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

醒婷 1158分享

黑泽明根据芥川龙之介小说改编的电影《罗生门》广为人知,作为对人性的思考,一向人文主义的黑泽明在大雨中对淹没人间的洪水意象做了环境的诠释。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罗生门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罗生门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1

2008年9月,正值黑泽明导演逝世十周年。在大师一生的电影创作生涯中,《罗生门》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沉重的人文思索最为影迷称道。这部创作于1950年的黑白电影时长88分钟,虽然没有《七武士》那样好看,也不如《用心棒》那样诙谐,但依然为成千上万电影人推崇备至。《罗生门》的摄影风格以及剧情架构一再为后人效仿,而大师对于人生的反思足以让所有人沉浸其中扪心自问。

《罗生门》的故事改编自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竹林中》,《罗生门》则是他的另一部小说。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代小说家,其一生全力创作短篇小说,取材新颖情节诡异,多关注社会丑恶现象,笔锋冷峻简洁有力。1922年刚从中国旅行归国的芥川龙之介创作《竹林中》,效仿英国现代侦破小说鼻祖威尔基·柯林斯《月亮宝石》的结构,对同一桩案件听取各方证词,布设一个将所有人牵涉其中的迷局,透过故事反思人性。1927年芥川龙之介服安眠药自杀身亡后,日本文坛为了对其表示纪念,特别设立“芥川赏”鼓励新人,该奖项在日本文学界与“直木赏”齐名。黑泽明采用《竹林中》的故事,完成惊世之作《罗生门》。  故事发生在战乱连绵天灾不断的平安朝代,罗生门就位于京都大城圈正南门。黑泽明搭建的这个罗生门建筑风格很诡异,亦是对岁月时局和人生的象征。故事开场天下着雨,樵夫路人和一个游僧构成三人组,开始对一桩发生在竹林中的凶杀事件议论纷纷。案件围绕着一个强盗和一对路经竹林的武士夫妻展开,这又是一个三人组。黑泽明继《姿三四郎》后再度涉足三角关系,而此次意图更为明显,就是要让人性在这看似三位一体的组合中分崩离析,而观众也和剧中人以及影片创作团队形成隐含的三角关系。

嫌疑犯被抓到,五花大绑地送审公堂,原来是三船敏郎饰演的强盗多襄丸。多襄丸在竹林中小睡,偶遇了路过的武士金泽武弘和他的妻子真砂。一阵风吹过,真砂的真容被多襄丸看见,后者顿时心花怒放动了邪念。他诱骗武士到竹林深处,将其打倒后捆绑,又将真砂骗到武士面前,欲在此地凌辱女子给其夫君看,满足自己变态的欲念。到这里前因基本交待清楚,而后果就是武士身中一刀死了,尸体被樵夫撞见后报官。影片中使用了倒叙手法先给出樵夫撞尸的情节,再把事情的起因托出,也是一种常见的设置悬念的手法。

看上去本片似乎就是一个普通的侦探破案故事,但黑泽明显然不想被人误解成爱伦坡。接下去故事开始有点儿意思了,围绕着武士是被谁杀死的,几位当事人开始各抒己见。第一个受审的是主犯多襄丸,他一副嘻嘻哈哈事不关己的表情,让人觉得就是那种杀人不眨眼的主。多襄丸对自己杀死武士的罪行供认不讳,对于自己能够和武士大战二十回合,以及轻而易举地捕获美女芳心的举动,甚至颇为自豪。在他的故事里,早坂文雄编写的配乐高亢激烈,衬托着多襄丸的英雄壮举。

既然疑犯主动招供,看似可以结案了,但当事人真砂又给出了另一种说法。真砂承认了自己的受辱,其面对丈夫冷漠的眼神自觉羞愧,所以意图让丈夫结果了自己成全名节,但一不留神她昏了过去,也许在摔倒的过程中不慎刺死了丈夫。伴着真砂的倾诉,音乐变得平缓而又略带哀伤。案情又一次陷入扑朔迷离。

为了彻底弄清案情,小日本把神神叨叨的招魂术也发挥了出来。本间文子扮演的巫婆故弄玄虚一番,竟然把死去的武士鬼魂附上了身。武士说了一个更为伤感的故事,看到妻子在自己面前受辱后居然还要求强盗杀死自己,更觉悲愤。即使心里原谅了强盗,但对妻子仍是充满了诅咒和怨恨。怀着这种激愤的情绪,他挥刀自尽,以一种武士道精神实现救赎。音乐在这里有些阴森而诡异。  同一个故事,却因为当事人不同的陈述,出现了三种说法。伴随着这三种各自为政的说法,是三种完全不同的背景配乐。时而激昂时而幽怨时而诡异的音乐,衬托着陈述者不同的情绪状态,将三个故事的界限划清。张艺谋在《英雄》中尝试复制《罗生门》的结构,但用不同的色调替换了不同的音乐,在大银幕上看来风格化更趋明显。

