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大浪淘沙》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方便大家学习。
《大浪淘沙》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1
《大浪淘沙》1966年已经被定调为“严重歪曲革命史实”的“反革命”影片和“十大毒草”影片之一,被迅速查封,不准公开放映。导演伊琳被剧组某些风派人物揭发批判,其实这部与陶铸本人丝毫没有关联的影片,却硬被说成是为陶铸歌功颂德、树碑立传。
导演硬被说成是陶铸暗授机宜的内线人物,惨遭批斗。“____”运动轰轰烈烈、大张旗鼓地开始后,身体瘦削羸弱的伊琳卧病在床,他当时受到的严重打击,使他的身体健康遭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体重还不到一百斤。可是,当权领导和造反派却全然不顾,冷酷无情地把骨瘦如柴的伊琳,还是赶到了英德劳改茶场,去接受重体力的劳动改造。直到1972年的秋天,伊琳才得以返回厂里,但厂里坚决拒绝接收组织关系,其档案只好暂时放在省文化厅。情形有所好转后,伊琳强烈地表示在厂工作的愿望,并亲自主抓了描写叶挺的《白马将军》和《革命母亲李丽英》、《横空出世》等剧本,都因各方面的排斥,而未能搬上银幕。但他还是壮心不已,帮助导演刘欣拍摄了根据《渔岛之子》改编的儿童故事片《小螺号》、指导于得水导演了粤剧戏曲片《沙家浜》等。
1979年,蔡辉厂长传达上级的命令,任命伊琳担任珠影厂副厂长,此时,已经64岁的伊琳已在“____”中折磨得身体难以支撑,当罗戈东副厂长前去看望重病在床的伊琳时,他激动地抓住罗厂长的手说:“我们曾经去上海找朱道南、于炳坤,修改《大浪淘沙》的剧本,现在总算有了结果,我们再来一次合作,再拍一部故事片。”这是伊琳投入工作激情的自然迸发,也是他的临终遗愿。当年11月27日,瘦弱的伊琳便告别了人世,姗姗来迟的任命,最终使伊琳抱憾而去。 一部《大浪淘沙》,一段中国电影在残酷年代中的曲折史。然而,电影艺术的步履,却永远是那么的匆忙而奋进!
《大浪淘沙》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2
影片讲述了:1925年,青年靳恭绶、顾达明、杨如宽,与在途中救起的逃婚的宇宏奎,一同进了山东师范学校。在这里,他们在共产党员赵锦章老师的启发教导下,开始接触革命活动。革命高潮到来时,赵锦章和他的爱人宋珠萍参加了北伐军。靳恭绶等和女同学谢晖、刘芬则赶到武昌,余投靠了国民党参议薛健白,杨参加了北伐宣传队;靳、顾、谢和刘则报考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薛、余前往长沙策应。余企图利用顾的忠厚摸清共产党的情况,遭到斥责。“马日事变”爆发,反动分子大肆搜捕共产党员。薛更指使余杀害了赵锦章。已经加入了共产党的靳、顾,与武昌的谢晖、刘芬一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受住了大革命浪潮的严峻考验。杨则在北伐失败后当了逃兵。同年7月,我革命力量向农村转移,余与反动分子拦路截击,靳、顾亲手将余击毙,并跟随革命队伍,加入了秋收起义的行列。
毛泽东思想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毛泽东思想是为人民的,毛泽东的道路,证明是符合中国革命实践的,这是中国人民在斗争中,不断被反复验证的真理。在故事中我们深刻地理解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话,靳恭绶的遭遇也是被逼的,迟早都是要反抗的,他只是那个时代的被压迫者的典型代表。同时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共产的领导下走革命路线才能救中国,劳苦大众才能真正的站起来的毛泽东思想,它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具体化在中国的土壤上,生长出来成为群众的力量。国民革命胜利了,可是劳动人民却并没有真的获得自由和解放。宇宏奎走了反革命路线,最终倒在了正义的面前。
在旧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国家,,无论是个人还是中国的未来,经过了大浪淘沙,历史会证明一切!
