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

醒婷 1158分享

在看影片金陵十三钗时,我一次又一次的流泪,我真想嚎啕大哭,我的心是那么的沉重,脆弱。一个个场景像一把尖刀一痕一痕刮在我的心上。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1

在文学与影视的路上,许多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或者是电视剧等影视作品。有人说名着的味道电影无法重现,甚至有的毁了作品,影视的改编不尊重原着,而且面目全非。像这几年翻拍的《红楼梦》、《天龙八部》,不仅和原着差别甚大,而且拍的不如八十年代的经典。

其实中国文坛的文学走出世界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其改编的影视有关。像《白鹿原》,还有莫言的作品,正是因为文学被改编成电影,所以被世界所发觉,才会有第一位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

我先是看了张艺谋拍的影视作品《金陵十三钗》,电影《金陵十三钗》是根据严歌苓的短片小说《金陵十三钗》改变的。品读过原着后张艺谋的电影让我记忆更加深刻,无论是影视还是原着,无疑都是经典之作。而我觉得在《金陵十三钗》中电影更胜于文学,在电影的制作前期,张导和严歌苓进行了讨论,对许多细节甚至人物进行变动改编,这样的前奏工作使得电影又成为了金陵十三钗的二次创作,使得电影与原着有了些许的出入。而这些出入在尊重作者的前提下进行了一些更好的变动,从而有成就了一部不朽的大片。

原着的开头是以第三人称书娟外甥女的身份阐述的,而电影是以书娟为第三人称念旁白,显示其心理。我更喜欢原着的开头,“我姨妈书娟是被自己的初潮惊醒的,而不是被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南京城外的炮火声……她朦胧懂得由此她成了引发各种淫邪事物的肉体……”小说开头就让读者知道肉体的纠葛与这篇小说密切相关,背景又发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历史知道期间的历史南京上空充斥乌云,尸横遍野,可恶的日本军烧杀抢虏,特别是变态的捕捉中国女人,满足他们变态的禽欲!在小说中很少正面写战争的场面,整偏小说基本上都是在教堂内的事件描述而阐述,而电影在最开始就是教堂外,亦是整个南京残酷的战争场面。电影开头几个女学生在外逃亡的情景,惊心动魄,与敌人的躲避不仅是生与死的挑战,更是灵与肉玷污的抗争。当时一支十数人的国军德械教导队余部在长官李教官(佟大为饰)指挥下,从日军手中救出了一批教会学校女学生,而李教官等人,至此丧失了出城的机会。李教官应该就是小说中的李全有,在影片中,李教官指挥力极强,足智多谋,但迫于敌众我寡的情况,而且弹药不及敌军先进,所以我军不得不使用人肉碉堡,一步步靠近敌人,只为多杀些日本鬼子,在电影中,中国军人一步步艰难前进,那个画面极其震撼,顿时对抗战军人肃然起敬!相比之下,小说并没有这方面场景的描写,这也体现出了影视作品在后期对文学作品的完善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下面我们来对比小说与影视作品中有关人物的异同。

在两部作品中,小说出现英格曼神父和阿多阿多两位神父,电影中出现的是为英格曼神父举行安葬仪式的美国人约翰。米勒,电影大部分篇幅在于塑造约翰这个人物,之前的他只认识钱和色,但那次日本人来教堂疯狂地想要玷污教堂天真的孩子们的时候,他的人性凸显了。他假扮教父,保护这帮女学生们,最后还帮助女学生们逃出了恶魔的手中。那是一种跨越国界的爱,电影通过这一转变塑造了约翰神父这一高大的形象。小说中并没有这一人物,而是两位教父都竭力保护女学生们。约翰的塑造比小说的人物塑造更胜一筹。

在小说中陈乔治是和妓女红菱发生关系的,而在电影中陈乔治正直,天真,就像个孩子。而且他很勇敢。电影在后部分是13个女你学生却只有12个妓女,乔治恳切约翰神父把他化装成女学生,电影的这一情节不仅使观众心里一悬,而且更显示出乔治勇敢大爱的性格特点。

电影中的玉墨那种淑女气质更加高贵,小说中玉墨在戴教官面前跳舞时略显风骚,但两者都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赵玉墨。电影和小说的书娟基本一致,但电影中的书娟对玉墨更多的是好奇,小说中的书娟对玉墨更多的是仇恨。

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2

自从看完《金陵十三钗》已然一周,留连之余却迟迟没有动笔写点什么。其实早前业界媒体对该片的呼声一度飙高,自然让人满怀期许。笔者实在小家子气,甚至连坐在影院的当下都依旧难掩内心的激动,双眼紧盯银幕目不斜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放映时间非但没有让人困乏,反而始终让人神经紧绷。不得不说,上一次让我有这种感觉还是那部风风火火的《让子弹飞》,时隔一年之久,更让人慨叹这佳片匮乏的大陆电影市场,免不了一番唏嘘。  

