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纪有感范文400字
高祖本纪记述了汉高祖刘邦从布衣到皇帝的传奇一生。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祖本纪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高祖本纪观后感1
都说刘邦出身低微,性格油滑,也看不出有什么雄才大略,那么他是凭借着什么来率领一班豪杰推翻暴秦,打败大英雄项羽并建立大汉帝国的呢? 司马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刘邦做皇帝的根据,首先是君命天授。二是善于用人。三是抚百姓。 刘邦有识人的能力,知道哪些是人杰,哪些是庸才,然后才能量才而用,《史记》曰:“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这也应算是一项重要的领导才能。项羽就不行,不能识人,所以陈平和韩信之类就全部跑掉了。
刘邦用人不疑,并且“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让人有盼头,所以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另外又能把握兵权和人事权以防止喧宾夺主,不致失去对人才的控制,像韩信所言:“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就是这个道理。 刘邦能屈能伸,果敢能决。按李宗吾的话说就是“面厚心黑”。 刘邦有急智,在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时,韩信不但不及时救援,反而趁机要封,“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量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经张良、陈平暗示后,“汉王也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在与项羽对决时,刘邦曾被伏弩射中,“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以定军心。
在鸿门宴前夜项伯来通风报信的时候,刘邦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急忙套近乎,“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在关键时候逃过一劫。很多事例都表现了刘邦的急智,按现在的话说叫“危机处理能力”,这也是一项重要能力。如果反映迟钝,朝 三晚五,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刘邦只怕小命都难保,更不用说王霸大业了。 社会并不缺有才干的人,像项羽、韩信、张良、陈平等,但却缺少能将他们的才干合理组织和发挥出来的人,而刘邦恰好具有这一长处,因此他成功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成功是性格上的成功。
高祖本纪观后感2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在我没看《高祖本纪》之前,我只知道刘邦就是汉高祖。但是在看完《高祖本纪》之后,我对刘邦这位汉代的开国皇帝有了更深的了解。
刘邦性格油滑,很难看出有什么雄才大略,可他却做了皇帝,这使我很不理解,但我把《高祖本纪》看完后发现刘邦虽然性格油滑,但他有识人的能力,知道谁有才华,也可以说刘邦是个伯乐,他找到了张良、韩信、彭越、萧何、曹参、陈平等这些千里马,帮助他打天下,终于建立了汉朝。
项羽没有统一天下是因为他骄傲自大,经常不听取范蠡的建议,不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更不知道将有才华的人为己所用,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
刘邦也有不少缺点,比如说他假仁假义,因为他建立了汉朝之后就把韩信、彭越等开国功勋全部杀死了。说明他是个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乐的人。
高祖本纪观后感3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荣幸的,这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神秘国度,这是一个物华天宝的泱泱大国,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文明古国。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作为后世子孙的我们在茫茫书海中寻觅古贤人的踪迹,感慨曾经的惊心动魄,思量曾经的纷纷扰扰,而作为华夏儿女的我在品读《史记》之后,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历史中充塞的豪迈、悲壮与辛酸。不过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同时更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敬孔子,畏霸王,颂毛遂,服姜尚,笑幽王,憎纣王,悲韩信,怜李广。
读书,读史,读人,亦是解读一种精神,苏武牧羊的爱国与执着,张骞出使的坚毅与无畏,陈胜举兵的大义与凛厉。
品味全书,我心中只有一个人可
谓为英雄———项羽。是的,就是那个四面楚歌,垓下自刎的落魄之人。鲁迅先生曾写道: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但我想项羽是个例外,遭汉军重围,一人杀敌数百,死战到底。乌江亭长敬他为豪杰请他渡江再待卷土重来。然“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岂能苟且偷生!于是,他便成就了一代霸王的悲情,遗恨千古。
然而,刘邦违背鸿沟和约终究成为其一生难以拭去的污点,他终究是个不顾手足之情的刽子手。于他,项羽不过就是冗长而虚渺的过渡之梦。梦醒之时,天下尽在咫尺。于我,他终只是个鸟尽弓藏、为权势而活的枭雄。
