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生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
电视剧《急诊科医生》结局很好,整个剧情很平缓,我很喜欢。因为越是这样,越接近现实生活,越能把电视剧的主题体现出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急诊科医生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急诊科医生观后感1
最近在看《急诊科医生》,万万没想到亲人就突然住院,我急忙从外地飞回来陪护,由此在急诊室度过了12小时,也胡乱想了些事。
在急诊室的12小时,一位年逾60岁的高血压病人让我印象深刻。
这位病人是由几个穿着清洁工制服的工友送进来,就应也是一名清洁工人。护士给这位病人简单检查后要求住院观察,请病人把家属叫来。这位病人便掏出一个会大声播报号码的老人机给儿子打电话。电话里听到他儿子模糊应承着立刻过来。过了一个小时,他儿子仍没有来,几个送他进来的工友默默在旁踱步,似乎也没有钱去垫付住院费用。
接近中午,他儿子最后到了急救室,皮肤黝黑,穿着一件有些油腻的枣红色毛衣,领着一个怀孕的女子,女子很胖,走路时候腿脚也不太利索,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
儿子简单向护士询问了病情,护士要求他去办住院手续,他支支吾吾问护士能不能不住院,开药回家吃。负责医生走过来,语气有些冲的斥责了两句,大意是状况很严重,尽量住院,家属就应配合。
这几乎是《急诊科医生》里一样的场景。在工地上做工的兄弟二人去医院看病,在医生确诊弟弟不是简单的发烧之后,在弟弟已经明显身体异样开始拼命抽搐时,哥哥仍然上前拉弟弟起来,说“弟弟,我们不治了,起来,我们回家。”
有人说没钱去借啊,砸锅卖铁也要看病啊。见死不救还是亲人么?
真的是他们冷血么?我觉得不是。不是说旁观者皆是晋惠帝,只是说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就像你去劝一个原生家庭破裂的人说,去恋爱结婚吧,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去劝一个抑郁症的人说,开心点啊,哪有那么多想不开的事。
最近帝都在清理低端人口,要求棚租户限期搬迁。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刚好在港澳旅游,我想起那几日香港sogo百货里的香氛,想起爱马仕门口排队的长龙,想起在名品店里穿梭的踩着细高跟的女人,永利皇宫面前激荡的音乐喷泉和美高梅门口宏伟的金色狮子。
而手机里的照片呢,是坐在电瓶车后座哭泣的女人,被碎玻璃扎伤脸颊的孩子,无处可去的老人,堆满垃圾和废品的街道,角落里一个被踩脏的的洋娃娃。
我发了些照片在朋友圈,有个同学评论,虽然方式有些粗暴,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什么叫没有办法的办法呢?我们该为这次幸存高高挂起么?该为这看起来稳定的生活开心么?趁着房价涨价前最后一批买的房,每月吭哧吭哧支付的高额贷款,用着进口的空气净化剂,偶尔去国外度假,冬天在小樽的雪景里用手指比个心。还不够么?社会的进展是要有人牺牲的啊,已经爬到半山腰的人需要回头看沼泽里溺死的人么?