从影片宣传之初《金陵十三钗》就不断与好莱坞主动靠拢,一方面让十三钗能够大摇大摆的走向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却让太多潜在暗示影响了观者的心绪。张艺谋数次失意饮恨奥斯卡,不管他本人在意与否,这种遗憾却已然把自己赶鸭子上架,处于尴尬的境地。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联手严歌苓的这部十三钗也必然要将申奥之事顺水推舟。其实明眼人心里都懂,奥斯卡的光环再耀眼,也不过仅仅一个公关游戏,得奖要考量的因素太多,绝不是靠水准就能搞定的事,更何况是涉及到国际话题的最佳外语片呢。 

回归到电影本身来讲,片子固然不差。从张艺谋自身找标杆比对的话,确实远超“十面满城山楂树”之流,也算对得起票价,但若真想以经典论之却还是底气不足,言之尚早。对这看似在所难免的失望思考了良久,觉得很大程度上缘于过多的期待。归根结底,毕竟这早就不是《黄土地》那般“单纯”的年代,市场的介入让电影技术的渴求有了买单的对象,可与之俱来的还有让人无所适从的机械感,纵使有恢弘的场面逼真的特效,却始终有种心生斥避的虚幻挥之不。  刘恒的操刀改编的确让严歌苓的故事更加张弛有度。删掉了原作中神父的角色,进而丰富了约翰的人物形象,而十三钗作为故事灵魂般的内核,玉墨、红菱、豆蔻、香兰、美花等十三个风情万种的妓女同样性格迥异,形象鲜明,能将相对庞杂的群戏控制得简而有序,实属不易。然而不同于一般影片的传统模式,影片后半段抛弃了大开大合的叙事走向,“女学生欲跳楼自尽,十三钗舍命代赴会”的重头戏之后,故事却在叙述者书娟的回想中戛然收尾,压抑的情绪无处宣泄,难免容易让人误解为高潮缺失,虎头蛇尾。但客观上讲,其开放性的结尾的确克制了相应的血腥与荒淫,也让故事的升华迎刃而解。  

尽管如此,剧本中种种人物行为动机的处理还是显得刻板规整,为了使约翰的转变不突兀所以安排其亡女的情节,为了让玉墨的选择更具说服力于是交代她幼时被继父强奸的悲剧。诸多冲突的化解大多依靠台词陈述,生硬且不够讨巧。再如豆蔻如何逃出教堂,香兰缘何为一双耳环送命,这样关键情节的详略控制还是存在疏漏,以至于影片的戏剧性过于强烈,真实感大大降低。  

当然,现在赘述所谓的缺点都更像鸡蛋里挑骨头,在我看来,《金陵十三钗》依旧瑕不掩瑜。特别是摄影出身的张艺谋,在色彩的运用上相比前作更加恰如其分。灰暗的南京城对比爆破中的绚丽彩布、扫射下的破碎琉璃,每一道色彩的运用都蕴含着深刻的隐喻。沉重的战争之殇并不能埋葬国民军的壮烈无畏以及女学生的纯真善良,片中的每一个画面无不挥洒着国人面对残酷屠杀坚毅抗争的血性。更值得肯定的是,电影并没有流俗于刻意的煽情,配乐的`浅淡以及镜头的克制让与悲恸随之而来的愤怒都点到为止,《金陵十三钗》无意利用民族软肋煽动政治仇恨,我感受到最多的,都是一个民族的自醒与自勉。  从最初的好评如潮,到最近的负面新闻层出,舆论的陆续登陆让《金陵十三钗》的口碑喜忧参半,更准确的说,是两极分化。毫无疑问,这样敏感而特别的题材会引起太多爱国之士的义愤不耻,事实上,让我们自己来评断南京大屠杀本就是件不理智也不厚道的事。历史难以再现,质疑也无法控制,但无法容忍的是太多观者都带着可耻的有色眼镜评价这部电影。还原真实就难以避免流血暴力,戏剧表达也必然着力情节特性,主观客观都无力讨好,让金陵十三钗难逃某些孤芳自赏的偏执辱骂。  

我相信张艺谋并无娱乐大众之意,特别是执掌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沉重而严肃的题材,选择用这样虚构的故事以“局”概全,以“恶”向善,是他的创作,更是他的胆魄。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但不是每个人都敢成为英雄。并非每个人都拥有牺牲的勇气,《金陵十三钗》正是这样一个在战争中激发人性的故事。正因生命无分贵贱,才让十三钗的故事能撼动人们日益麻木的心,而人性本就复杂,太多存在永无好坏之分,“恶俗”二字就更像欲加之罪。所以,那些叫嚷着影片宣扬情色丑化国耻的人,我更想告诉你们,只有简单善良的人才能看见一个美好光明的世界。  电影的产生即因娱乐,但也精妙于其“因材施教”的魅力。倘若抱着重读历史的态度,那《金陵十三钗》绝不是最为合适的选择。但它本身并无错,错在太多轻佻的灵魂正缓缓偏向世界的堕落。

