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有感范文400字
“母亲,她就是生活中的一切。她是悲痛里的慰藉,绝望时的希望,软弱时的力量。她是怜恤、慈悲、同情、宽容的源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母亲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母亲观后感1
读完高尔基的《母亲》,按理说写出的读后感应该是关于赞美母亲的,可我却不想写那些,当然,母爱是值得永久歌颂的,知识在没有领会其真谛,没有触机灵魂的情况下写出的文章,只能是肤浅的,和那些无病呻吟的文章一样令人提不起兴趣。读完母亲。确实在一些方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
母亲——作为生活在当时俄国黑暗社会最底层的工人代表,从一个没有灵魂的麻木的人,一跃而为一个具有先进思想,为推翻沙皇统治而站在第一线的人。母亲身上,所发生得重大变化,让我们震撼,尤其是母亲不识字,却比那些识字的理解真理,理解俄国的未来。这些与她的儿子帕沙卡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她的儿子是工人的代表,是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不断对他的母亲灌输的真理,将母亲的思想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这与母亲本身也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她对儿子的理解,对儿子所从事事业的信任,没有对儿子的自豪,对儿子深深的爱,也不会使她在儿子被捕后,下定决心走儿子的路,一个大造新时代的人。这里我们谈到了理解,这不仅让我想到一句话:理解万岁。确实,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无价的,理解可以创造奇迹,就像理解可以将帕沙卡和她的母亲,两个思想完全不同的人,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一座信任的桥梁。在现代社会,很多问题有待于理解来解决,代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试想,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加强交流,增进理解,又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呢?有时候我感觉父母不理解我,当然,为题是出在双方。父母当总是让我一个劲的学习,殊不知,为了责任而学习是很累人的。
母亲观后感2
母亲,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字眼一直影响了我15年。对于每个人来说,它的意义都是不同的。我想,这个词也是给了大作家高尔基同样的感受所以才有了巨作《母亲》的诞生吧!
记得曾今有人说过:“世界上最美的声音,那便母亲的呼唤。”而高尔基也曾说过: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人世间大概没有哪种音调像“妈妈”一样,能够为世界共同发出,直抵心灵深处,也没有哪个词语可以像“母亲”一样,让人们轻松触摸到它的实质和内涵,人类虽然有千言万语。然而,我们只把儿时从母亲那儿获得“咿呀”所学称为自己的母语。
作品一开始就描写阴森森的工厂,人们在油嗅的空气中生活,犹如在黑夜里一样,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生动的描绘了母亲这个形象。她嫁了一个工人,没有自由,常挨丈夫的打骂,和受统治者的压迫、剥削,成为逆来顺受,毫无怨言,照样温和,善良、勤劳、关心人们的。丈夫死后,她在伤心中觉醒,一面支持儿子追求知识,投身革命,帮助发传单,最后她自己也参加革命,为儿子先进的思想、坚强不屈的性格而骄傲,反映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对自由的追求。在被捕时,她庄严地宣称:“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扑不灭的。”这刺透人心的话语无时都不令我为之震撼。
在我们看来,母亲平时也许没有这么的坚强,但我相信每一个母亲只要是为了儿女,她们都将会坚强不屈,力量也将会变得无比的强大。我想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定律”。古语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就是她孕育生命,创造生活,滋养天下,创造未来。她就是这个世界的爱的延续。
母亲观后感3
寒假里我读了高尔基的代表作《母亲》,它描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工人运动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觉醒过程,作者深刻揭发了俄国社会罪恶和黑暗,曾得到了列宁的高度评价。
读了这篇小说,我被小说中的主人公—巴威尔的母亲所感动了。母亲从一个封建时代逆来顺受的家庭妇女,在儿子的感召影响下投身革命,变成了一个热情坚定的革命战士。这是一位坚强而伟大母亲呀!丈夫去逝后,她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家,她就像儿子生命的源泉,她就像儿子温暖的阳光,她就像儿子温和的春风,还像儿子坚强的后盾……支持儿子投身革命,并且使自己也变成了一位热情坚定的革命母亲,她追求光明、积极向上,真让人振奋啊!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母亲与这位母亲一样伟大,她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艰苦的生活中积极奋斗、永不松懈,是儿女生活的榜样,成长的阶梯,永远是我们的动力,我们的源泉;但有的母亲却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影响了孩子的成长。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同学作业写不完时,老师追究原因,他们会说:“有的题不会做,爸爸妈妈打麻将去了,没有人给我讲……”这样的母亲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父母是孩子门的第一任老师,要求孩子做到的,她们自己必须先做到。创造优美的家庭环境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母亲是伟大的,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位追求光明、积极向上、催人振奋的母亲!