成王败寇,战争俨然成为解救之法,英雄与枭雄无数次站在风口浪尖上角逐,其中一人的失败便意味着另一个人的成功。然而英雄无所谓清贫抑或富贵,不为名利所趋,所欲追寻的不过“正义”二字,为的只是黎民百姓与江山社稷安危。
姬昌父子起兵反商,为的是因炮烙之刑无辜惨死的冤魂,为的是不让比干一颗赤胆忠心付诸东流,为的是维持天下秩序,国家需要周武王这样一位领袖。恰恰相反,淮南王刘长醉心权势,不满已有的封地,引发战乱,最终也不过是不成气候的“过江龙”。
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迷离了我的双眼;百转千回,人情冷暖,一点点冰封我的思绪。可我从不曾怀疑这个缤纷的世界,重耳在外流亡十九载,却终登帝位,名垂青史;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报了灭国之仇;孙膑膑足,撰述了《孙膑兵法》;吕不韦流放蜀地,留下了《吕氏春秋》……
有生亦有死,有正亦有邪,有战争亦有和平,事物总有两面,我深信上天的公正。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高祖本纪观后感4
项羽,一个英雄,后人好像都是这么颂扬他的。西楚霸王项羽,“吴中起兵”、“破釜沉舟”、“霸王别姬”都显现出项羽的英雄气概。然而,相对于项羽,刘邦确是个十足的小人,奸诈狡猾,耍阴谋诡计。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刘邦是一个英雄,一名真正的大丈夫。
从古至今,赞扬、讴歌项羽的诗句、文辞有很多很多,项羽的英雄气概的确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而刘邦的下三滥手段,需要我们摒弃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些而对一个历史人物做出片面的判断。
在一个乱世中,最后功盖群雄,一统天下的人才算是真真正正的大丈夫,项羽的匹夫之勇,确实可以是他成为一个英雄,但不能成为一个君主。百姓需要的是一个为百姓着想的君主,而不是一个英雄。项羽破釜沉舟打败秦兵之后,把已经投降的二十万秦兵坑杀,这样一个勇猛之人,固可以是英雄,但不配做一个君主。项羽的军队每占领一块领地,他就放任士兵去抢老百姓的粮食、衣物,这样一个人怎么能去当君主呢?而刘邦却不同,进入咸阳之后,与百姓“约法三章”,体恤百姓,不让士兵拿走百姓的一点东西。刘邦道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世间真理,他宅心仁厚,为百姓着想,这难道不是一名大丈夫?
其实,刘邦也是个勇猛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去赴了鸿门宴。为表诚意,只带了一百多人,在项羽面前自称臣,刘邦降低自己的身份,向项羽低头,这不是懦夫,而是一种英雄气概,苟延残喘,是为了东山再起。刘邦没有选择,只有忍。小不忍,则乱大谋。
我们可以想想,刘邦的小人之为是对什么人使用的?是对与他争夺天下之人,或者亲戚,但是他有对过百姓小人过吗?
乱世之中,不耍一点阴谋诡计,不做几次小人,怎么能完成一统天下的鸿图伟志?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这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家喻户晓,人们赞扬他,学习他,可是,诸葛亮在与曹操、孙权争夺天下的时候,采用了很多“谋略”,这些“谋略”说好听点是谋略,可这些“谋略”中的大部分不也是阴谋诡计吗?
现代的很多人,都喜欢把以前时代发生的事放到今天这个时代来评论。在现在这个时代,项羽确实算是英雄,刘邦确实做了不少小人之事。可是,楚汉相争是楚汉相争的时代,不是我们这个时代,那个时代的事应该放到那个时代去评论。在那个乱世中,唯有审时度势,能屈能伸,谋略过人之人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鸿图伟志。试想一下,刘邦如果不耍阴谋诡计,不奸诈狡猾,天下怎么能最终属于他的呢?
高祖本纪观后感5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于情感上,总是可以引得人们的同情。但是从历史发展的大势上,却是不得不为之。
由分封制转为郡县制,这就是历史的大势。有分封制造成的春秋战国的连年战火,没有人会看不见的。但这一历史的巨大变革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
不可急功近利最大的阻碍就“历史的惯性”,几百年的分封制,造就了一大批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不会允许所谓的中央集权。纵使,这些既得利益者被打倒,新起的权贵们想到的最好的封赏还是裂土为王。几百年都如此,即便你拥有看破历史趋势的眼光,也没法说服这些芸芸众生。
秦始王看破了,大刀阔斧,于是秦二世而亡。他的对手太多。
但是细水长流,难以转变根深蒂固的传统,不是秦始王,这趟水不会被搅浑。再历经楚汉之战,旧人去,新人来。英雄好汉换了一波又一波。那些有着光荣历史渊源的既得利益者不复存在。
有的是刘邦以及那一群从沛县走出的底层劳动人民。他们是历史变革的基础。
项羽灭秦之后,大封诸侯;刘邦定天下之后,大封诸侯。他们看不到历史的大势吗?我想他们看得到。同时他们也看到了秦国的下场,以及手下一双双盯着他们的贪婪的眼睛。分封制还得继续。
只是分封制要想催生新一批有能力的既得利益者,最需的就是时间。所以留给刘邦的时间不多。
不破不立,那些既没看清历史的大势,也不懂的唇亡齿寒的异姓王,便一个个都成了“腐朽老旧的势力”。
要灭异姓王,就一定要立同姓王,因为历史的惯性依然存在。我私以为封同姓王和再封一些异姓王,其实没有差别。只是,刘邦此时需要那些“同姓之人”的帮助。因为他们最会觉得事不关己,最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直到最后的“推恩令”,“七王之乱”才会起。
要想打破历史的惯性,只能依靠循序渐进的改革。可是没有大刀阔斧的“莽撞行为”,细水长流也很难冲破坚硬的旧势力。所以我们要多一点耐心,也要多鼓励一些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