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电影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屈原》电影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方便大家学习。
《屈原》电影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1
汨罗江岸,你披头散发,神情凝重,面色枯槁。空气中充溢着凝重悲怆的气味,这一刻我也屏息凝视,虽然早已知道结局的壮烈,但内心还是焦灼不安的不希望看见你纵声一跳后留下的凄凉景象。
我知道你忍受了很多痛苦,你的身心备受煎熬,挫折的经历让你痛苦难耐,众人的诽谤令你无可奈何。这样的选择一定是你经过良久思忖后做出的!每个人都有决定自己生与死的权利,所以对于你的选择,虽然我很不赞同,但却表示尊重。
你能言善辩,明于治乱,你是楚怀王的得力左膀,天下人尊敬你,拥戴你。但是,人一旦成功了小人就不会放过污蔑诽谤的机会。他们见不得你的得宠,嫉妒甚至憎恶你的才华,于是流言恶语便被制造出来。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小人之语谤君子之为,以小人之语妒君子之才。于是,你被疏远了。你在寂寞中独行,陪伴你的是你刚直的精魂。苦闷中你赋《离骚》,抒发你内心的苦楚与悲愤。
终于,你还是无法适应残酷的现实,你决定与汨罗江为伴,站在江边你终于道出了心中压抑的不快:“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你宁愿“赴长流而莽于江鱼腹中”,也不愿“皓皓白云而蒙世之温”。
你纵身一跃,以转瞬即逝的生命表达你对朝廷的怨恨,在江中留下一颗不屈的心和一首不朽的诗!
这是个谬论啊。
屈原一生都奉献在改革上。
屈原从小就怀着振兴楚国的远大志向。
他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塾馆教育,饱览当时能够搜集到的诗书。
楚怀王十一年,屈原由文学侍臣晋升为左徒。
这职务相当高,仅次于楚国最高行政长官令尹,相当于后来的副宰相。
这时候,屈原才22岁。
屈原在楚国政坛的崛起,他的一系列政治主张的提出,在楚宫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老百姓拍手叫好,却引起了贵族势力的一片恐慌。
因为屈原的政治主张特别是改革主张,跟楚国早年的改革家吴起有许多共同之处,对旧贵族势力显然不利,对楚国内部的亲秦派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这两股势力的代表人物是令尹子椒、现后郑袖、上官大夫靳尚和稍后的公子子兰。
他们结成死党,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用恶语中伤屈原。
怀王虽然对屈原十分赏识,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却表现为孤傲自大,头脑简单,无一定主见。
怀王经不起郑袖、靳尚一伙的挑唆,一气之下疏远了屈原,撤掉屈原左徒职务,任命他掌管王族三性事务,不让他参与国家大事。
从此屈原郁郁而行。
楚怀王三十三年屈原在政治上累遭挫折,眼见亲秦派已经得势,趁着怀子棂柩运回郢都,举国默哀致祭的机会,拼死揭露了那批祸国殃民的亲秦派的罪行,遭到更沉重的打击。
他被流放了,标志着他的政治生涯的结束 可以说屈原的一生都是个悲剧。
他一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为何“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他把满腔愤怒化为诗歌。
著《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作品20多篇,抒发了他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向往光明、憎恨黑暗的炽热感情。
这些诗作如今万古流芳。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克楚国郢都,长期在洞庭湖流域过着流放生活的屈原,深知楚国大势已去,他绝无回天之力,只好以身殉国,于当年五月初月怀石投汩罗江而死,终年62岁。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一个爱国者的悲剧,一个改革家的悲剧,一个正义毁于邪恶的悲剧。
纵观他的一生,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败了。
他的理想和事业永远为后人所惋惜。
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成功了。
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他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