母亲观后感4
整篇读下来,对梁晓声的母亲有一种坚韧顽强隐忍的印象。他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不仅要照顾他们六个孩子的生活还要早出晚归工作(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回去有时间还要缝补衣服,借着昏暗的灯光,眼睛仔细瞅着才能看清。为了省电,灯的瓦数很低,长期的眼睛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做活留下了隐患——晚年眼疾严重。这个勤劳勇敢纯朴节俭的妇女任劳任怨。不仅提供子女的吃穿用度,还支持他们读书,作者最感人的片段正是他去母亲工作的地方要钱买书的那段,以及母亲带我去车站向没收自己的小人书的警察讨回书那段。母亲的理解包容以及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持让人动容。
还记得这段里母亲那句善解人意的话——“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当作者开口要钱时,母亲问他钱的用途,知道他买书的缘故随即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之后他的母亲立刻回去坐下,埋头干活,投入到工作中。这段描写让人感动,虽借他人之口说出母亲的不易,以及指责作者不体贴母亲“乱花钱”,但母亲的反应和表现让读者印象深刻且感觉难能可贵。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母亲,多么通情达理的母亲,多么爱孩子的母亲,因为爱才会包容孩子支持孩子,哪怕自己多受累些也在所不惜。在那个年代那种家庭那种困窘的情况下,母亲还能做出这种举动,实在让人感动让人佩服。这种母亲是有远见的,可能她的初心仅仅是因为孩子喜欢,但有了钱买了书,这就为作者的文学梦埋下了种子,当然母亲的这种爱是他写作的不竭动力,因为爱的支持和了解,梁晓声的文学路走得踏实而坚定。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过的郑渊洁参与的朗读者的一期节目。郑渊洁四年级时把命题作文《早起的鸟有虫子吃》,写成了《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老师很生气,厉声说:“我起的题目你不可以随便更改。”他反驳说:“早起的鸟儿可以丰衣足食,但早起的虫会有杀身之祸啊!”老师惩罚他,要他当着全班同学说几百遍:“郑渊洁是这个班上最没出息的人。”郑渊洁当时有些叛逆,想反抗,何况还要当着自己喜欢的女孩的面,多难堪。他嘴上说接受惩罚,手放却在课桌底下暗自拧着拉炮。最后拉炮在教室引爆了,郑渊洁被开除了。他提前写好了检查,因为知道爸爸肯定会生气,检查是犯错必须要写的。不过这检查写成了一篇小说,有悬念、有人物、有伏笔。郑郑渊洁的父亲看了后居然笑了。在把郑渊洁领回家的路上,郑渊洁的父亲不仅没责骂他,还宽慰他说:“孩子,没关系,我在家教你。”可以说正是由于父亲理解包容的爱,郑渊洁在辍学之后还能走上光明大道,才会有后来十年如一日、著述颇丰、受人欢迎、名满天下的儿童文学家。
最后以郑渊洁的这句话收尾:“我不羡慕别人猛虎的儿子,我也不羡慕人家的千里马儿子做父亲的对待孩子只能干一件事:爱”。无论何种年代,这都该是父母践行的,这是为人父母的准则!