《大浪淘沙》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3
“大浪淘沙” 这部电影,讲述战乱年代讲述战乱年代中几个不同阶层的知识青年,在革命斗争的风浪中经受考验,呕心沥血披荆斩棘的革命故事。我们没能生活在那个年代,该是我们的幸运,我们的家园是和平的,但却不代表我们可忘却那些先烈们的传奇。愈是时光远去,我们愈要将那些优秀的品德传承下去,让前辈留给我们的精神永远鲜活。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几个不同阶层的知识青年,在革命斗争的风浪中经受考验.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使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在此关头,他们之间起了分化;有的动摇了,有的叛变了,有的仍坚持革命.
在大革命时代,靳恭绶,顾达明,杨如宽,余宏奎4位青年远离家乡到济南求学,途中,四人对天盟誓要情同手足,生死与共.
到济南后,他们都考上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一天,在集市上,共产党员,教师赵锦章看见靳恭绶正给那些穷苦人铜元,他便以严峻的社会现实,启发靳的阶级觉悟.从此,几位青年常去聆听赵老师的教诲;而余宏奎则钦佩另一位教师,国民党员薛健白.
党的地下工作者宋珠萍从南方来到济南传达党的指示,突遇警察搜捕,赵锦章和宋珠萍以"婚礼"假象瞒了过去.
在斗争中,靳恭绶成长很快.在同军阀部队冲突时不幸受伤.谢辉与靳恭绶畅谈理想:"要爱祖国,要为人正直,要崇仰真理"的语音回荡于江面.在武昌,看到北伐军胜利进军的情景,他们无比兴奋.这时,他们对革命的认识已发生变化.靳恭绶,谢辉等信仰共产主义,而余宏奎跟了国民党,老大哥顾达明想不伤兄弟和气,但又无可奈何.
军校将靳恭绶,顾达明调赴长沙分校,赵锦章在那里当教官.时值四·一二上海事件发生,赵锦章要他们好好读毛委员的文章,团结进步同学,提高革命警惕性.余宏奎也随薛健白来长沙大搞阴谋活动,他企图欺骗顾达明以套取共产党员名单,被顾达明识破.
夜色朦胧,长沙反动派活动十分猖獗,校方竟宣布全校戒严.赵锦章意识到问题严重,他当机立断通知党员,联系进步同学,随时准备应付紧急情况.薛健白,余宏奎带兵前来诱捕赵锦章,赵锦章义正词严,揭露了他们的反革命阴谋.靳恭绶冲进来,救走赵锦章,但不料余宏奎暗中开枪,赵锦章光荣牺牲.
校外响起一阵密集的枪声,敌人动手了.长沙城内,反动派到处在进行暴乱活动,到处都是被杀害的革命者的尸体.
靳恭绶,顾达明,谢辉等根据党的指示向农村转移,路上,与前来追杀的敌军交火,经过一番激战,歼灭了敌兵,并惩处了叛徒余宏奎.杨如宽回山东老家画画去了.靳恭绶等人则跟着队伍,攀上山峦,红旗插向巍峨的山顶.
《大浪淘沙》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4
利用春节假期读完了全套,从1978年至2008年,正好跨度30年,这个区间正好比我大近10岁。这部小说也可以当做纪实题材来读,看完明白了很多道理,也看懂了很多往事,对于未来的路也可以看得貌似更通透些。
1978-1988年,是改革开放的开始,书中反应的是乡镇企业、个体户如何开始出现及发展,对于我家河北农村,对于我的父辈,他们正好是30岁左右,也开始了外出打工,也经历了刚开始被当地村委会抓回来不允许做,然后慢慢放开。我家建的新房子也是1988年左右建成的,可见最偏远、最基层的农村也开始受到改革春风的洗礼。
这个期间,宋运辉历经磨难及努力上了大学,并在金州化工这家国企有了一席之地,甚至说是他在不到30岁的年纪取得了非常大成就,尤其是主导国外设备引进及后续的开拓海外业务。宋也生了小孩儿,年龄应该与我相仿。当然,宋引经过父辈的知识改变命运的努力,出生后的起点就已经很高。
作为复员军人的雷东宝,应该与我父亲年龄相当,他与我父辈出去组建筑队、当包工头不同,他走的是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走的路线不同,自然结果不一样。到88年,他筹备的乡镇企业已经红红火火,发展势头比较猛。
作为初中毕业的杨巡,其实在当时也算是知识分子了,走的是外出艰苦摆小摊创业的阶段,到88年,尽管也做线缆厂的销售工作,但是还是没有真正步入正轨。
梁思申应该有20岁左右,她已经去美国留学一段时间了,我身边的人没有与她同龄的参照物。
当时,最好的企业还是国企,民营企业还不是主流。
