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明月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
电影《一轮明月》,是由学诚法师等当代高僧大德为佛学顾问拍摄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一轮明月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一轮明月观后感1
“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一轮明月》
濮存昕饰演的李叔同也就是当年的弘一法师,出身富商家庭,留学日本,带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却想不到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并不被封建的中国人所接受,为了拯救中国,李叔同想尽办法,最终走上归依之路,抗日战争爆发后,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号,说“吾人所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之时不能共纾困难于万一”等语,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李叔同本可以做一个不羁的浪子,继承家业游离于山水之间,过着归隐山林与世无争的生活,但是他没有。他是那个时代的积极分子,作诗作曲演话剧,正是他的满腔热血,成就了一代学者李叔同,从此有了一首萦绕在每一个人心间,令人销魂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清新脱俗的歌词似乎注定了他不是个平凡的人,注定了不会像普通人一样碌碌终老。
他有一个发妻,还有个儿子,但是接受新思想的李叔同怎么会满足于媒妁之言呢,在日本留学时他结实了他的第二个妻子,在他打算把一生的爱全部与她同享的时候,他却削发出家了,爱妻在寺庙门口苦苦挽留,任凭他心如刀绞也不肯给她留下一丝一毫的希望,后来,两人各自乘着一叶扁舟,西湖本是醉人销魂的地方,如今却像一道鸿沟相隔在凡夫与圣人之间,日本妻子问:“弘一法师,请告诉我,爱是什么?”弘一法师回答:“爱,即是慈悲。”就像李叔同说,当看到她,就好像等了她几万年,拥抱了她几万年,你我的相遇是前世缘,如今,缘分已尽。不是缘分已尽,而是他看破了红尘,苦苦追求的到头来不过如此,终归带走的不是这些身外之物,所以,弘一法师选择了出家,修身养性、使灵魂得到永生,也许,正是这样一种境界……
那一轮明月,在弘一法师的心间,同样,也照亮我们的灵魂。
一轮明月观后感2
禅启幽香,掠一世之浮华;南柯一梦,隐一生之悲伤。
还记得初次见到你,是在你父亲的大寿上。堂屋里安置着一架黑色的钢琴,幼时的你无知可爱,或许当你好奇地摁下第一个黑白琴键时开始,此生便与艺术结缘。
我看见了你那人生被幻化为无数帧画面,一一滑过我的眼前,几分衰绪几分愁。
我看见了你对于艺术的执着。话剧、音乐、美术、篆刻中的许多领域,都是由你开创了中国的先河。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首《送别》。幽幽亭外,芳草连天。廖廖数句,便将离别的愁绪漫不经心地铺陈开来,引人落泪潸然,这其中,是否也交融着当年你离开母亲、居外飘荡的缕缕情丝?教书时,你仍然是凭借着对于艺术的一腔热血,不顾封建礼法的束缚,挥豪着笔墨,竭尽所能倾其所有,最终培育出丰子恺等一批大有作为的艺术学者。
我看见了你对国家寄予的深情厚谊。你也曾积极参加国内的革命,为祖国大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当听说袁世凯盗取革命的胜利果实时,我分明看到了你望向最后一期《南洋公报》时,眼角溢满的绝望与悲伤。
我看见了你在姻缘的迷途中踟躇前行的身影。年青时,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放弃了彼此思慕却已无能可得的杨翠喜,转而娶了一位茶商的女儿,你过的并不快乐。后来,你在日本遇见了同样喜爱美术的日本姑娘雪子,你对她说你们的缘分是前定的。本以为你的归宿就在这里,我还是不够了解你,原来她和一切,终就只是停靠。
经历了人生的潮起潮落后,不想你竟觉得索然无味,在偶然接触了佛法后,开始追求心灵深处的平静。或许那么多次的命运造化、一生交错的不如意,一一被压藏心底,对一切都倦了、淡了,皈依佛门,别无他求。
最后一次那么仔细地凝视你,已至暮年。你踏上一叶扁舟,在那条漂满莲花灯的河流中,慢慢前行,微微荡漾的涟漪蓦地拉长成一条很长的水线,一直延深很远。恍惚间,耳畔间突然又响起母亲那慢声细语的“三郞”。一切轮回,却又重新开始。望着你惭行渐远的模糊身影,感慨万千。
你的一生,交错着浅浅的忧和淡淡的伤,宛似一场真实的梦。可梦醒之后,却无人与说。
又或许,在历史的红尘里,会不会也有那么一个人,低低吟唱着,你的百转千回?