三个故事的经过不同,但起因和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一时的冲动,多襄丸看上了不该看上的女子,于是兴起这一番荒唐事,其结果就是武士死了。但武士的死法各不相同,关键在于作案凶器。在多襄丸的故事里,武士是被长刀劈死的,而在后面两个故事里,武士则是被属于真砂的短刀刺死的。究竟谁在说谎,衙门看一眼尸体就知道。但黑泽明无心纠缠于事实真相,因为这不是一个查案子的故事,导演想要表达的深远得多。

于是便有了最后一个故事,也就是站在罗生门下的樵夫讲的亲眼目睹的事情经过。多襄丸在侮辱真砂后哀求她跟自己走,不愿做决定的真砂要多襄丸同丈夫决斗,没想到丈夫却因为嫌弃被人侮辱过的自己不愿意跟多襄丸较量,同样多襄丸也丢了胆子不敢跟武士拼命。在被近乎精神崩溃的真砂挑唆后两人终于大战一场,场面却是丢盔卸甲十分难看,最终误打误撞多襄丸占了上风杀死了武士。这个故事没有配乐的伴奏,就如同我们的平凡人生那样毫无渲染,暗示着这才是事情的真实经过。  至此真相大白,杀死武士的是多襄丸,用的是长刀。那么那把短刀哪里去了呢?黑泽明在这里埋下伏笔,直到后文才揭开真相。通过路人的口,观众得知短刀原来是被贪心的樵夫拿走了,而樵夫之所以在公堂上做伪证,也是出于这个原因,而不仅仅是如其所言担心被纠缠到案情之中。

这个谜团一解开,看似解答了案件中所有疑点,实则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上面四个故事中有真有假,我们还基本知道了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但我们还想知道,他们各自为什么说了一些假话,这些谎言究竟维护了什么?细加分析便知,樵夫用谎言维护了自己的贪财,多襄丸用谎言维护了自己的虚荣,真砂用谎言维护了自己的名节,武士用谎言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樵夫的谎言代价最小,由于案件无关自身,他在乎的只是很小的财物。即使是一把短刀那么小的事情,毕竟也是丢面子的,所以他没有对路人和游僧道出。多襄丸明知自己要死了,所以尽量往自己的脸上抹金,试图用英雄壮举来满足自己被认作强贼的虚荣心,掩盖自己其实不过是一胆小毛贼的本质。真砂是女人,发生了这种事情,她最在乎的是自己的名节。所以在她的故事里,掩盖掉了自己因为爱欲快感而放弃抵抗的细节,而把自己伪装成一个烈女形象。武士既不勇猛也不高贵,他打不过人家,而且还胆怯如鼠。对于他而言,最要考虑的是维护自己的武士道精神,所以编造出一个剖腹自尽的壮烈故事。出身于武士世家的导演本人在此唏嘘武士道精神业已不再。  案情终了,因果也都有了报。但导演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因而让罗生门的那场雨继续下。为了拍出雨的效果,摄制组还往水中加了墨汁。而演员们要长时间在这摇摇欲坠的罗生门布景下工作,也实是敬业万分。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雨声,樵夫发现路人在偷弃婴的外衣欲加阻拦,这才让路人将自己偷去短刀的心事挑明。路人语不惊人死不休,顺带着道出世界上所有人都在欺骗的事实,一句“人间即是地狱”惊醒所有看电影的梦中人。此时的黑泽明已不仅仅是剧中戏的导演,而是要以上帝的姿态向世人发出哲学语气的质问。

在这时影片格外沉默,剧中人在沉思,观影者也陷入深深的思索。在这世界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在欺骗,更为甚者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信口开河。当为了获得一些格外利益,或者是为了维护一些自我形象,我们都会不断地欺骗别人,久而久之却是一直在欺骗着自己的良心。当人世间失去了真诚的价值,这世界还值不值得去为之奋斗?探讨此类题材的文艺作品不少,吉姆·凯瑞在《大话王》里嬉笑着慨叹人生,匹诺曹被教导着不能说谎否则鼻子会变长。但黑泽明的思索格外沉重,他以一种大家风范高屋建瓴,又以一种末世姿态对人类表示绝望。我们都是人类的一分子,由彼及身地联系到自己,因而也生出一份莫名的悲哀来。