到了1989-1998年,这10年可谓是国内变革最剧烈、资产开始迅速膨胀的年份。我家的第一台夏普彩电也是这时候买的,当时存钱还有保质费,我哥也是这个时候毕业,应该是包分配的最后一波或者是不包分配的第一波。因此,如果98年左右毕业的人没有好的有发展前景的单位,发展会比较被动。这10年,我度过了小时候及小学的6年,也开始享受考出好成绩的良好感觉,因此小学毕业的成绩应该是全乡第2名,当时的环境也不重视教育,我是好多年后才知道的。
这10年,30-40岁前的宋运辉的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东海厂的实质一把手,也由于梁思申家庭的关系成为副厅级干部,称得上是年轻有为。宋也与梁喜结连理,这是个非常可喜的结果,毕竟有情人终成眷属,可见宋不仅是在事业上对理想的执着,在生活上也是非常有坚持及原则,不会拖泥带水。当然,这种性格肯定会伤及部分人,但是宋难能可贵的是,他认可的东西,他是始终如一的坚持。在事业上,宋运辉非常勤劳、非常的努力,将所管辖的东海厂运作的非常好,当然,他是非常幸运的,这家新厂的历史包袱是非常小的,没有遇到退休职工的问题、没有遇到国企下岗的问题。
40多岁的雷东宝也经历了乡镇企业做大后体制的弊病,当时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是粗放的,避免不了行贿等,但雷东宝没有贪污,这点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他还是被牵连到蹲了监狱,后来复出后进行企业改制,但是这种股东结构实质上是起不到太大股东监督作用的,因此管理层控制的传统主业公司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风险是很难把控的。大而不倒,对于乡镇企业应该是不适用的。管理层缺乏与时俱进的宏观眼光、也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欲望及权力,一言堂式的管理及过度负债,导致他们的雷霆公司如迅雷一般销声匿迹。这与知识图强型的宋运辉这10年的发展是截然不同的,宋不仅事业有声有色,在家庭及人际方面也是有了质的飞越。
杨巡作为现在来看最为成功的一批民营企业家(当时是叫做小私企老板),在这10年也是真正实现了财富的爆炸式增长及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当然,这个过程是触目惊心的,很多人倒下,活下来的,绝大多数有了非常好的结果,尤其是胆大的、灵光的杨巡这部分人。
梁的第一个小孩儿也是宋的第二个小孩儿可可出生了,他的年龄应该与我们公司这这两年入职的应届同事的年龄相仿,多数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我非常小的时候还赶上了农村部分地区的苦日子,比如能否吃饱及是否有营养,但是这批小孩儿绝大多数是没有经历过的。梁也经历了家庭中落之后的人生冷暖,也经历了看不清宋及真正理解宋的过程。作为有大家族的有海外留学工作背景的梁,她对于这10年中国的发展也在投资方面积累了不少财富,当然她的财富的增长更多是98年金融危机之后开展的秃鹰式投资。
1999年-2008年,这10年我经历了初中、高中、大学,从乡镇到县城到西北的省城,是经历非常丰富的猎奇阶段,经历了从中学考试多数保持第一的好学生、到高考失利、到大学赌气放羊式学习到保研的阶段。我的父辈毕竟没能有勇气承包更大的工程而选择帮人带班,我姥姥作为清朝末年出生的人也在我上初中不久后与世长辞。在家庭里我倒成了主角,回头来看反而不好,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是一场修行及自我的主线,除非迫不得已,签完不要牺牲自己的事业及生活,应该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旋律,这样的人生才更加丰满,才能更加与时俱进。
50多岁的宋运辉在这个阶段主导的是跟高的目标,核心设备国产替代化,这10年他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背景及参与方。历史是属于年轻人的,比杨巡小几岁柳钧海外归来经历了自主研发、恶意竞争甚至黑社会欺压(这个阶段杨巡作为富甲一方的改革开放既得利益者反而成了反面形象)、自主创业、研发自动化机器人等阶段。
这个阶段我倒是很意外,我本以为这些新鲜的事物应该是08-18阶段,也就是我真正长大加入社会后发生的,后来仔细一想,原来是我认识太浅薄、太后知后觉了,其实在我读书的这10年对于国内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了解知之甚少。其实在04年上大学就应该主动的关心社会发生了什么、自己学习的与社会的变化有何相关性,但是双耳不闻窗外事、也绝不只读圣贤书的阶段,是荒废了的,起码大学阶段是荒废了的。当然后面的研究生阶段,也想闻窗外事,也开始看激荡三十年、德隆系的网上文章等,但是毕竟身边接触真正社会的人太少,也就是看看而已。