一轮明月观后感3
“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少年李叔同会说,爱是热衷。8岁起攻读四书五经兼学书画,15岁对唱戏这种“贱业”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常去戏园子看戏,有时还客串某个角色。16岁考入辅仁书院,饱读过经史诗文的李叔同每次考课作文,只觉得有不尽之思绪需要写出,每感到意犹未尽,纸短文长,他就在一格中改书两字交卷,因此博得了“李双行”的美称。17岁夏,出素册廿四帧,请唐敬严师为钟鼎篆隶八分书。秋,从天津名士赵幼梅学诗词,兼习辞赋、八股。又从津门书印名家唐静岩学篆书及治印,并与津门同辈名士交游。凭着自幼对文学艺术执著的爱,李叔同用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青年李叔同会说,爱是救国。1905年,在中国民族主义革命的浪潮正在暗暗涌动的时候以他东渡日本,参加了一心救国的革命志士的行列,成为同盟会的老会员。归国之后,他加入当时才士云集的文学革命机关——“南社”,作诗撰文,孜孜不息,鼓吹民族精神,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影响极大。辛亥鼎革,陈英士创办《太平洋日报》于沪上,从事唤起民众启蒙社会的工作,李叔同主持笔阵,酣畅淋漓地写下“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而立之年的李叔同会说,爱是相守。在日本,他遇到了雪子——一个樱花般洁净的女子,他倾心于她的美丽纯洁,她钦佩于他的才华横溢。他们自由恋爱并结婚了。她随了他漂洋过海,他们本打算白头偕老,天天,月月,年年,期待能象在日本一样能承接他们最美的爱,她告诉他,有他在的地方,她就有家。
可是站在西湖中的一叶扁舟之上,面对着另一叶舟上泪眼朦胧的雪子,弘一法师双手合十,深沉平静地说出:“爱是慈悲。”
从金粉繁华的名利场中走来,在革命浪潮里荡涤过,阅尽温柔乡又品味了粗犷无识的下层贫民的苦泪,尘世有多深?
丰子恺说,人生的活法可以分为三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
《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尘世看不透灵魂。
他选择戒行最严、自律最苦的律宗,要渡世人,先渡自己。
他专心研究佛法,1921年撰《谢客启》,1923年撰《印造经像之功德》,石刻《弥陀经》,著《四分律》。
终于还在渡世。云游温州、新城贝山、普陀、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讲律,规定一不迎,二不送,三不请斋。时人称他为孤云野鹤、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号,倡导抗日救国纾解民困……
佛曰:“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飘转过这样一生,才参透什么是大爱。
一轮明月观后感4
“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爱,就是慈悲。”
花了很多精力才找到这部电影的下载源头,想来公映时间离现在并非很遥远因此我不明白为什么就那么难搜索到。印象中当时的票房不是很理想,但是组团去看的倒是很多,也许中国人依然把这样带有所谓主旋律的片子作为教育片来“欣赏”。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突然想起了这部电影,或许是因为猛然想到了徐若瑄,或许是因为偶然想到了濮存昕,又或许是因为必然想到濮存昕和徐若瑄的组合很让我耳目一新,大致是这样的吧,找这部电影的动机不够光明倒有些“不怀好意”的意图了。呵呵,这是玩笑话了。最近看了很多片子,冥冥中就让我非常想看这一部,它叫《一轮明月》。