影片拍摄时正值日本处于战后政权交替时期,国家衰败经济颓废生产力严重下降,国民的自信心都在逐渐缺失。黑泽明借用人类共同的心灵思索对国家未来的走向表示了身为艺术家的迷茫和忧虑,而如今再看《罗生门》,也依然为其深入人心的发问而感到震撼。当今影坛愈来愈多的作者开始关注人性在物质大潮冲击下的流失,《黑客帝国》《28天之后》《人工智能》《三峡好人》等或多或少皆有所提及,但都不能达到50年前《罗生门》的哲学高度。都说电影是娱乐,黑泽明却用电影写了一本充满哲学思辨的书。他的西方弟子库布里克也十分赞同大师的情怀,在后者的影片中也总是充满了对人性的解构和反思。

《罗生门》没有一黑到底。在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原作里,老婆婆的衣服被夺走,作家给出了悲观和绝望的答案。但黑泽明终究还是在影片末尾给出了一点希望,故事最后雨过天晴,沉默良久的樵夫从游僧手中抱走弃婴决定收养,游僧则表达了对人间尚有光明和美好的信心。游僧的设置一眼就能看出,他代表了一种道义,一种只有东方人才能理解的哲学思想。导演试图用传统的道义来教化新新人类的意图也很明显,而伴着这种有一些希望的结局,音乐变得平静而优美,樵夫渐行渐远的背影亦是观众对于美好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向往。婴儿即是我们的未来,是人类怀抱的希望。只要有希望,那么未来就有可能是美好的。大师在最后展露了自己的慈悲心,而我们观影者则不该沉醉在这份假象的痴情里,而应以身作则地思索自身的价值,并且力所能及地去做真诚的事情。电影只能探讨生命的意义,惟有每个人的行动才对生命有实际价值。  除了思想上的超前,《罗生门》在技术上的突破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划时代的意义丝毫不逊色于奥森·威尔斯的《公民凯恩》。本片不仅是电影史上第一次走进森林拍摄,更是第一次将镜头直接对着太阳拍摄。技术上的实验成功,让我们有幸观摩到如此瑰丽迷人的《罗生门》。主要故事都发生在斑驳陆离的树叶下,光和影交相辉映,一如人心的叵测与未知。黑泽明对移动机位的把握炉火纯青,在竹林中的几场戏,很少出现单调的反打镜头,取而代之的是构思精巧的镜头移动。角色视角的移动不仅自然,而且成功地过度了情绪。在50年代就能达到在画面和思想上如此完美的结合,难怪世界也为之倾倒。

本片卡司也是实力超群。和黑泽明有过多次合作的三船敏郎,是日本影坛的传奇人物。这个出生在愚人节逝世在平安夜的男人,从小生长在中国,回国后参与电影拍摄,在《泥醉天使》中一鸣惊人。本片中他将一个看似牛气冲天实则熊包一个的多襄丸表演得入木三分,嬉笑怒骂把握得恰到好处。之后他凭借《保镖》和《红胡子》两度夺下威尼斯影帝,和黑泽明一起被誉为“国际的黑泽,世界的三船”。60年代后三船敏郎和黑泽明发生不和,之后再未合作过,不得不说是电影界的一大遗憾。

在《罗生门》的优异表演中仅次于三船的就是饰演真砂的京町子了,她将一个时而坚毅时而软弱时而疯癫的受辱女子形象表演得淋漓尽致,举手投足见优雅,蹙眉转眼现忧伤。京町子被称作“最优秀赏女演员”,从上台表演至今始终是单身。

和三船敏郎演对手戏的森雅之,是黑泽明班底中的优雅美男。他沉着理智的表演,和激越放纵的三船敏郎恰好形成鲜明对比,被人称为“静的森雅之”。1973年他因直肠癌去世,他的女儿中岛葵也是一名演员。

另外扮演樵夫的志村乔和饰演僧侣的千秋实,也都一直活跃在日本影坛上。  《罗生门》公映后震撼了全世界,次年接连夺下威尼斯金狮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日本电影震惊了世界影坛,而《罗生门》也一举将黑泽明扶上电影大师的王座。

大师离开人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而《罗生门》的诞生也接近六十年。如今的世界愈加惟利是图,连专心做电影的人也都少而又少。在娱乐大片充斥眼球的时代,我们需要经常静下心来,欣赏一下《罗生门》这样的电影。如同喝惯了可乐,也需要坐下来品一杯香茗一样。《罗生门》有这样一种宁静致远的情怀,让人省身,让人回味。

