支持,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的生动体现。但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优势和条件,都要通过参与这一事业的所有人员特别是他们中的`功臣来实现。“两弹一星”功臣们的作用极其重要,功臣们的业绩彪炳史册,功臣们的精神光耀千古,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学习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国外学有所成,拥有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为了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毅然回到祖国。几十年中,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最高利益,默默无闻,艰苦奋斗,以其惊人的智慧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创造着人间奇迹。“中华民族不欺侮别人,也绝不受别人欺侮”,是他们的坚定信念。爱国主义是他们创造、开拓的动力,也是他们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

我们要学习功臣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他们不怕狂风飞沙,不惧严寒酷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仪器,自己制造;缺少资料,刻苦钻研。就是这样,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造出“两弹一星”的惊人业绩。

我们要学习“两弹一星”功臣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高水平的技术跨越。从原子弹到氢弹,我们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比美国、前苏联、法国所用的时间要短得多。在导弹和卫星的研制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案,在许多方面跨越了传统的技术阶段。“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创造活力的产物。

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的世纪。新世纪的国际科技和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竞争。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到发展,就要努力学习和发扬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一心,励精图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两弹一星》观后感2020范文汇总5

5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很被别人瞧不起的国家,它没有伟大的科学成就,科技也得不到发展。然而,一些留学知识分子的回国,使中国的命运得到了根本的转折,正是他们,挺直了中国的脊梁。

邓稼先就是这些留学生之一,当时他听说中国的科技状况,放弃了博士学位,决心回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他知道:自己是祖国的儿女,是炎黄的子孙!

他回到中国,积极参加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邓稼先不怕困难,经常带领工作人员到前线工作。他亲自到黄沙满天的戈壁取样本,还冒着被辐射到的危险监制原子弹。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检查出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终于,在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了!随后,对稼先又以惊人的速度研制成功了氢弹、东方红卫星。邓小平爷爷提到邓稼先,说:“两弹是他的勋章,中国为他骄傲!”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

《两弹一星》观后感2022范文汇总

你是否看过《两弹一星》这部作品,如果看过,你是否有许多不一样的感悟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两弹一星》观后感2020范文汇总,方便大家学习。《两弹一星》观后感2020范文汇总1做人当如邓稼先!做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做一个忠心报国的伟丈夫!这是我看了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又重读邓稼先传记后,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话。这一电视连续剧忠实地再现了“两弹一星”元勋可歌可泣的事迹,其中,最为鲜活出挑的人物是核物理学家邓稼先(1924~1986)这里,仅采撷邓稼先62年人生历程中最精彩的片断:14岁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3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