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
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中国文学史》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屈原》电影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2
虽然屈原拥有惊人的历史地位甚至坐拥一个传统节日,屈原其人其作品却在公众话语甚至高等文学教育中讨论度并不高。除了曲高和寡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嫉妒。
一个太完美的形象各个维度上都远超常人甚至那个时代的其他高人的时候,就会产生对接受群体和传播群体的全方位的生命屏蔽。同时代很少会有人喜欢这个被自己认定了这辈子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比肩的天才,同理推之于异代。同代人显然弄臣事主的宋玉是见不得屈原的孤直高洁的,因为屈原在楚王面前的站立之姿甚或其大祭司的身份让楚王礼让三分会显露出自己的人格渺小卑下。屈原正统贵族的血统也让宋玉等一干文学侍从敢怒而不敢言。这就凸显出屈原的另一个伟大之处:他除了用自己的人格和作品开辟了文学的领域之外,也为文学注入了基础的尊严。时时刻刻提醒后人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不准跪,不准说谎,更不准其它一切乱七八糟的魑魅魍魉。
终究世俗还是喜欢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中原帝王喜欢去泰山封禅不外乎小平原上就只有这么个高出地平线的存在。当你和当时的群臣说昆仑山时他们会觉得你很奇怪,而当你继续说珠穆朗玛峰的时候就没人理你了。
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把屈原留给司马迁和懂他真正价值帝国贵族们就好。民众过民众的节,享受他们的假日,学者对有资质有信念的学生薪火相传,两两相安。北斗星和启明星没必要时时刻刻闪烁在天际指引方向,白天来了就藏起自己的光交给太阳;高峰也没必要对所有人宣示自己的高度,只需要留出点小径给愿意攀登的人往返奔忙。
悠悠两汉,从精神内核上得屈子之精华的留下名姓的不过司马迁一人而已。
魏晋百年名士云集到处流传“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可谓真名士”但事实上只有阮籍和嵇康差强人意。
唐宋不说了,懂的人自然懂。
到近代,闻一多先生在清华开课讲《楚辞》。听课的学生开始有两个,最后只剩一个。
屈子注定孤独。
也有不孤独的时候。日寇侵华,大半个国土沦陷,抗战力量退守川渝,此时郭沫若的话剧《屈原》大火,争相传颂,妇孺皆知。一时学界政界军届皆树屈原为旗帜,凝聚全国抗日力量。在最黑暗的时候,屈原就是那束希望之光,感召力不亚于岳王、关帝。
现在时代承平,众神归位,回归孤独就是屈原其人其诗最好的归宿。最近托中国经济崛起和高考的导向之福,各种电视节目网络平台掀起一股读经读诗的热潮,唐诗宋词好不热闹。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苏轼秦观其人其作出现了各种品读评论,屈原寂寞如常。这当然很正常,因为屈原热闹起来对国家来说不一定是好兆头,笑。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愿天佑中华,就让屈子静静地孤独下去吧。
《屈原》电影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3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政治家,准确说他只是想成为政治家,以振兴楚国。但楚王在后来对其疏远,故写诗以期望楚王的醒悟。楚国是巫风盛行的地方,所以屈原担任过三闾大夫,并著有《九歌》。《九歌》是屈原整理民间的内容,用艺术加工而成。其中“洞庭波兮木叶下”可以称得上描写秋天的绝作。
屈原协助楚王时,可谓是军事雄厚,经济发达。但是楚王不能明是非,辨忠奸,听尽谗言,疏远屈原,以至几十年后败于秦国。当时社会风气黑暗,君王昏庸是导致屈原失败的外因,而内因则可以说是,屈原太过于坚持原来的道路,坚决的不妥协,完全的无所畏忌,使得他与贵族和楚王的矛盾日益加深。有学者认为:屈原不懂运用当时的政治风气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郭沫若的话剧《屈原》中的《雷电颂》表达了屈原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而《离骚》比《雷电颂》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若用竹简书写《离骚》竟有200片之多,故此篇一出震惊楚国,传到贵族手中,使得他们之间的矛盾更进一步加剧。屈原以诗歌为利剑,指斥楚王,追慕圣人,捍卫理想,坚守自励。这把利剑最终还是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条艰苦的道路最终还是断绝了!