但水也可能会涨高,淹没半山腰喜逐颜开人的头颅。
11月太冷了,生活也将我打的灰头土脸。我跟小刘说,太辛苦了,条条大陆通罗马,没想到这么多人出生在罗马,真是他妈的了。小刘说给我买了件卫衣,李诞出品,衣服上印着“三届皆苦”。
对了李诞还说,人是能够开心起来的,别太难过了,人间不值得。
人间的确不值得,生而为人,十分抱歉。
急诊科医生观后感2
利用几天假期时间,看完了43集的电视剧《急诊科医生》,由点点原著《人命关天》改编,导演郑晓龙,《金婚》、《甄嬛传》、《芈月传》、《红高粱》的同一导演。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导演。主演是张嘉译,王珞丹,江珊,我很喜欢的演员。果然不负所望,打开之下,第一集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让我有种强烈的,想看下去的冲动。
整部电视看下来,每一集都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带着一种好奇与悬念,总想一集一集地看下去。总体来说,收获很多,在当今这个医患矛盾日益尖锐的社会,这部电视剧如一针强心剂,让绝大多数人理解了医生,尤其是急诊科医生这一重要的、却又高危的社会职业的特点,也学到了很多医学常识,应急措施等等。总结一下,有以下几个体会:
1、在医生眼里,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病人。
几个急诊科主任医师,张嘉译饰演的何主任,江珊饰演的刘主任,王珞丹饰演的江主任,无不将这一条奉为自己的职业守则,哪怕推进来的是一个小偷、一个杀人犯,他们也会竭尽全力,将病人抢救过来。他们说,在医生眼里,没有好人坏人,只有病人,我们医生负责把病治好,然后由法律来判定他的对错。
这份医者的大义、情怀与操守,不仅让人肃然起敬。
2、死亡离我们并不遥远。
几乎每一集里,都是几辆标有“999”急救车的警报声串起了故事的情节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病痛,各种各样的死法,车祸死的,喝药死的,心梗死的,癌症死的,头疼的,肚子疼的,腿疼的,腰疼的,各种疼法,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用尽方法,每当他们救下来一个患者,就会由衷地高兴,而每当一个患者抢救无效死去,他们都会很自责很难过,然后感叹一句:死亡离我们并不遥远。
尤其是其中一集,多名发热患者集中,医生怀疑超级细菌感染,封锁了整个急诊科的情况,随着情况一步步恶化,所有人都凝重而悲伤,不知道下一个走的会是谁,当最后警报解除,他们互相拥抱、祝福,仿佛获得了新生。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珍惜当下,或许才是人生最大的意义所在。
3、急诊科医生的忙碌,非常人能接受。
急诊科里的几位医生和护士中,好几位离婚,很多单身,离婚的理由几乎是一样的,本来以为找了位医生,有个头疼脑热的,容易解决,后来发现,医生护士每天忙得不着家,根本就顾不上家庭和孩子,用何主任前妻的话说:“无论是正在吃饭,或者深更半夜,急诊科医生离开你只需要一个理由,患者需要。”于是有的伴侣实在受不了,就离婚了。
4、蛮不讲理的患者家属,比比皆是。
剧中列举了三个典型例子。一是一个老太太,脑梗发作,被女儿送来医院的时候,就已经很严重,经抢救无效宣布死亡,患者女儿不依不饶,打了护士一耳光,并且还将主治医生告上了医务处,还不解恨,又雇佣了一批医闹人士,守在医院里,阻挠患者看病,理由是:我妈来的时候好好的,怎么让你们给治死了?品质非常恶劣。
第二个是一个年轻小伙子出车祸被送来,却意外发现了他其它的病症,静脉栓塞,动脉栓塞,连续动了三次手术,患者家属就开始阴阳怪气,我们只是出了个车祸,怎么这病越治越多了呢?