许多人都说,《罗生门》这部电影,是一辈子都要看的好电影。竹林里犯了错无法翻案,那就不要在人生里再犯这样的错了,大师在天堂看着呢。

罗生门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2

在看完之后,我们都可以发觉,那个年代拍的电影都是一些成本比较少的,也就是说不像现在投资那么大在一部电影里。在一个网站里看到,《美人计》这一部电影的投资仅仅只是区区的200美元。而且可以相信,《罗生门》投资是更少的。

从这两部电影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了好一些无聊的镜头。例如简简单单的走一条路,镜头居然就让我们看他走了一回猫步。而且他走的这段路对剧情的发展完全是没有影响的。那条路有多长,观众就要看他走多长的路。感觉就是在耗时间,让电影能够凑足时间长度。当然,毕竟都是五、六十年代的电影了,我们对此也无可厚非。

以我们现在的鉴赏水平在看电影过程中,觉得《美人计》还 是可以看下去的。只是在结局处有一点不是很明白。也许我们现在更多的受了我们现在平时看得娱乐片比较多的影响吧。在看完《美人计》之后,感觉就是和我们平时看完一部普通的西片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结局时有一点糊涂,我们正在等待主人公如何打倒敌人时,便看到了“END”这个词时,全场哗然。怎么就这样完了?

让我们看完后从心底处觉得久久不能平静的就是在看完了《罗生门》了。看完这一部电影后,心底里就觉得有很多东西要说来,而且是不说不痛快的那种。这一部电影的主题给人以的提问本身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是很狠狠地讽刺到了很多人。这个问题很深刻,很容易就讽刺到了很多人。

故事本身就有很大的吸引性。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杀人命案的故事,三个当事人和一个目击证人四个人之间各自各对这一个故事的四种不同的说法。人人都说了对自己有利的证词。武士、武士的妻子、强盗和樵夫各自说完了自己的证词后,我们都一片默然,我们都不由自问,到底谁说了真话呢?然而,导演黑泽明通过电影要表达给我们的并不是事情的真相,他是要告诉我们一些关于人性的本质。

只是我们在看的过程中看不到这么多的妙处来。但是在结局时,便一切都明白了。结局实在就是一个画龙点睛的生花妙笔。虽然电影本身直到曲人散时依然没有告诉事实的真相。然而真相在电影里,本身就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如果导演把事情的真相表达给我们,那么电影就不会有这么大的震撼力了。在结局处,罗生门中的大汉对樵夫说出的那一句“你把那短刀拿了去哪里?”时,雷声轰然,苍天也为人类的自私自利而怒吼。正当我们有处于默然时,电影又通过樵夫领养那个婴儿这一举动向我们表达出了一个希望。这个希望与其说是导演的希望,不如说是观众的希望、人类的希望。

这一幕堪称荡气回肠。这就是大师的高明之处!

这种电影,对于生活在这个年代的我们来说,平时都是不那么容易可以接触到的。望老师以后能看多一些这样的电影给我们看。同时,可以更大的提高我们的电影鉴赏水平。

罗生门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3

电影《罗生门》在考研复习教材《艺术学概论》一书中被收录。也被认为是一部经典的作品。而它有别于西方大量的丰富的电影作品,成为了一个来自东方的极具另类东方思考的电影。导演黑泽明被誉为“黑泽天皇”,在日本人们可能不认识天皇,但是说到黑泽明,大多都了解,甚至很多年轻人也知道。而黑泽明的这部作品《罗生门》也奠定了其在电影界的显赫地位。


一个强盗多襄丸占有了一个武士的妻子,并且杀死了武士,最后被官府抓获,几个当事人开始描述这个案件。
《罗生门》讲述的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故事,说它简单也不算简单。但只要看了也大概能体会出整个故事的逻辑。故事发生在罗生门这个破落的祠堂中。一个和尚,一个无赖,一个砍柴人在此处躲雨。因为无聊,于是开始说一些事情打发时间。故事以砍柴人倒叙的方式诱导出了整个脉络。砍柴人说到他之前目睹了一个可怕的事情。

强盗多襄丸猖狂的描述整件事情。他说他在大树下乘凉时一眼就看上了武士的妻子,当时那个女人骑着马,于是他就诱骗武士到森林深处趁他不防备,把他绑了起来,然后当着武士的面占有了他妻子。以此来羞辱这个武士,当他完事以后准备离开时,这个妻子却要求他和武士决斗,而她决定和胜利的一方走。于是强盗多襄丸就和武士决斗了,整个决斗强盗多襄丸都占绝对优势最后将武士逼入一处灌木丛后然后一剑杀死了他。强盗多襄丸在官府审问面前仍然赞叹武士的武艺,说他武功不错但是和自己相比还是稍欠一筹。最后仍然是自己获得胜利。