母亲观后感5
大型评剧《母亲》到南昌演出,我近距离欣赏,台上风云变幻,我在台下心绪满满,应和着、哼唱着,巴掌拍得生疼,心灵交会,物我两忘,一度热泪盈眶。
开掘人性的深度
剧中主人公原型,源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讲话时提到的一个真实故事。以往的创作习惯以为英雄必定“伟光正”,坏人一定“矮丑矬”,艺术创作的严重趋同性成为戏剧发展的最大障碍。
《母亲》的叙事结构却非常新颖,采取倒叙、插叙的方式,同时采用了闪回、浪漫、虚拟等艺术手法,从一个平凡人物、普通家庭的视角出发。王平饰演的邓玉芬既是讲述者,又是故事的主角,她讲述着与老汉成亲的欢天喜地,将孩子送上战场的依依不舍,孩子们牺牲的巨大悲怆……
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邓玉芬的失子之痛,这剧烈的情感撞击是对战争的控诉,编导把反法西斯的主题立意“隐藏”得很深,把强烈的情感诉求渗透和升华到对亲情和人性的开掘。将主题创作的核心思想移向质朴深挚的母子情、夫妻情,移向浓郁淳朴的乡情,移向人性深处的痛楚。历史背景“活”在母子情中,每一个日常细节中都体现出母爱的宽厚与挣扎,让观众自我考量、自我推断、自我寻觅、自我教育,用最切近人心的情感冲击体现政治启迪,进行历史反思。剧中,我们始终未见到残忍丑恶的日本侵略者形象出现,可又时时感到这些野兽的存在。编导把所有的戏剧场面都给了剧中的正面人物,给了不屈的中国人民。
强化歌舞化的叙事风格
战争是残酷的,但导演通过优美的歌舞样式,为残酷敷上一层暖色,表现温馨、抒情、崇高。以河北民歌《叹五更》改编的《望儿归》作为主体音乐,与剧中唱腔音乐有机对接、互为映衬。同时,编排与音乐相符、与戏剧相融的舞蹈场面。序幕时邓玉芬雕像旁,女人们吟唱河北民歌“一更里天黑黑,撑起灯儿望儿归。二更里哟黑全全,望儿不归泪涟涟……”邓玉芬进入群舞中,深情凝望,悲伤喟叹,唱出主题曲《望儿归》。村民被关在“人圈”中的群舞,母亲生下小仔时的群舞,这些歌舞出现的契机并不具有很强的情节性,与人物在戏剧冲突中的情感内容也没有特别直接的联系,但与整体的情境、氛围、气质、情绪紧密相关,显得凝练、深情、大气。
最让人肝肠寸断的那场“认子”戏。演员王平凭借感人的唱腔及极具戏剧张力的身段表演,将邓玉芬内心巨大的矛盾与冲突、情感的痛苦与决绝在舞台上展露出来,割裂人世间的母子情感,给观众内心重重一击。整场戏简洁、有力,如燧石砥砺,火花四溅,具有极强的舞台张力。
一部浪漫主义诗剧
全剧张扬了人的情感,具有强烈的悲悯情怀,牵动着观众的心,这便是诗境。主题歌《望儿归》,以合唱、独唱、重唱等不同声部组合反复出现,真切传达出英雄母亲思念亲人那撕心裂肺的情感咏叹,仿佛动人心魄的交响诗,贯穿全剧,咏叹出母亲思儿的悲怆,观者都情不自已、悲戚莫名。
该剧导演还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打开了阴阳界限,使舞台演出更加自由。小儿子的精灵幻化贯穿全剧。《母亲》还运用了反常规的戏剧手法,大场面和小情景自由转化。在第一场末尾“谁承想……”之后,立即转入第二场,“民国二十六年,华北起狼烟,小小的日本来到咱这边,搅闹我中原……”从和平转入日本侵华,以这首抗战时期华北沦陷区流传的民谣,与前面河北民歌衔接,音乐结构与戏剧结构重叠,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如此这般,看完《母亲》,仿佛有气场笼罩,耳边飒飒作响,眼见风雨如磐飞沙走石,刀声烛影中花屑摇落,为之掬泪之后灵魂渐次升华。