第三个是,一场车祸中,因为救两名儿童,被重伤的老师,抢救无效身亡,却在医生抢救另一名伤者的时候,被这名老师的儿子状告,不救自己的母亲,并为此打伤了主治医生的头。
这三个案例,涉及其中的医生、护士,捂着被打伤的脸、头,泪流满面,心寒得要辞职,想想自己没日没夜地抢救病人,却换来了这样的回报。而医务处的态度更令人心寒,只要有医闹,也别管对错,先处理自己的医生,处分,扣奖金等等,寒了普通医护者的心。
虽然最后,这三个当事人都向医生和护士道了歉,总算是真相大白。但作为旁观者,依然对这些蛮不讲理的医闹者充满了憎恶,他们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顾那些昼夜忙碌抢救患者的医生与护士的辛苦,也难怪医生这一行业越来越成为高危职业。
5、在医药巨额利益面前,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知道了医学院学生的入院誓词,希波克拉底誓言。
仰赖医药神阿波罗,阿斯克勒庇俄斯,阿克索及天地诸神为证,鄙人敬谨直誓,愿以自身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此约。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业伴侣,彼有急需,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我兄弟,如欲受业,当免费并无条件传授之。凡我所知,无论口授书传,俱传之吾与吾师之子及发誓遵守此约之生徒,此外不传与他人。
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柬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该项之指导,虽有人请求亦必不与之。尤不为妇人施堕胎手术。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凡患结石者,我不施手术,此则有待于专家为之。
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作诱奸之事。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尚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祇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实共殛之。
神圣而庄严,期待有良知的医护人员去遵守,去守护。
6、急诊科是一面镜子,照出大千世界的阴暗与光明。
有老母住院,儿女推卸责任,争吵不休,逼得老母亲放弃治疗、蹒跚离去的凄凉;有成绩后退,被母亲打了一耳光,就喝了百草枯,医治无效的任性的孩子;有在外偷情,瞒着婆婆和老公偷偷堕胎的妇女;有包养多个情妇、服食过量伟哥、东窗事发的富商;有流浪儿童为了生计不惜偷抢的社会悲剧;有泯灭人性、欺骗无知人士前来卖肾的非法器官移植组织。等等,社会的阴暗面。
当然,也有暖心的一面。急诊科医生和护士自发地捐款,成立了基金,专门为看不起病的患者或者一时交不上钱的患者应急使用。医生眼看着无人照管的老人,眼含热泪,说,阿姨,他们不管,我管;医生悄悄为患者隐瞒了病情,维护了患者的尊严与生命;虽然被流浪儿童抢劫,依然出钱出力为生病儿童救治的医者仁心;在正义面前,不惜大义灭亲,将自己的养母送上检察院的良知;警察在各种举报线索下,一举捣毁非法器官移植组织,并击毙犯罪头目,大快人心。
7、信任,对医护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何主任为了救一名精神病患者,结果意外导致科里一个年轻医生丧命,被别人冠以逞个人英雄主义,所以害了人的罪名,从此落下手抖的毛病,直到新来的江主任发现了他的病,开始为了从心理到生理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疗愈,其中最关键的,是坚定了他的心理,告诉他,那件事,你没有错,作为医生,任何一名患者,哪怕是精神病患者,也值得我们去救治。解除了他的心病。
在第三起医患纠纷中,当所有人都怀疑江主任撇下救人的英雄老师不管,先去救治自己的养母的时候,何主任一番话,更是雪上加霜,让她毅然放弃自己挚爱的工作,辞职。最终在一名亲历患者家属的证明下,真相大白,何主任才知道自己误解了江主任作为医者的职业操守。
8、隐藏其中的,那个年代的爱情故事。
江珊饰演的刘主任,一出场就是一个冷面形象,铁石心肠,我行我素,出口伤人,并且为了和何主任争当急诊科行政主任各种明争暗抢,个性十足。