死去武士的妻子讲述这个故事。她说当时确实强盗太可恶,将她的丈夫捆绑羞辱他,她忍受着巨大的被奸污的痛苦。后来强盗多襄丸离开了,留下了他丈夫和她。妻子哭着向丈夫哭诉,然而她的丈夫竟然没有安慰她,反而用鄙视的眼神,冷酷的态度对待她,让她感受到更大的痛苦。她一个劲儿的说,宁愿自己的丈夫杀死她,辱骂她,也好过遭受这样的鄙视和轻蔑。这简直是对她最残酷的惩罚。最后妻子羞愤难当她掏出匕首恳求丈夫杀死自己。然后她在这种痛苦的挣扎中精神崩溃昏了过去。
强盗多襄丸的描述虽然听起来合理,但是却和妻子的描述不同。

这两个人说的事情的原委似乎都有些出入。整部电影还要精彩的是,官府还采集到了死去丈夫对案件的描述。而方法当然是荒诞的,也就是著名的推理游戏《逆转裁判》里真宵的灵媒。女巫通过灵媒召唤了武士灵魂,然后从女巫口中说出了事件过程。

据武士所说,他极度的痛恨强盗多襄丸用卑鄙的手段把他绑了然后占有了自己的妻子。然而他也更痛恨于妻子的不忠,当事情已成定局以后。妻子竟然要求强盗多襄丸杀死武士,这是武士完全没有料想到的,包括多襄丸也完全没想到,多襄丸对武士妻子的话非常厌恶,一下子将她打倒在地,并且问武士要不要替他杀死这个女人。武士此刻有一些感激,甚至觉得强盗之前的做法也可以被自己原谅。而后强盗给武士松了绑,扬长而去。武士自己一个人感受到妻子的背叛,又被强盗羞辱,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最后拿起了地上妻子的匕首羞愤自杀。

三个人口中的“事实”都不相符。

然而作为旁观者的砍柴人所目睹的故事其实是这样的。

一个武士牵着一匹马,他的妻子骑着马,她戴着白色的薄纱帽子,穿着一身白衣服。而路过一个在大树下乘凉的强盗多襄丸。然而这个多襄丸一眼就看重了武士的妻子,想要去占有她。

这里插一句,《罗生门》对武士妻子的描绘非常具有日本特色,这源于日本戏剧史上“能剧”的重要地位。能剧中尤其重视对足部的描写。跺脚是每个能剧演员的必修课。因为日本的传说中认为,古代日本人可以通过跺脚,来召唤各种灵魂,以一种神奇的力量来吸收灵魂的能量,从而让自己更加强大。有些歌舞伎,能剧表演场地甚至会用一些下面镂空的竹板作为舞台。目的就是当演员跺脚的时候能够敲击地面从而发出更大的声音,以渲染更强烈的舞台效果。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日本传说中的鬼魂反而是没有脚的。但无论如何日本人对于脚的欣赏是非常强烈的。一个能剧中非常简单的走过一条走廊的动作,年轻演员往往会认为一个艰难任务,上了年纪的演员完成起来很轻松。因为那种要求非常苛刻。而此电影中,镜头描绘的强盗观察武士妻子也是先被其足部吸引,然后再去欣赏她的脸。这一个动态过程也体现了一定的日本戏剧文化影子。

然后强盗多襄丸居然也加入了嫌弃这个女人的队伍,两人都决定抛弃这个女人。令人意想不到的局面发生了。武士妻子发出一声惨叫,并且开始嘲笑两个男人,说你们都不是真汉子,丈夫保护不了妻子,强盗居然也退缩了不敢和另外一个男人决斗。你这个强盗也和我的丈夫一样窝囊,是弱者!于是强盗追上了武士他们并且诱骗武士到森林深处,并趁其毫无防备将他制伏绑了起来。接着,强盗多襄丸去找到武士妻子并且当着武士的面占有了她,完事以后。多襄丸也没有扬长而去或者羞辱武士。而是想和武士妻子一起生活下去,并且要求武士妻子跟了他。还特别“大度”的跪下,说自己是这一带赫赫有名的强盗,现在跪下来恳求你这个女人跟随我,而且还给你磕头,并且要求武士妻子嫁给他。否则就要杀死她。但是武士的妻子不答应,转身用匕首解救了武士。此时强盗以为武士妻子要求自己杀死武士,于是准备动手。但是武士却胆怯了,他觉得自己犯不着为了一个女人和强盗再拼命。而且他非常羞愧于自己妻子被他人占有。表现出强烈的嫌弃妻子的态度。武士妻子非常痛苦,她没料到自己的丈夫如此的无情无义。武士对强盗说,这种女人我不要,你如果要你就带走吧。