弘一法师,我听过,但我不了解其人其事,除了那首《送别》我几乎一概不知。晚上刚看的这部片子,没有看完,就想用键盘敲打些什么字下来,我以为我是有所触动了。半路出家的高僧不在少数,偏偏弘一让世人刻骨铭心,他是个全才,书画、音律无一不通,我甚至才发现他竟然是丰子恺的先生。遁入空门前他叫李叔同,天津一个家,那里有他不爱的原配夫人,上海有个家,那里有他深爱的日本妻子。于是我想到了徐志摩,然而又恰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我喜欢李叔同为母亲唱的挽歌,那首曲子似曾听到过却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究竟它的名字是什么,母亲的葬礼他一边弹钢琴一边深情并带着哭音地唱着,音乐响起,我的眼里居然有泪水在打转。日本归来,做了教书先生,是第一个把西洋人体素描带入中国学堂的,在其余人等所谓有伤风化黄色淫秽的唾沫下把自己的学生带出了世之后便发现,自己早已尽力却始终看不到希望,他说他羡慕寺庙里的和尚,接着就纵身投入佛门一心潜修律宗,法号弘一。
弘一是一气呵成的吧,从未看到过他的优柔与扭捏,学佛之士就是这样的干净利落,可是我却不能接受他对他的日本娇妻说出的那三个字“对不起”。他曾经对她说过“我们是姻缘前定的”无奈到最后没有劳燕分飞却终究空怅惘一场。从佛教立场来看他彻底通透地放下了,我五体投地地敬重他,之所以接受不了仅仅是因为对她日本娇妻的宛然,当李叔同不再是李叔同而是弘一法师的时候,妻子问,爱是什么,他回答,爱是慈悲。我想,这才是弘一法师摒弃红尘的最大缘由吧,今后他将对所有的人都怀抱着那颗慈悲之心对所有人都是同样的爱,他又怎能还沉浸在儿女情长的小爱之中。不能接受与不能理解是不一样的,至少我理解了。于是溘然间就觉得有种赤条条来去无影踪的霸气。
明月把弘一照的很亮,连心都可以看到了。我抬头仰望星空,却看不到透明的自己。
P.S.这是我头一回看濮存昕演的电影,演技的确实力派,弘一法师的角色演得还是挺到位的,只是从形象和气质上来看总觉得他更适合演鲁迅先生;徐若瑄算是本色出演吧,她一直适合出演日本女人,也许当年在日本的演艺道路让她更有日本女人的韵味了。片子的效果不好,没有字幕,声音倒还算清晰,然而当徐若瑄和濮存昕用日文对白的时候我简直就快疯了,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只能靠画面感来主观臆想,有可能我还要花点时间在网上找找期间这段对白的翻译。
一轮明月观后感5
家人或者朋友。然后说,这是我的爱。毕生的爱。
其实,又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爱。
以前看到过一句话,说所有的执着都是自私。因为你一直想得到,所以这种执着不是爱,是对自己的不满足,企图用外在的事物来弥补自己不完善的内心,和无明间的空虚和寂寞。
凡是有贪爱的时候,都是在自私。
当时瞬间就放下了许多纠缠很久的事情。
爱是什么?圣经里面说,爱是不自私,不嫉妒,只做有益的事,爱是永不止息。我不知道这个诠释对不对,但是我经常看到的,常常是人们因为各种执着而痛苦,却常常说,因爱生恨。
这里的爱,都只是一晌贪爱一阵执着罢了。
看《一轮明月》,弘一法师出家之前,对于自己真心爱的人,那些过往的回忆,事业起步时的支撑和辅助,那些耳边呢喃的"你我因缘前定"的山盟,那西湖上泛舟依偎在怀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幸福,还是毅然走上了出家的道路。
再在西湖湖心相遇,夫人泪眼婆娑,颤声问道:法师,请你告诉我,什么叫爱。
法师淡淡的说:爱,就是慈悲。
爱,就是慈悲。
有位师姐顷刻间泪如雨下。
就像有位师兄说,你爱的只不过是你圆满的自己的投影,就像一轮江中明月一样。可是你不知道。你以为世界上只有这条江有这样一轮明月,于是对江起了执着。可是江水又是多么的变幻莫测啊。
更何况千江有水千江月,你又执着的了几何?
如果执着的圆满的自性,本来就有的,何必向外苦苦追寻而不得呢?
体悟到空性,升起大悲心,才会知道,什么叫爱啊!
回寝室的路上,抱着晒好的被子,看着周围匆匆行人,再仰头看看漫天的浮云,一阵悲凉,眼前景致突然模糊。这么苦的人生,其实执着的到底是什么?
希望有缘人,不要再以爱的名义来执着。
爱,是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