但慢慢的,她的故事浮出水面。她大学时期生过一个女儿,却被自己的妈妈偷偷送了人,并被告知孩子死去,导致她二十多年的心病,失魂落魄的生活,而失而复得的女儿却得了白血病,急需要移植骨髓救治,她满含愧疚,毫不犹豫地答应为女儿换骨髓,并且也慢慢争得了丈夫和儿子的谅解,她死去多年的心,终于活了,失去多年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
那个女儿的父亲呢?是她的同班同学,恋爱一年多,那个男人,却被自己的闺蜜,不知情的情况下,追求了去,只因为她的闺蜜的父亲是医学部部长,能将那个男人带出农村,能改变他的生活,于是他抛弃了她,选择了他不喜欢,却有权有势的另一个女人。
分手时已怀有身孕,那个男人无情地让她打掉孩子,悲痛万分的她,初为人母,怀着一颗倔强的心,偷偷休学回家,生下了女儿,并决意要独自带大自己的孩子。却被母亲认为丢人,偷偷将孩子送走,改变了她的一生。
毫不知情的闺蜜,成了她的上司,医院的医务处主任,而她并没有因为男人的变心而舍弃这份闺蜜情,她们依然保持了二十多年的好朋友关系,直到最后东窗事发,两人依然能够坐下来,互诉衷肠,彼此谅解。
这份阴差阳错的爱情,和这份矢志不渝的闺蜜情,让人唏嘘不已。
9、学到了一些基本的急救常识。
比如,总是头疼的人,可以考虑脑瘤;肚子疼的人,可以考虑阑尾炎,食物中毒,胃癌,宫外孕等;腿疼的人,可以考虑静脉曲张等;出车祸的人,喊得响的往往伤不重,最要命的是那些一声不吭的伤者,要第一时间抢救;急诊科就医不是按照先来后到看病的,而是按照伤情轻重来看的,伤重者先就医;百草枯是不能随便乱喝的,两小口就足以致命,会导致肺逐渐纤维化,脏器慢慢衰竭而死;身边有亲人突发急病,要打120急救,这样医生在路上就可以采取吸氧、心肺复苏等方法抢救病人。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视剧,制作精良,情节环环相扣,人物表演丰富,引人入胜,故事性、知识性都非常强,有利于我们了解医院,了解急诊科的基本知识,也有利于我们更理解医生这一个职业,值得一看。
急诊科医生观后感3
今天早上起床后一直感觉两眼肿胀得睁不开来,思来想去搞不清楚原因,思维跳跃的瞬间突然想起昨晚睡觉前看了一集《急诊科医生》,当时哭的涕泪横流啊!
我只看到没几集,就已经震撼到了,这是一部既有故事性趣味性吸引人欣赏的作品,同时又非常真实,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从医疗专业,还是在人性的剖析上,都是有很强教育意义的作品。
忍不住向所有人安利这部剧,说几个让我感受深刻的点:
1、第一次哭,是第一集,一个精神病患者持刀闯入急诊室,冲突中割断了刚下班的医生孙萌的颈部大动脉,精神病患者被警察当场击毙。主任医师何建一原本是想通过自己的周旋劝说患者放下手里的刀救他一命同时救下孙萌,却不想不仅没有救下患者竟然还搭上了努力上进的孙萌,何主任自责不已,一夜白头,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医者仁心啊!
2、第二次哭,也是最钻心的一次,在第五集中,一个火锅店燃气泄漏发生爆炸,一个即将结婚的小伙子为了救一个6岁的小姑娘重度烧伤,临死前不断懊恼地说自己好想结婚,应该不顾一切跑出去,不该救人,最后不治身亡,连新婚妻子都没能见上一面。他在弥留之际见到了被自己拯救的小姑娘,为了不让自己被大火毁掉的容貌吓到小姑娘,要求医务人员帮忙把脸扭了过去,并安慰小姑娘说自己一点也不疼。一个非常真实的英雄人物立体而饱满,因为有自己的私心让人更能感同身受和心疼。医院的志愿者自费去车站接新娘,虽然现实生活中很少见到,但基于艺术作品的需要,存在也很合理,并且让观众感受到,真正让人敬畏的都是那些超越职责的工作。
3、第七集一个老太太脑梗,家属情急之下打人并和医生吵架,剧情和对话的冲突合理而酣畅,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人物个性鲜明并且前后言行并不矛盾,没有无脑的误会,只有真实社会医患关系那因为专业壁垒的存在而打不开的死结,能够引导观众站在医患两个角度去设身处地的为当事人思考,冷静审视医患关系。
4、有一次经抢救无效,一个病患死亡,实习医生特别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身为刚刚入职几年的青年教师,我有强烈的共鸣!!!上学时对职业的幻想和憧憬只有美好,工作后却被各种没完没了的和教学无关的琐碎工作、常常出现的教育失败的学生案例、甚至和学生及家长之间的莫名其妙的矛盾、蹂躏得情感压抑、情绪抑郁,年纪轻轻竟然产生了职业倦怠感,医生们吐槽的话我内心都咆哮过无数遍啊!让我感到剧情十分接地气,我想,这是每个在青春年少时怀有美好愿望、真诚生活的人都会遇到的现实生活的打击,从这里可以感受到编剧满满的诚意!