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3

对于金陵十三衩,我并不陌生,因为在它刚刚上映的时候,我就已经体验了其中的彻骨心酸。今日坐在教室里,再一次的回味震撼。

一个动荡的年代,人心惶惶,无从逃离的恐惧,该如何去面对,该如何去铭记。真正的,看着大屏幕,深一些,如果我处在其中,我想对那满目的疮痍,我只会感到无力了吧。人人都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对于这个年代的她们,近日网上的新诗应该更能道的真切些,商女熟知亡国恨,赎幼之身永贞真,山崩地摧志犹在,兴我中华休忘魂。兴我中华,休忘魂,魂,这是一个带着尊严与信念的载体。

整部影片,阴沉抑郁,灰暗的整体色调,看着就让人揪心,想着那里,人无安逸,恐惧扎心。小的时候,还记得在美术课上的水彩课,在多么美丽绚烂的色彩上,只需一点黑色加入其中,他便蔓延开来,腐蚀着多彩。但是,在一片黑色之上,多少亮丽的色彩只是转瞬即逝,刚刚延开的触角一眨眼便淹没在一片黑色之中,沉了下去,永远不会再起来。她们,一群拥着色彩的女子,被那一双双暗淡的眼睛透过美丽的窗子凝望着,有欢声飞扬,有笑语回荡。为了这群孩子,她们失了色彩,掩埋了,在这炼狱般的世界。金陵十三衩里包含着与以前电影一样的情感,爱国,奉献。中国人,很伟大,或者,人都是伟大的,在一个场景中,一段年代里,一波,又一波的涌现。教堂,在那么一个满是流血的土地算是一方避难之地了吧。外出却受死的她们,到底为了什么,琵琶弦,亦或是耳环?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东西,她们也愿冒死而寻,处在世界的边缘,在边缘有如何呢,战火还是烧到了她们。当她们乔装学生,那怀中的剪刀,是她们赴生死之约的武器。一直记得在地窖里,她们的光彩,那般夺目,她们的歌声,虽然穿着朴素的学生棉衣,但那首透着苍凉凄美的秦淮曲,直到现在,任在心中,每每想到在一方小小的地窖里,却飘浮着多少的侠义真胆与真情心语,眼湿了,心碎了。

现在幸福生活的我们,回望历史的时候,对那惨绝人寰的场景最多只有哀痛,难以置信,生活前进中,人也慢慢忘记了哀鸣的痛楚。只盼全世界能平安永世,此般地狱的世界只存在于过去,放眼未来,是拉起的友好之手。

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4

还是今天才看到这部电影,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我觉得很好非常好。从李教官救一群女学生为了守卫最后的南京时,从他本可以逃走却守护教堂时。当神父从一个避难人一个旁观者看到女学生们收到欺辱挺身而出成为守护者,我都由衷的感动着。我不知道什么是政治正确,我只知道这是战争中仍有的人性闪光,我觉得电影里每一个角色都是我曾经见过的同一种精神,是战士战斗到最后的坚持守护,是普通人在面对弱小被欺辱时的挺身而出,神父,玉墨姐姐,乔治,他们,都愿意把生的机会让给女学生,不是因为谁比谁高贵而只是因为她们更弱小更需要被保护,这只是一群孩子啊。

又想起开头的惨烈场面,不懈战斗的那些人,狰狞丑恶的日本兵,从尸体上踏过碾过的侵略者,被屠杀奸淫的百姓,这是我们永远应该铭记的历史,记得有一个微博让大家写下真正的现代史,不少人写日本人对他们的爷爷奶奶父老乡亲多么多么好而共产党才是各种抢,真是让人寒心啊,拜托这些人去看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那些亡魂,那些无辜者,最可悲的就是忘记。

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5

《金陵十三钗》曾经被张艺谋拍成电影,严歌苓和刘恒共同给《金陵十三钗》做编剧。视觉化的电影作品和文字化的《金陵十三钗》各有各的优点。电影表现直观,文字表现内在心理活动。

严歌苓原著的《金陵十三钗》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故事的高潮可以在只言片语中结束。《金陵十三钗》讲的是秦淮河上十三名娼妓代替教堂里的十三名未成年女学生去做日本人的慰安妇。整本书前半部分讲娼妓和女学生们在南京大屠杀这个时间节点相遇,后半部分讲撤退的三名中国军人藏身教堂后的故事。在娼妓、神甫、教堂工作人员、女学生和身负重伤的中国军人的磨合里,道出了故事想要表达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即使她是一名娼妓。

原著的结尾出乎我意料的短。我看书一般先看开头和结尾。但当我直接翻到最后几页的时候,好像那个救人的故事就已经圆满地叙述清楚了。所以我超级佩服这种结尾。我才发现故事的高潮可以写在结尾的几页上。


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相关文章: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精选集锦 - 5068儿童网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范文800字心得体会 - 5068儿童网

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心得体会 - 5068儿童网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范文5篇 - 5068儿童网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心得体会800字 - 5068儿童网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400字五篇 - 5068儿童网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000字五篇 - 5068儿童网

中学生关于2019《金陵十三钗》观后感精选5篇1000字 - 5068儿童网

经典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2000字 - 5068儿童网

    相关文章

    13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