《屈原》电影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4
端午节,怎么过?和去看划龙船?包个粽子?尽管阳说老师已经说了关于屈原跳江的事,但我还是想找个电影给阳阳看,这个时候,声光电色就变得异常重要了,比如电影中,屈原在抚琴时的心理状态,乱得很,弹着弹着把琴弦都弄断了的片断,还有被关在大庙的那段,风来,雨来,雷声阵阵,闪电不断,屈原那种无奈,无助,脚上带着脚链,叫天,也不会有回应,叫地也不会有回应的复杂心情,带给我们视觉,听觉一种震撼,这种代入感,是老师说说这个历史典故,还有书上的几页纸所带来的感觉得不到的。
阳说有电视啊,为什么不让看电视剧?电视剧太长了,几十集,没有这么多时间,电影就好了。所以我选择电影!阳看完后,说谢谢妈妈,我也想去包粽子喂鱼了,不希望鱼吃了屈原,我也想去划船找屈原了。
嗯,是的,我也是。很晚,我们娘俩看电影两小时,又聊了一个多小时,说真的,我之前也是不懂的,或者说没什么感觉屈原跳江的事,现在很有感觉了。
说好的是晚上要早睡的,可是白天总有一些小朋友来和阳玩,不能安静地看完电影,只好晚上看,看完还能好好聊聊天,在早睡和电影之间,我选择电影。
这部电影的清晰度并不是太好,是1977香港拍的,在四十多年前,还是很不错的啦,我们家九六年才有一台黑白电视,这个电影是1977年拍的,还是彩色的,真的很好了的。阳听我这么一说,也理解了。
有一些事,如果不去制造一些机会,我都不知道怎么和孩子去说,有了事,就有了话题,就能说起来了。
这个电视的事说完了,就开始看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内容还是很不错的,小猪也在边上陪着看,看完了,我先送小猪上床,让阳看了历史书,我和小猪上床了,也和小猪说了一会儿话,就关灯出来了。
妈:书看完了?电影也看完了,和老师说的有什么不一样。
阳:不一样,老师只是说一点,但没什么感觉,现在特能体会屈原为什么会跳江了。
妈:如果你是屈原,你会跳江吗?
阳:会的,妈妈,你想啊,看着自己的国家没了,百姓流离失所,自己本来可以救国救民,却无能为力,活得生不如死,不如死了。那种感觉是很恐怖的。
妈:是的。我也是,也是能体会到这种感觉的,特别是不管努力,也无力回天了。南后和太子已经控制了政权,见不到皇帝,自己又没法再做些什么,与齐国的联盟也没有了,秦国的大军就在边上,活着真的没有什么意思了
阳:是的。
妈:还记得《道德经》中的国家昏乱有忠臣的这句话吗?
阳:记得。
妈:这个说的什么?老子讲的是无为,如果国家领导人努力为这个国家尽职尽责,是不用有忠臣的。楚国也是,因为皇帝无作为,才会有屈原这样的人站出来。可是如果国家太平,屈原这样有才华的大诗人还可以写出更多的名篇,而不至于跳江自尽了。
阳:是的,老子真是太厉害了。早就预料到了。
妈:屈原跳江后,百姓包粽子丢江里,只是百姓对屈原的美好祈祷,希望鱼儿不去吃了屈原的身体,划龙船去找他,也是希望即使找到他的身体上来也好。
阳:那为什么还个传统还会一直这样流传下来?
妈:是的,楚国灭亡后,齐国也灭亡了,秦始王也很暴政的,百姓就更加怀念屈原在世了,包粽子,划龙舟,也是百姓的一种美好祈祷,希望有更多的屈原在,希望国家太平。问题是,历史上太多的皇帝还是治国无方的,这几千年过来,出了多少治国无方的皇帝,所以人们的美好愿望还是一直得不到实现,但这个祈祷的方式却保留了。现在我们的国家把这个节定为法定节日,也是国家领导人也是希望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让人们只是去怀念屈原,而不希望会有屈原这样跳江的人了。
阳:原来是这样的啊。
妈:是的,我们怀念屈原,也祈祷国泰民安,我们努力学习,好好工作,也是为这个国家尽自己一点力量,我们不违反法律,我们不做伤害自己,不做伤害家人,不做伤害世界的事。每一个都那么去做,这个世界就是最好的太平了,也就符合了老子说的无为了。你看那些人有一点事就上楼要跳下来,害得消防人员,医院的急救中心,警察人员,社区人员,一干人等出动去劝,去保护,去和这个跳楼的人谈,这得多费事啊。
阳:也是哦。
妈:是的,我们做好自己,爱自己,爱家人,爱这个世界,就是对这个家,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了。
阳:妈妈,说说那个南后吧
妈:你觉得这个南后怎么样?