5、有一集江晓琪和何建一在路边坐着聊天,通过看路人的走姿分析他们的病情,虽然在工作之外的时间讨论疾病可能会让一部分观众感觉有点假,但是我却感觉这是一个无比亲切和熟悉的场面!我妈妈作为一个医生也常常如此啊,经常在和我聊天的时候说谁谁得了什么病,现在已经开始有什么样的症状和表现,大概还能活几年,虽然我一直感觉特别瘆得慌,感觉当事人在毫不知情的条件下被人判了死缓,但这是职业病,这个行业赋予的思维习惯,非常真实!没有当过医生根本写不出这样的剧情!给编剧点赞!
我一直是一个渴望看清生活真相的人,这部剧里没有用力过猛的表演,那么多的配角和群众演员,却没有人让我出戏。以前看电视剧,特别讨厌在演员该讨论专业问题的时候用各种技巧隐去演员的声音,制作方省了很大的力气,观众的好奇心却没有被满足,这部剧在专业治疗的环节一点也不含糊,而且病材丰富,涉及领域广泛,交代问题清清楚楚,极大地满足了我的渴求,让我不由得感慨:郑晓龙真是一个好导演啊!
最直击我心灵的一点:每一个病例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且是社会中真实存在,很有代表性的故事,这里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人性在困难的境遇里暴露无遗,拷问整个社会的良知。
急诊科医生观后感4
近期,人们都在饭后茶余之间谈论《急诊科医生》这部都市医疗题材电视连续剧。相比于之前BUG连连以至于备受吐槽的国内医疗剧,该剧不仅演员的演技十分精湛,剧组的专业度也得到了相当医务人员的肯定。不仅如此,本剧更是依靠惊心动魄的急救场面、紧张的医患事件以及崇高的行业操守,共同呈现了急诊科的百态世相,感动了诸多网友。总之,它是一部离生命和人性非常之近的作品。
众所周知,急诊科是一个医院之中业务工作最繁忙、风险压力最大的科室,而身在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无疑被推到了医疗风险和医患矛盾的风口浪尖之上。俗话说:“医者仁心”,剧中塑造的以何建一、江晓琪、刘慧敏为代表的一大批医务人员,他们都有着各自最普通的家庭和最平凡的理想,但是他们却义无反顾地把全部的心血献给了抢救患者生命的崇高事业中去。然而,当护士遭遇难缠家属无理取闹甚至动手打骂却依然配合医生为患者有条不紊的治疗时,当医院遭遇超级细菌侵犯大家共同对抗病菌一起加班直到深夜而毫无怨言时,我的心不得不再次为之震撼。这一幕幕再熟悉不过的情节,不仅深深震撼着整个社会,更深深触动着我们每一个急诊人的心灵。
剧中第四集农民工哥哥的一句“我们没钱,我们这些人得了要命的病,只能拿命来扛”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但是我们细细想来,我们为什么不提前买份保险呢?即使收入再少,家庭成员至少也得有保费低廉的社保做基础,农民则可以加入新农村合作医疗,家境富足者还可以购买商业保险,“未雨绸缪”总好过“亡羊补牢”。另外,剧中还涉及到孕妇保大保小、农民工保手还是截肢、没钱治病的小偷、无主病人等等话题,可谓是现实医疗的影视再现,这一个个话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并非全部推脱给医院。
在古代,孙思邈提出“大医精诚”。在毛泽东时代,我们遵循的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倡导的是“以人为本,一切以病人为主中心"。在召开党的十九大前后,党中央和习近平主席教导我们的是“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虽然时代在改变,但我们的服务宗旨和职业道德始终不会变。在当前进入医疗事业发展的新时代中,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传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理念,不仅要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至上的杏林医术,更要心怀至诚,践行仁心仁德,倡导尊重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传承和发展才更富有现实意义,才是我们推进医疗事业全面发展的真谛所在。
急诊科医生观后感5
看完第一集和第二集的时候,我决定弃剧,王珞丹扮演的角色实在太拉风而且还带有白莲花圣母的嫌疑,我最害怕的就是偶像剧式前呼后拥迷妹大喊好帅好厉害的总裁式出场,所以一看这个出场我就弃了。
但是手贱无聊,后开又打开了第四集,然后我就不能停下了。剧情推进地非常快,一个连一个几乎没有空隙。农民工没钱看病那里,我看见有人说农民工赚得可多了,工伤报销也可多了,老实说,我不了解,只是看剧,我觉得很揪心也很无奈,即使不是农民工,那些没钱看病的也不在少数,不然不会有那样多的募捐和众筹。谁都想活下来,可不是谁都能够活下来,大道理总是说,生命哪有贵贱之分,可是也许真的有呢?