于是,武士和强盗多襄丸两人被激将法成功。开始被迫决斗。一开始武士占上风,拿着刀追着强盗猛砍。两人的打斗并非是什么武林高手的对决。也都看不出什么了不起的武艺。都是稀松平常,强盗拿剑的手都会颤抖,而双方打斗的时候,到处逃窜,紧张不已。武士发狂的追杀强盗多襄丸,其实原因也是由于强盗多襄丸一时慌乱手中的刀脱手了。武士拿着刀追杀一个没有兵器的强盗。最后在一阵慌乱中。武士错把刀砍到了一个木桩上,拔不出来。反而是多襄丸去拿起了另外一把刀。就这样形势逆转了,拿着刀的强盗面对此时没有武器的武士,强盗反而有了某种“勇气”,武士反而失去了勇敢。这场打斗可以说就是两个胆小鬼拿着刀杀人,最后强盗杀死了没有武器的连连求饶的武士。强盗杀人了以后,仍然惴惴不安。并且要求武士妻子跟他走。但是武士妻子却非常恐惧,不愿跟随强盗离开,自己逃离了现场。电影中那个多襄丸最后精神错乱的本着“强盗打劫”的意识,拿走了可以卖钱的两把刀,慌慌张张的逃走。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砍柴人看到的似乎才是事实的真相,但是为什么强盗多襄丸,武士,武士妻子说的事情都是截然不同的呢?

黑泽明以此暗示他对于人性虚伪的一种悲观态度。“每个人都会说谎”

或者说的更加具体一些,每个人都会为了“让事情对自己有利”,说一些谎言,用以美化自己,彰显自己某种品格或者气度,或者为了获得某种利益。

例如,强盗多襄丸为了显示自己强盗的蛮横霸道,那种充满男性气概的纯爷们儿气质,不断的强调自己想得到什么就得到什么。武士我便去羞辱他,当着他的面占有他的妻子。然而既然这个女人要求我和武士决斗,那我也不怕,并且强盗在他的描述中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勇敢,武艺超群,充满男性气概的人物。也没有提真实存在的自己向那个女人磕头,要求她嫁给自己这种会降低一种男性气概的细节。纯粹是为了美化自己。虽然在真实情况下,武士也曾拿着刀追着强盗多襄丸砍了半天。但是强盗也只是赞美了几句武士的武艺,并且说自己还是略胜一筹。可见多襄丸作为强盗,他所认可的品质就是勇敢,男子汉气概,武艺超群,用这种方式妆点自己,哪怕是不符合事实也宁愿撒谎。

而女巫所表现得武士也是如此。他完全不提自己向强盗求饶不要杀死自己的事情。也不提自己为了保命而嫌弃妻子,抛弃妻子的事情。反而说自己妻子心狠毒辣要强盗杀死自己,而这一点连强盗都看不下去,还站在了他武士这边。最后强盗放了他,而他作为武士有自己的尊严,忍受了妻子背叛的痛苦后,用匕首自尽。这里武士也更加变本加厉的美化自己,把自己塑造成某种悲剧英雄,被奸人用卑鄙的手段陷害等等。而武士妻子方面,除了其他部分事实。她着重强调了自己遭受奸污的痛苦,试图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苦命的女人,潜意识里渴望得到同情和安慰。同时她还极大的表现自己丈夫对自己的冷漠,这也是对丈夫真实情况下对自己的嫌弃的一种指责。试图表现一种,自己非常可怜,去向丈夫哭诉却被冷漠对待,最后自己受不了这种侮辱要求丈夫杀死自己。羞愤难当晕了过去。可见武士妻子也是试图将一种忠贞,刚烈,楚楚可怜等等形容词来美化自己。也以此来淡化自己被侮辱的痛苦。

至此,可以看到这部电影所蕴含的深刻的意义了。同时黑泽明对人性的怀疑还没结束。即便是砍柴人也并没有完全说出事情的真相。后来有个听众——无赖发现砍柴人也隐瞒了真相。原来砍柴人在案件落幕,大家都逃走之后。他却去拿走了武士妻子的精致的匕首,因为那把匕首做工精良值不少钱。

即便是旁观者砍柴人也为了一己之私欲隐瞒了部分真相。可见黑泽明对人性的思考是非常深刻的,他总体来说是极度悲观和沮丧。

特别是后来和尚,无赖,砍柴人三个讲述者在躲雨的时候。也是整个电影快落幕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婴儿。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无赖立刻去抢夺包裹婴儿的毛毯,据为己有。丝毫没有任何同情心,完全是为了私欲。

和尚和砍柴人立刻谴责无赖的这种行为。可是无赖却振振有词。

“我错在哪儿?真正错的是这孩子的父母,既然养不起为什么为了自己的一时之逍遥诞生这样的生命,这不是罪恶是什么?即便是我不拿这毛毯,也会有其它人来抢。最后这个婴儿早晚会死。我拿了又有什么错呢?”