阳:一个恶毒的女人地,她的心是钢铁长的。
妈:是的,你觉得为什么她会这样吗?
阳:权力。权力掌握在蛇蝎心肠的人手里是很恐怖的,比如像南后这样的人。
妈:是的,妈妈也是,掌握了养育两个孩子的权力,因此就做出一些伤害的事,为此妈妈要向你说对不起,妈妈决定洗心革面改正错误。
阳:嗯,你怎么洗心了?
妈:你看我学习了那么久,写了一百多万的日记,就是洗心了。我革面,我不是每天练习如何运用情绪练习中的方法去和你们和好好过日子呈?
阳:嗯,我接受对不起,并且也原谅你了,你以后还要继续洗心啊。
妈:是的,妈妈接受批评教育!
《屈原》电影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5
虽然屈原拥有惊人的历史地位甚至坐拥一个传统节日,屈原其人其作品却在公众话语甚至高等文学教育中讨论度并不高。除了曲高和寡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嫉妒。
一个太完美的形象各个维度上都远超常人甚至那个时代的其他高人的时候,就会产生对接受群体和传播群体的全方位的生命屏蔽。同时代很少会有人喜欢这个被自己认定了这辈子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比肩的天才,同理推之于异代。同代人显然弄臣事主的宋玉是见不得屈原的孤直高洁的,因为屈原在楚王面前的站立之姿甚或其大祭司的身份让楚王礼让三分会显露出自己的人格渺小卑下。屈原正统贵族的血统也让宋玉等一干文学侍从敢怒而不敢言。这就凸显出屈原的另一个伟大之处:他除了用自己的人格和作品开辟了文学的领域之外,也为文学注入了基础的尊严。时时刻刻提醒后人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不准跪,不准说谎,更不准其它一切乱七八糟的魑魅魍魉。
终究世俗还是喜欢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中原帝王喜欢去泰山封禅不外乎小平原上就只有这么个高出地平线的存在。当你和当时的群臣说昆仑山时他们会觉得你很奇怪,而当你继续说珠穆朗玛峰的时候就没人理你了。
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把屈原留给司马迁和懂他真正价值帝国贵族们就好。民众过民众的节,享受他们的假日,学者对有资质有信念的学生薪火相传,两两相安。北斗星和启明星没必要时时刻刻闪烁在天际指引方向,白天来了就藏起自己的光交给太阳;高峰也没必要对所有人宣示自己的高度,只需要留出点小径给愿意攀登的人往返奔忙。
悠悠两汉,从精神内核上得屈子之精华的留下名姓的不过司马迁一人而已。
魏晋百年名士云集到处流传“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可谓真名士”但事实上只有阮籍和嵇康差强人意。
唐宋不说了,懂的人自然懂。
到近代,闻一多先生在清华开课讲《楚辞》。听课的学生开始有两个,最后只剩一个。
屈子注定孤独。
也有不孤独的时候。日寇侵华,大半个国土沦陷,抗战力量退守川渝,此时郭沫若的话剧《屈原》大火,争相传颂,妇孺皆知。一时学界政界军届皆树屈原为旗帜,凝聚全国抗日力量。在最黑暗的时候,屈原就是那束希望之光,感召力不亚于岳王、关帝。
现在时代承平,众神归位,回归孤独就是屈原其人其诗最好的归宿。最近托中国经济崛起和高考的导向之福,各种电视节目网络平台掀起一股读经读诗的热潮,唐诗宋词好不热闹。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苏轼秦观其人其作出现了各种品读评论,屈原寂寞如常。这当然很正常,因为屈原热闹起来对国家来说不一定是好兆头,笑。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愿天佑中华,就让屈子静静地孤独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