火锅店爆炸那里,看见那个即将要结婚的男孩子说后悔,说自己应该逃跑的,说不想死啊,看见出租车司机说豁出去了,看见交警带路,看见志愿者鞠躬,看见未婚妻说不要死,你等着我。老实说,我泪目了,比起电视剧里那些无畏的大英雄,反而这样一个说后悔的普通人让我哭得不行。一个英雄,我们歌颂的总是他们的义无反顾,舍己为人,他们内心的挣扎我们看不见,也不敢宣扬,仿佛那是污点。可是人性的本能是求生,想要活下去,觉得后悔了,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我也是在这里才感受到所谓的郑晓龙导演对人性入木三分地刻画的评价的由来。一句后悔,仿佛拉下神坛,可实际这才是作为普通人的人性的光辉点,我克服本能救了你,可是我想活下去,我想结婚,我后悔。
面对无可避免的死亡,究竟是应该平静地让人离去,还是应该尽可能地挽留,虽然有些地方草草略过,但是围绕这个点,我现在看见了三个案子(也许更多,只是我没看见),第一个是尽可能挽留母亲,还打了护士,认为医生没有全力施救,最后却是为了钱,这个反转其实说不上有多好,在我看来,只是强行地将打人的患者家属置于道德的对立面,以便于更好地批判,然后让人觉得做错的是无理取闹的患者家属。可是我觉得她并没有错,至亲的离开本来就是难以接受的,护士说的那些话又的确不合时宜,有人说这里三观不正,也有人说护士委屈,可我觉得这才是生活的常态,毕竟护士见惯了生死,毕竟本来就没有人能够感同身受,可护士的不能感同身受在一个也许会失去至亲的人眼里就是死罪。医患的矛盾,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能感同身受,毕竟小病小痛什么的我可以等我可以理智地排队,也可以接受看病五分钟排队几小时,毕竟医生也不容易,可是面对至亲,我也许做不到理智,即使我是所谓的经过十几年素质教育的人,我也做不到面对护士毫不在乎甚至还要去打个电话的态度保持理智与理解,医生护士有很多个病患,可我只有那么几个至亲。
最受感触的其实是肿瘤科医生征询意见那里,面对无可避免的离去,医生也脆弱,也会拿不定主意,画面里一群黑色衣服的家属沉默地送老人离开,无奈而悲伤,原谅我泪点低,又一次泪目了,该离去的时候谁都留不住。但是我想想自己,也许做不到,能多陪我一秒也是好的,忽然觉得自己真是自私。第三个案我还没看完,五十几岁癌症末期,医生选择了告知,其实在这里我是支持的,毕竟作为病人有权利选择怎样度过最后的时间。还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被检查出来脑癌,医生告知他和他母亲的时候,母亲已泣不成声,几近晕厥,在病房里,孩子向妈妈说抱歉,说好保护你一辈子的,你再生个弟弟来保护你吧,还告诉妈妈说,老师说人来到这个世上要做个有用的人,妈妈,我的其他器官还有用的话就帮助其他人吧……我也泣不成声了,爱,真的可以感染世界的;爱,也是可以传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