这一席话让我们看到了黑泽明对人性黑暗面的最尖锐的讽刺。

如果说谎是一种罪,那么每个人都在犯罪,既然如此,我这样做又算得了什么呢?反正每个人都不是干净的。砍柴人带着深深的自责,因为他为了一把匕首也隐瞒了真相,特别是听到无赖的那一套可怕的理论,他也感受到了愧疚。最后砍柴人为了弥补自己过错,要求去抚养这个婴儿。而这个和尚,其实也可以说是导演黑泽明的化身说了一句话“因为你,我又可以相信人了。”

砍柴人和无赖的区别在于,砍柴人有明显愧疚感,他知道是非,虽然他仍然会为了利益去违背自己的价值观。但他却显得更加真实。

无赖的特点在于他不去感受,不去相信愧疚感,反而去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因此从逻辑上,无赖说的简单点仍然还是更加错一些。

在现实生活中,必定也会出现各色各样的人。每个人为了美化自己,为了说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事情,用谎言去代替真相。有的谎言很细微,有的谎言很严重。但即便是我们仍然会用谎言去蒙骗自己,但我也仍然希望多一些砍柴人那样虽然虚伪但是起码会承受某种心灵批判的人,少一些无赖那样的认为是理所当然破罐子破摔的恶棍。

因为就算是你曾经错误了,虚伪了,做了什么让你自己愧疚的事情

当你愿意像砍柴人收留弃婴一样,出于惭愧也好,出于补偿也好,做一些不那么混账的事,多做一些好事。可能这个社会也不会太罗生门。

罗生门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4

我有时候看问题会比较极端,比如说,我一直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即每个人都有同性恋倾向,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程度低就是异性恋,程度高就是同性恋,不高不低的当然就是双性恋了。性取向没有什么正常与不正常之分。每个人都有吸引别人的地方,如果有机会深入和发展,不同程度的好恶感情就会发生。无论是男人和女人之间,还是男人和男人之间,女人和女人之间。再比如我常说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八卦山,那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都有好奇心,或者说都有窥探欲。

看完《罗生门》,我又想,其实每个人心中都该有一个罗生门的。同一件事情,涉及到不同的人,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会描述出可能截然不同的画面。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人们习惯性地修改着自己的记忆,使它符合自己的认知。我们可以接近真实,但是却无法还原真实。新闻报道中的事实是要经过意识形态、政治正确以及把关人等重重关口才呈现在公众面前的,但这是“被阉割的事实”,而不是真相。真相要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有可能会被媒体直接杀死。

《罗生门》和《罗拉快跑》都采用相同的叙事结构——回环式套层结构,它的意义不在故事中而在叙述中产生,不给出确定的结局和意蕴。所以直到电影结束,它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真相。

另外,在这部电影中,我从凶杀案的三个当事人之间的故事隐约看到了男权社会下女人的悲惨命运。

因为丈夫的无能,妻子被强盗占有了身体,之后,丈夫因为妻子被两个男人同时占有过而决定抛弃妻子。不管这是不是电影中的真相,但类似这种事情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不少。

其实,不管男人承不承认,他们的心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处女膜情结,它表现在这个女人一定要完全地属于自己,如果她之前跟其他男的发生过关系,那女的就有可能会面临被抛弃的命运,就算没有,男的也会耿耿于怀,心有芥蒂,无论他之前是发誓多么地爱那个女的。处与非处的话题经常在天涯社区上展开口水战。老马曾说过,处女膜情结是由男权中心文化中最病态的部分构成,体现了人类对性和生育诸多复杂问题缺少把握而试图用迷信把握的可笑事实。女性主义学者荒林解释说这是因为男权统治者发现女人是可以生育不同男人的孩子的,为了控制女人只为自己生育,就需要控制女人的身体,如果一个女人保持了她的处女膜就是保住了她的贞操也就是保证了只给某个男人生育。

而婚姻也使得女人走向更加悲剧的命运。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提到婚姻是这样一种制度,是男人之间物物交换的结果,是将女人作为交换的礼物之一,建立的社会生活制度。也就是说,婚姻是把女人从父亲的家嫁到丈夫的家,以维系男权社会的生育和财产传承。英国现代女权主义的奠基人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认为婚姻是一种合法的卖淫。但她最后背离了当初关于婚姻和自由的主张,虽然如此,她的感情婚姻史也是逃不过悲剧的命运。

在男权社会中,女人的命运岂是一个悲惨了得!