另外,我对富二代的认识,我以为是我的这些同龄人,其实我遇到的这些都算是新富二代了,早在我中学读书的时候,这些第一批富二代就已经登上历史舞台。再早的话应该是98年前的这些官二代才是新生带的主流,正如梁思申及她的那个圈子,可以纵横捭阖,享尽国家体制巨变及发展中带来的红利。
2008年-2018年,书中没有写,但是可以想象的是,这10年的主旋律是新兴创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彻底成了历史的新主流。电商行业、快递行业、互联网行业、移动互联网行业、游戏、工业机器人、消费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创新药等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如果书继续写,相信宋引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甚至开始创业。
回想这部如史书般的巨著,生动的刻画了奋进的知识分子、乡镇企业家、民营企业家、官二代/海归在78-08年30年间的奋斗历程,他们有个共同点,都是非常聪明、努力并且上进的一群人。当然人与人是不同的,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局限性也不同,只有坚持理想、努力奋斗、具有豁达历史观、能够与时俱进、预判未来、坚持原则的人,才能更成功,有更大的人生收获。
现在是2019年,未来10年如何,我应当如何?
从过往40年,政策从紧到松再到紧,从国进民退到民进国退再到国进民退,从股市涨涨跌跌,从房价涨、停、涨、停中,从前辈的人生的起起伏伏中发现,变才是唯一的真理,预判到周期中的趋势,顺势而为,抓住能够向上的机会,才是我们80后新城市人的唯一选择。
大浪淘沙,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努力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发展,相信时代、相信未来!
书中提到”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不仅仅是知识改变命运后的抱得美人归,而更是我们通过知识的学习,不断汲取营养、不断充实自己、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更加完美,人生的境界更上一层楼,自己会变成美玉一样。
一位前辈也是大领导讲过,60后是最幸运的一代,享尽了改革的红利,80、90后是不可能再有机会了。其实未必,只是我们还没有看到。
那我们未来的机会在哪里呢?这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大浪淘沙》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5
电影主要讲述四个结拜兄弟在历史洪流中分别走入不同的道路的故事。电影开始,给刘冠雄第一个特写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位有问题。大陆电影很多都是看脸的,刘冠雄的脸有点清瘦而且肤色偏白,身份是因为包办婚姻而出逃。根据成份理论,这个出身就不好而且动机不纯,看看于洋扮演的靳恭绶,则是反抗压迫并杀死坏人的通缉犯,一个地地道道的无产阶级。另一个杨如宽则比较虚,随着现实的残酷,自然做了逃兵。
主角靳恭绶为什么会死心塌地走上革命道路,还和支持国民党的同学打起来且成了死敌,说服力不够,电影里也是口号先行,表演略夸张。
导演伊琳的遗孀说过,这部电影拍摄的时候就遭到诸多困难,一边拍一边改,还有不少镜头因为人为干预而重拍,在拍摄完毕后,剪辑方面也是困难重重,最后总算完成了。但是____来了,这部电影立即成为大毒草,直到1978年才上映,而且老人说上映的版本和原来伊琳导演的相差很大,她一直反映希望能上映原来的版本,但无人理睬。
最后说一下电影插曲。有两首曲子反复出现多次,一首是工农兵联合起来,另一首是打倒军阀(也就是两只老鼠的旋律)。片头曲和片尾曲都是大江东去浪淘沙,中间还有一首插曲是琴声悠悠唱济南。独唱王音旋,广州乐团演奏并合唱,指挥杨桦,领唱罗荣钜。
《大浪淘沙》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