罗生门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5

这部电影是根据芥川龙之介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不得不说,电影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又是一部比原版精彩百倍千倍的小说。以往这种例子很多,李安的《色戒》算一例,李碧华的《霸王别姬》也算一例。电影和小说同样精彩的也有,比如《红高粱》、《活着》。

现在说《罗生门》,起初看的时候,电影的黑白画面,阴森恐怖的氛围,就让我想到了《切腹》,之后电影中人物开始一个一个讲述,我确信这和《切腹》一样,运用的复调叙述的手法,都是希望一小见大,揭示人性。看完电影之后,上百度搜了搜,果然,《罗生门》和《切腹》编剧一样、导演一样。令我更敬佩的是,同样的套路,演绎了两次,却不让人生厌。这可能就是日本人做事的精神,把一件小玩意儿做到极致,依然精彩。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两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可以说很简单,但是电影中运用复调手法,让不同人物从不同的立场开始故事,随着真相一步一步地接近,从中揭露出人性的善与恶。

电影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个樵夫、和尚在罗生门避雨,嘴里不停地说,怎么也理解不了。之后又来了一个,这人看到二人这幅模样,就在询问,二人为什么一直重复“理解不了”,究竟是什么理解不了。于是樵夫和和尚就开始讲述自己见证的一桩杀人案件。

一个男和妻子一同从树林穿过,却意外碰到本地知名的强盗。强盗当时在树下睡觉,本无冒犯之心。但一阵微风吹过,将男子妻子的面纱轻轻吹起。强盗无意之间看到那女子的容貌,如女菩萨一般清纯,于是强盗起了歹心。他将男子与他的妻子拦住,用计将男子骗到一旁,然后将男子绑到树上。强盗又将女子引到男子身边,女子见到丈夫被绑,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就和强盗拼命。女子几番挣扎之后,最终还是失身。最后男子被杀,女子逃到尼姑庵中。而强盗骑着男子的马走之后,不幸摔倒河边,被当地武士捉住。

当然这故事开始是从被捕的强盗口中所说。樵夫说,自己当日在树林砍柴,意外见到尸体,然后报官。和尚说自己当日看到一个男子牵着马从从树林走过。之后女子也被带入衙门。

这部电影的重点在于强盗、女子包括用巫术说话的男子所说的情节有很大出入。

强盗说女子开始不从,后来就从了自己。而且女子之后说,让二人决斗。强盗杀了男子之后,又觉得女子原来没有那么刚烈,不过和平常女人一样。最后就自己走了。

女子说,自己失身之后,看到丈夫冷漠的眼神,对丈夫的态度很失望,于是自己晕了过去,醒了以后丈夫就死了。

而用巫术说话的男子却说,妻子失身之后,却让强盗和自己决斗。强盗走了,自己自杀了。

可见每个人都在维护自己的形象,每个人都没有完全把真相说出来。而樵夫无意之间却透露出来,自己当时到树林的时候,听到女子的哭声,正听到关键部分。原来女子失身之后,说自己现在这样,只能跟一个男人,让二人拼命。丈夫对强盗说自己犯不着为了一个女人拼命,让强盗把女人带走。女人见到男子如此狠心,就让强盗和丈夫决斗。强盗杀了男子之后,抛下女子就走了。

电影到这里,也算是案件真相大白,全都出来了。突然罗生门传来一阵哭声,原来后面有一个被丢弃的女婴,最后来的那位男子,准备拿走婴儿身上包裹的和服。樵夫见状,准备制止。那男子说,婴儿父母都不管,你还管,你自己呢,你说的就正确吗?女子的短刀是你拿走了吧。后来男子说自己家里六个孩子多一个,少一个没有分别,把孩子抱走了。

故事但这里就结束了。樵夫说的话未必正确,可能真相没有人知道。之后来的那位男子以为自己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每一个人都在维护自己的形象,说谎是人的本性,人本来就是自私的。而婴儿最后被樵夫抱走,樵夫说自己有六个孩子。可见每个人背后都有自己苦衷,樵夫把短刀拿走,确实是日子太难了。电影的结尾,给你希望,并没有让人绝望。尽管世间不难么尽善尽美,但依然要善良。

每个人都只会站在自己立场为自己考虑,而没有人会站到对方立场为对方考虑。

    相关文章

    16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